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笨”的做事方法》:第一章?“笨人”的哲学 3.外愚内智——没事偷着乐

 

------第一章?“笨人”的哲学 3.外愚内智——没事偷着乐------



第一章?“笨人”的哲学 3.外愚内智——没事偷着乐

古语有云:“吃亏是福。”老子也说:“少则得,洼则盈。”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做人也是一样,现在吃亏,日后就不会吃亏;现在尽想着占便宜,将来可能吃大亏。

肯吃亏的人总是被世人称之为笨人或傻子,殊不知,“肯吃亏并非痴人”。肯吃亏的人深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所以不会过分计较眼前的得失,把目光放得长远,看似吃亏,实则受益,是占了大便宜。

郑板桥有这样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意思是那些总是精心算计,想占别人便宜的,最后往往是占不到别人一点便宜。所以,在山东潍县做了七年县令的郑板桥,极为推崇“吃亏是福”这一信条,在任期间,他不贪不惑,淡泊明志、洁身自好。他虽时运不济,一直未能遂平生之愿,但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深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因而当他卸任骑一头毛驴还乡之时,潍县百姓倾城相送,万人空巷。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郑板桥为官期间,本可以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捞点油水”,可他却两袖清风,茅屋素食,什么也没为自己捞到,他岂不是吃了大亏么?其实不然,郑板桥“肯吃亏”,所以他没有“落马”,没有卷入官场的是非争斗之中;郑板桥肯“吃亏”,所以他活得轻松自在,受万民敬仰,百姓爱戴,落得千古美名。

就如一首《吃亏歌》中所唱:“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可能有人随。”可见,肯吃亏是一种做人处事的智慧,是一种外愚内智的表现。

古语有云:“求之不得,不求自得。”如果总想着占便宜,反而占不到便宜;如果不强求,甚至肯吃亏,不计较一时的得失,那么就可能得到比期盼的更多。

千百年来,犹太人的经商之道一直为世人所称道。犹太人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善于做生意的民族”,这与他们“吃亏是福”的观念有着莫大的关系。

有一位靠卖纽扣成为富翁的犹太商人,他开的店,即不堂皇,也不宽敞,但却极有特色。他的店,只卖纽扣,其它东西一律都不卖。他店里的纽扣,不仅花色繁多,而且品种齐全。有的女顾客,一件漂亮的大衣上掉了一枚纽扣,纽扣店都会想尽一切办法给配上,然后寄给顾客。不久,小小的纽扣店就在偌大的一座城市里站稳了脚跟,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这家小店的经商之道在于:店主深知“世上的钱是赚不完的”道理。他每出售一枚纽扣,仅赚几分几厘。至于别人做多么大的生意,赚了多少钱,他从来不去攀比,他更在意的是能“赚”到多少顾客。

可是,不少小商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买方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跟买方讨价还价,争执不下,结果不欢而散。而精明的小商人会爽快地与对方成交,宁肯让点利,吃点亏,这样以后才能得大利。

“吃亏是福”,钱是永远也赚不完的,一心只为利,得到的只能是小利,是短暂的利;吃不得眼前的小亏,就得不到日后的大利、永久的利。

做人要肯吃亏,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丢掉应有的幸福。吃亏是福,“明亏实赚”,“亏”则心静,“亏”则达观,吃小亏,实则福气多多。

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处事的一种睿智,得失不较真,活得坦荡,活得潇洒,活得自在。“世人看我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其实肯吃亏、善于吃亏的人偷着乐呢。
*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1374 在手机上阅读完整章节!

------第一章?“笨人”的哲学 4.智而能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一章?“笨人”的哲学 4.智而能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每个人都想做一个精明的人,谁都不愿意被他人称为糊涂虫。但是,世上并没有绝对的聪明,也没有绝对的糊涂。聪明与糊涂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时太过精明就是糊涂,而有时糊涂又是一种大智慧。

做人如果过于精明,该糊涂时不糊涂,时时刻刻显露自己的聪明,把世事都看得那么清清楚楚,对什么事情都过于较真,那么他就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何等的冰雪聪明,简直就是“人精”,恐怕这世上有很多男人都比不上她。她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外柔内刚:她脸上带着笑,心里却在给你下套子。那个垂涎她美色的贾瑞被她巧施一计,整得上了西天;那个看上她老公的尤二姐竟被王熙凤的两面三刀给逼得吞金自尽;而她的“偷梁换柱调包计”李代桃僵,葬送了颦儿脆弱的生命。

