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采夫  好戏往往从童年开始——《审查者》观剧笔记

 

审查者家庭关系糟糕,有着奇怪的性癖好,还是个性无能,他对影片冷酷无情。...



有阵子喜欢比较胡适与鲁迅,随着年龄的变化,在两人之间跳来跳去。年轻时支持鲁迅,认为他犀利、深刻,国民性一词道尽中国病症;年纪大了又站在胡适这头,喜欢他的谦谦君子,自由宽容。最终对两人都抱有“同情的理解”,和“温情的敬意”。

这两个人的性格差异是很大的,而童年的经历,是他们性格和命运的根源。鲁迅常感慨“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看尽当铺老板和邻居百舍的白眼,导致了鲁迅冷眼看世间的一生。家境不错的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回忆,他小时候最恐惧的,是二嫂的冷脸,“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在我的阅读记忆力,胡适平生从未给过别人难看的脸色。

《审查者》好在具有复杂的解读空间。(李晏 摄)
审查者逐渐撕下面具,成为一个正常人。(李晏 摄)
正在鼓楼西剧场上演的《审查者》是部好戏,好在具有复杂的解读空间。剧情不复杂,电影审查者要把一部“色情影片”毙掉,女导演方丹去说服他,本是紧张的对峙,用“性”的沟通方式达到了和解。审查者家庭关系糟糕,有着奇怪的性癖好,还是个性无能,他对影片冷酷无情。方丹小姐是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她对人物关系的敏感超乎常人,某种意义上她是心理治疗师。在方丹的激发和引领下,审查者逐渐撕下面具,成为一个正常人,方丹却死于非命。

审查者审查电影,女导演审查审查者,观众又审查台上的他们。这部戏引发了众多解读,对审查制度的,对变态人格的,对婚姻与爱情的,都有道理,这就是好戏。我颇感兴趣的,是这部剧的隐藏情节,以及男女主角的童年问题。

审查者审查电影,女导演审查审查者,观众又审查台上的他们。(李晏 摄)
童年的行为,给他的一生刻下了划痕。(李晏 摄)
如果一次心理治疗过程,方丹对审查者作出诊断,他性无能,有着奇怪的性癖好,他婚姻不幸,他的父母精神胜于肉体,他童年曾偷窥父母,并在偷窥中体会到了愉悦。童年的行为,给他的一生刻下了划痕,成为他人生的轨道。面对方丹,审查者袒露自我,在尴尬、羞愧、坦然、释放的疗程里,接受了自己的独特性,也恢复了“表达”自己的能力,方丹说过,“爱是一种情感,而性是一种表达”,“性变态者是这个世界的先知”。

不幸的是,这种沟通与表达只完成了一半,审查者对方丹小姐一无所知,她就在一间酒店里被“殴打致死”。这当然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作为观众席里的我们,应该可以隐隐猜出一些,埋得更深却有草灰蛇线的方丹的经历。如果没有相似的经历,方丹很难轻松说审查者的童年场景。

审查者对方丹小姐一无所知。(李晏 摄)


他们都有着独特的童年,又都有奇异的一生。(李晏 摄)


她对审查者的理解,对他的示爱的恐惧与接受,仿佛在暗示,她有一个相似的父亲,亦或是父亲一样的男人。审查者是个不动手的施虐恋者,那个没有出现的男人,是不是一个动手的施虐恋者?小报上的“殴打致死”,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方式,她信仰一种表达,她也死于一种表达。

明线讲述审查者,暗线讲述方丹,他们都有着独特的童年,又都有奇异的一生,这就是我眼里的《审查者》的故事。
六根为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END-


醉醒客丛书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 李辉可以论 · 叶匡政

错认他乡 · 韩浩月在书中小站片刻 · 绿茶

十字街骑士 · 潘采夫生如逆旅 · 武云溥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购买醉醒客丛书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


    关注 六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