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平专栏】一感一觉一菩提,一画一得一如来

 

爱不是施与,更不是介入,而是使自身融入共生,融入自然大道的自救。画者亦然。...





家门前的柳树长了很多虫,变得有些枯黄。我好怕他死,想杀虫,有些不忍,更怕毒到树上的鸟。树上有好多小鸟。我纠结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放弃了杀虫的念头,祈祷树也不死,鸟也不死,虫也恰到好处地活着。就这样,我天天看着树,看着鸟,也看着虫。直到秋天,却是树未死,虫未灭,鸟儿更是喜栖枝头,花园亦因共生而变得更美。

于是我开始懂得,爱不是施与,更不是介入,而是使自身融入共生,融入自然大道的自救。画者亦然。对于有兴趣于描绘形象感受的人而言,画画确是一个不错的既修身又养性的方便法门。因为画画可以让我们去仔细观察周围的众生,观察他们的共生状态,体味“道心唯微”的美感,在一感一觉一菩提中去深爱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在一画一得一如来中,渐渐地,我们便会融入共生体系,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达到仁者寿的境界。



古桃树   34×35cm


腊月   100×150cm


一位刚从西方旅游回来的朋友,感叹欧洲天之蓝、海之蓝、地之绿,劝我这土鳖还是常游出去看看,可能会有画的冲动。有时我也会出国游一游,很兴奋,但没有产生过表现的欲望。那片偶尔一游的土地从未牵动过我的情怀,因而也就不能有所感、有所觉了。游游,满足好奇心罢了。因为感觉是一种物我相融、物我共存的依恋。感觉是空明的外化,感觉的过程充满灵光。不要在感觉中思考,思考会让灵光消失,更会使你在落墨之后怀疑感觉的真实,执迷于认知的结果。对这种执迷深有痛感的是晚年的郑板桥。所以他写下“画到生时是熟时”的几入化境的妙语。


疏影之三   34×70cm


疏影之四   34×35cm


我们美术的历史上出现了两个空洞无物的词汇,让人误入歧途,并从此不再感知。一是“胸有成竹”,一是“一气呵成”。板桥一生都胸有成竹,追求一气呵成,直到晚年方写下“难得糊涂”,告诉晚辈勿用机巧,尊重临时之感悟。对画家来说,感受本身就已经是对自然的一种整理了。画家,应该调动一切笔墨去追溯这种感觉留下的痕迹,而不是去一气呵成地因袭,或如科研人员般去创新。我们牵挂的是感悟的深情,追求的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的美感。


守望秋水   150x200cm
我画画的过程,没有确切的步骤,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具体的结果,我反复追忆着曾经拥有的不太清晰的感觉,所以没有助手可以帮忙,甚至是自己也无法复制。是你在画画,还是画在画你,其实是不一定的。切忌把绘画的过程完全变成你在画画,变成你在操控全部的过程,而应该在绘画的过程中,放下自己最初“立意”的偏见,不断倾听画对你的引导和召唤,你的感觉便会在画机中时隐时现,直到,哇!“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称这一过程为“人引画,画引人”。这时你不可介意那些热衷于一气呵成的“大气画家”的批评,因为感觉麻木的人才需要视觉冲击,而只有感觉细腻的人才能品味精微。


疏影之一   34x70cm


早晨之一  100x200cm


所以修行之难不在单纯地读书明理,而在践行。践行之难亦非简单的吃斋念佛、出家、出世,甚至求证于远方,而在回归本真,重返自然。而自然却是道不远人,入缠垂手。只要心与象随,神与物游,感觉便会如期而至。

文章本已到此为尾,忽一学生来玩,看到作品:“老师为何不放在微信里,让更多的人看?”答曰:“作品不好,不敢卖弄。”学生调侃到:“不卖弄,可以戏弄噻。”答曰:“情之所至,更不可戏弄。”



周南平艺术简历

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1987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

1989年作品《睡莲》、《盛装的苗族妇女》获得建国四十周年四川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1991年在四川美院举办个人画展

1992年在香港十三艺廊举办《环形空间》六十幅作品展

1998年作品《建筑与它拥有的风景》参加“98中国山水画展”

2012年在成都美术馆 ,成都英盟文化沙龙、西安十八度灰艺术空间、北京四合苑画廊举办三地巡回个人画展

2015年在成都许燎原博物馆举办“许燎原.周南平”双个人画展



关注“诸子归来”
欢迎您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使用对话栏发表短评
您也可以投稿到zlogos@qq.com
把您的观点或看法与众共享


    关注 诸子归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