爱满江海:九年前洒向汶川的爱

 

谱写别样人生开篇的江海学子——在地震灾区和革命老区义务“支教”的日语051班毕业生

赵云霞赵云霞,江海学院...



[b]谱写别样人生开篇的江海学子
——在地震灾区和革命老区义务“支教”的
日语051班毕业生  赵云霞


[/b]

赵云霞,江海学院外语系日语051班学生,团支书。2008年毕业去日本进修一年,回来后走上了四川绵阳地震灾区和井冈山革命老区义务“支教”的爱心之路,谱写了江海学子别样的人生开篇。
两个"六一”,她与灾区和老区孩子们在一起


2010年“6.1”儿童节,四川省绵阳市安县雎水镇九年制学校,举行地震灾后校园重建落成与庆祝儿童节盛典,在这里“支教”快一年的赵云霞,与三(二)班的孩子们,同台演唱“让世界充满爱”欢度“六一”。这一天,她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上衣,与自己朝夕相处了近一年的“川娃子”快快乐乐地度过了属于孩子们,也属于她的“儿童节”。

2011年“6.1”儿童节,赵云霞又出现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古城镇中心小学。这一天,学校举行“庆六一、唱红歌”比赛,赵云霞给即将走上舞台的三(二)班的孩子们整理脖子上的红领巾,登台演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我们敬爱的党90华诞献上孩子们的心声。这一天,她身着五彩的T恤上装,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听着孩子们天真的童音,她以一样的欢乐心情,表达对革命老区的崇敬。

2010年“六一”的前一天下午,副院长陈荣华和学生处、团委的同志,带着全校师生的祝愿,千里迢迢去看望自己的学子。上半年赵云霞写信给母校,汇报了自己义务“支教”情况,院长朱克昌为自己的学子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而自豪,在“5.12”地震两周年的这一天,从“院长基金”中亲批经费给灾区的孩子们送节日礼物,并希望全校师生广泛捐款,支持她义务“支教”的精神。当母校领导亲手将艺术系学弟妹自己做的镂花铜笔筒交到她的手里,将母校带去的旅行杯和书包送到灾区孩子手中时,孩子们欢呼着笑了,赵云霞感动的哭了。

赵云霞在地震灾区绵阳和革命老区井冈山两个不同寻常的地方,和两个相距千余里却同是三(二)班的小朋友,度过了自己人生不寻常的两个“六一”。
两次“支教”,她在实践中磨练感悟人生


2011年5月,赵云霞以“川娃子,我一直和你们在一起”为题,以编年记事的方式写下自己如何走上“支教”路,写下了自己两次义务“支教”的心路历程:

“当去学校的车进入雎水镇的时候,路边很醒目的矗立着‘您进入重灾区,请谨慎驾驶,注意安全’的警示牌。当时,我心里突然颤抖了一下,一种壮士的情绪油然而生。”

“我被安排任教三(二)班语文,班里有60个孩子。上课在活动板房进行,很拥挤,条件十分简陋。我们支教的老师和当地老师一起住在地震没有倒塌的旧校舍里,墙上屋顶都开裂了,夜里还有风从裂缝中刮进来,没有厕所,没有洗澡的地方,夜里没有路灯,睡觉的时候还要担心晚上是否有余震……那段时间应该是我长这么大所经历的条件最差、心理感觉最无助的时候。那段日子,也是我这几年最开心的日子,和孩子们一起吃饭,一起上学放学,往返都要踩着石头过河……”

“在那种环境里,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有希望,身上少了许多虚荣与浮躁,精神上的富足使我渐渐把困难踩在了脚底下。”

还是在“川娃子……”的文字中,赵云霞写道,“支教,让我收获了很多”,“唯有走出去,跨越心的界限,去爱人,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予需要的人,是一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

在四川绵阳安县,在江西井冈山(宁冈)古城,我们看到的江海学子赵云霞,俨然经过两次“支教”洗礼,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两个“圣地”,她从中收获人生理想的升华


赵云霞说自己两次“支教”获得三大收获:

——感悟了高尚的精神世界。“支教”让赵云霞去了从没去过的“天府之国”,而且是在地震灾后重建的特殊时期。在地震灾区,她领略了那里的山山水水,浸润了当地“崇文尚教”的淳朴民风。“支教”也让赵云霞充分沐浴了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熏陶。她在井冈山“支教”的古城小学坡下,就是著名的宁冈(砻市)1928年“朱毛红军”的会师之地,她浸润了“红色”传统精神魅力的滋养。

——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接过爱心教鞭”是四川省团委在全国招募的“支教” 活动,与赵云霞同期应募的有来自山东、安徽、贵州、四川、河南等地的“支友”;尤其是与她同校“支教”的“四川师大”的10多位同学,朝夕相处,受益多多。

——锻炼增长了职业才干。赵云霞是学日语专业的,语文教学是“0”基础。她虚心向“支教”的老师学,两个三(二)班的班主任给了她无私的帮助;在雎水镇学校“支教”期间,她还和“四川师大”的“支友”们一道复习,参加了全国“教师证”统考,并顺利地拿到了“小教”教师证,使自己在“支教”中成就了职业教师。



如今,赵云霞已经回到了南京高淳。但是,她表示将在定埠小学的“小教”岗位上,一直关注雎水的“川娃子”、关注井冈山的“红孩子”们,关注自己能够力所能及可以帮助的人,默默奉献“爱的事业”,让“NGO” 的人生理想升华,伴随自己的一生。

(原文刊于2011年7月22日《扬州日报》和校园网,院报发表有删节)

策划:校报编辑部

来源:扬州日报

文稿:院报记者

图片:校报编辑部

制作:盛婷婷

编审:老汤

发布:盛婷婷

官方微信:江海职业技术学院(JHU_1999)

投稿邮箱:jhxyxcb@126.com




    关注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