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樱梅:公益路上,只顾风雨兼程

 

若要说四年时光,我做得最久的一件事,那就是坚持在公益路上且行且思。...



点击上面↑“复旦家园”↑关注我们哦!

潘樱梅,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
我对公益保持着长情的热爱,付出于我而言不是支取,而是储蓄,储蓄良好的品格,储蓄奉献的快乐。若要说四年时光,我做得最久的一件事,那就是坚持在公益路上且行且思。

作为土地的儿女,四年来我多次奔赴各个支教地,无论是曲靖市海拔最高的小学,还是闷热河谷里的少数民族学校,亦或是半荒漠地带的内蒙古小学,都保存了我对公益的执著与坚守。分享几个我经历过的事吧,支教教会我太多太多。
【适应多重的身份】
每次支教,我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群体,所要肩负的使命和处理方法都各不相同。

作为班主任,我坚持在早晨雾气还未褪去时,就等在教室里与第一个进来的学生聊天。上课时,我致力于带给他们有趣的课堂和开阔的视野;面对突发事件,我教会他们诚实的一课;下课了,我和学生们亲密互动,不时调解纷争。几天下来,许多孩子都对我恋恋不舍,直到现在都和我保持联系。去年,我收到了小迪的消息。她告诉我在初中的学习见闻,并表示“潘老师我想你了。”毕业前“明年一定要回去看看。”

作为队长,我坚持和队员一对一谈心,因人而异地提出针对性帮助。小浩是当地人,在上海读书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心情压抑。我鼓励他明白在这个熟悉的环境里,他不比任何人差。这里的孩子也是,他们在这个环境里比任何人都要棒!面对身兼数职的“全能手”婷婷,我叮嘱她学会分配工作。每次支教都会有一次队员之间的分享会,在没有电的教室里,我们畅所欲言,站在他们中间,我好像听到了稻麦拔节的声音。

作为领队,我主要做内部建设、外部联络、危机处理等工作。以内部建设为例,深谈之后,我们最终确定小雪为2015年的支教队长,她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的信心。我告诉她,能力可以培养,态度最为关键,“要学习别人好的性格,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从新队员培训选拔开始,我就指导骨干学会留心观察学员特点,以便为每个人安排最合适的岗位。在队伍建设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站在队长身后,给予她信赖与支持。队伍拧成一条绳,我们在腾讯公益上发起小型众筹,尝试使用足记APP的影片效果呈现过往瞬间,制作公益书签等,这些做法都体现出创新思维,让公益生发出鲜活的风采。

【乡村教育根植于何处】
印象最深的是云南的一场大雨,它刷新了我的世界观。这场倾盆大雨似乎让天地成了孩子们狂欢的舞台。几位队员焦急地拦着不让出去,怕大雨把他们浇出病来。晚上开例会时,做儿童心理学出身的老师让我想想,我们这样做,是不是错了?


隔天,我请来校长与队员们交流“学生缺什么”。学生们缺钱吗,缺爱吗,两者都缺,但更恐怖的,是缺建设,缺的是价值观的养成。他们不懂得说谢谢,没有感恩之心,不少家长的脑子里唯金钱是论,没有是非观念。这里的学生都有一种“地下党”品质。一是“不怕死”,遇到公路上的大型卡车,毫不避让,面无惧色。二是“打死也不说”,比如有个学生发疱疹,是因为吃了树上的生芒果,却不告诉医学队员,怕被说成是“偷”的。校长深沉地说:“我们也爱学生,这是一种严爱,他们缺乏自立能力,云南的孩子如果不能学会生存,就无法在社会上站住脚,他只能依赖别人施以救助,却不能自食其力,把伸手要钱当做理所当然。这样的人永远是最贫穷,最落后的。”

通过队员们走家入户得知,当地大量青壮劳动力外流,造成孩子被放养的状态。学生们没有正确的指引,不善与脚下的厚土,与家人沟通,而外面世界里的的新奇的电子产品让故乡土地上放养的孩子咀嚼不健康的文化垃圾,淳朴的乡村文化道德伦理被打乱了。比起物质生活的贫困,更可怕的是在拜金主义的价值理念冲击下,精神生活的步步溃亡,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有个学生让小志愿者给他充Q币,不然就告诉其他人听:“你喜欢我们班主任!”纯真的情谊已经到了要用虚拟金币交易的地步,这种痛感刻骨铭心。然而,队员对学生的关怀,又让孩子产生了心理依赖。这样一想,我们有些行为反而是种溺爱。

所以,短期支教首先需要教会学生的不是文化课要掌握多少知识,不是让他们形成走出大山是为了赚大钱的意识,而是让他们学会生存,拥有独立的能力,培养对亲人和家乡的归属感。镇里几个孩子来到这所学校,表现得格外抢眼。这个时候,有的孩子会产生心理落差。俗话说得好,“扶人先扶志”,我们不是告诉他们城里人生活得有多么好,而是让他们不要丧失对学习,对生活的勇气,能够自信坦然面对物质和知识上的差距,看到身上的发光点,愿意主动去开拓视野,尝试新鲜事物,体验另一种人生的可能。



“我把奉献当做成长中值得感恩的事”,四年来,我参与过的公益活动难以计数,培养了一批志愿者,交往了一群心灵相通的朋友,发表了若干篇公益报道。这个时代太需要一些正能量,它必然不是从金钱的消费中获得,而是从土地的教育中得到。做支教,就意味着我选择做一团如豆的火光,和很多人一起,拥抱成一束火炬,照亮他们的前路,也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来时走过的险路,团结起来,做他们的火把,也点亮我们的未来。

今后也将一如既往,只顾风雨兼程。

注:以上内容转自公众号“复旦中文系团学联”。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旦家园 
‍(微信号: jiayuan_fdu)

寻觅,邂逅,相知相爱

这里,是你感受到第一份温暖的地方

这里,是你献出第一份爱心的地方

这里,是你收获第一份成长的地方

这里,是家园


    关注 复旦家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