说到王熙凤的能耐那就更大了,偌大的荣宁两府在她的管理下是井然有序。一个秦可卿出殡这样的大事在她手里不过是小菜一碟。她能说会道,她琏二奶奶的大名,贾府上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是,王熙凤却是一个精明过头的女人,她处处争强好胜,事事都要争,终于得罪了大太太。加之贾母撒手人寰,她的靠山也没了,王熙凤终于“落马”,这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反送了卿卿性命”。

红学家感兴趣的是如此精明能干的女人,劳碌一生,最终却成为孤家寡人,结局如此悲惨,究其原因全在于她毕竟是一女流,毕竟没有看透为人处世的哲学——“难得糊涂”。她是因她的聪明、她的锋芒毕露而丧的命。

聪明人精于算计,对于得罪过自己的人,往往“斩草除根”,以为唯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笨人”有时会装糊涂,不记前仇,反而能赢得人心。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溃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战事刚结束,曹操的军队在清理战利品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大捆信件。

原来这些信件中有不少是曹操的手下与袁绍暗地往来的书信。一个官员觉得事态严重,立即抱着这些信件匆匆来向曹丞相汇报:“禀告丞相,袁绍仓惶逃窜,丢下了不少东西。除了大量军械物质,臣还发现了一批信件,是丞相您的部下写给袁绍的密函。”

曹操接过信件随便看了看,其中大都是吹捧袁绍的,有的还表示要“弃暗投明”,前去投奔袁绍。

曹操手下的心腹听了十分生气,纷纷向曹操建议说:“这还了得!这是大逆不道之罪,应该把他们统统抓起来治罪,以绝后患。”

曹操笑了笑,说:“去把这些信全部烧掉。”

在场的文臣武将一听,顿时都愣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时,有人轻声问道:“那就不查了?就这样算了?”

“不查了。请诸位想想,当时袁绍强而我们弱,其实力远胜于我。连我都觉得没有把握取胜,感到不能自保,何况他们呢?”

于是,那些信全部被付之一炬,事情到此为止,而那些私通袁绍的人也就不予追究了。

乍一看,曹操真是太糊涂了,怎么能对那些悖主求荣之徒心慈手软呢?这不是留下祸患么?可是,细细一想,才发现曹操此举实在是一棋“高招”。

他深谙人性的特点,知道为自己打算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再说这些部下也并不是愿意背叛自己,只是因为敌我力量悬殊,迫不得已要为自己找条后路。如今袁绍已灭,这些部下投降袁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把他们抓起来绳之以法,那些暗通袁绍的人为了保命说不定会狗急跳墙,到时就会军心动摇,内部就会四分五裂。即使把那些人全部镇压下去,也会元气大伤的。

而曹操烧掉书信,那些暗通袁绍的人都大舒了一口气,算是保全了性命。他们暗自感到惭愧,必将对曹操感恩戴德,忠心不二。

所以,该糊涂时则糊涂,装糊涂也是一种智慧。对那些得罪过自己的人,不必赶尽杀绝,不妨装装糊涂,把不愉快的那一页翻过去。如此,那些人必会感念于心,坚定地站到自己的阵营来。

一个人在处事、生活中学会难得糊涂,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就会在许多方面受益无穷。

其实人们常说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穿了就是对有些事情要视而不见,装糊涂,看透但不说破,因为讲出来就可能给自己惹麻烦。可是对哪些事情要装作看不见,而对哪些事情又不可看不见呢?可见,装糊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负荆请罪”的故事人人皆知、家喻户晓。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保全了赵国,立下大功,被拜为上卿。可是,大将廉颇很不服气,就扬言要当面羞辱他。可是,蔺相如听说后,并不生气,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的宽广胸襟和其对国家一片赤诚之心后,亲自背负荆条登门谢罪,“将相和”成为千古美谈。

国家社稷的事情是大事,所以蔺相如“睁眼”看大局;而廉颇的羞辱是小事,所以蔺相如“闭眼”装糊涂。

真正的聪明和真正的糊涂,仅有一步之遥,真正的聪明是大事不糊涂,小事糊涂,顾全大局,不为小事失大义,失大德。所以,装糊涂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如果适时且恰当地装糊涂,那么人生就会游刃有余,自己的人生之路就会宽广、平坦,少许多羁绊。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1374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成功励志小说 《最“笨”的做事方法》

作者:李源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最“笨”的做事方法”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1374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