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误区的颠覆:欢庆节日演采茶,采茶戏剧知多少?

 

常识有时候是靠不住的,对于采茶戏的理解就存在这样的误区。例如:采茶戏是如何起源的?内容有什么特点?采茶戏流行...



常识有时候是靠不住的,对于采茶戏的理解就存在这样的误区。例如:采茶戏是如何起源的?内容有什么特点?采茶戏流行在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等地的状况如何?与其他剧种的关联与交织如何?一些浑顿的认识,得以澄清!

 

在谈茶的文学艺术时,人们往往把采茶戏与茶诗、茶词、茶歌、茶曲、茶书法、茶绘画相提并论。这些文学艺术类型大多以茶事为主要内容,或兼及茶事,而采茶戏的情况较为复杂。如果一言以蔽之“采茶戏就等同于采茶加戏曲”,那么可能会贻笑大方。因此,对于采茶戏的若干问题不得不作一辨析。

一、采茶戏的来源



如流行于江西萍乡与江西、湖南交界地区的萍乡采茶戏。清朝乾隆年间,萍乡民间在插秧、砍柴、放牛等劳动时击鼓而唱的山歌,与当时流行的江西采茶歌汇合后,出现了“茶灯”。由两旦扮茶花娘子,手持茶花灯歌舞着,一丑持折扇穿梭于两旦之间插科打诨,名为“采茶”。后来,又吸收“三伢子犁田”(扎一纸牛扮做犁田),俗称“牛带茶灯”。这就是萍乡采茶的雏形。清道光年间,萍乡地区流行的采茶戏已很出名,在湘赣两省一带盛极一时。1895年株萍铁路通车,湘鄂大批农民流入萍乡,在安源煤矿做工,湖南花鼓戏随之传入,与萍乡采茶戏并行各地。20世纪50年代后,萍乡采茶戏吸收花鼓戏的剧目、唱腔、表演,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现有资料的发现,采茶戏大体来源于采茶歌、采茶调,也有的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茶灯,并且与其他艺术相结合不断地发展完善。可以说,采茶活动是采茶戏的生活根基,采茶调正是其最初的艺术形式,茶灯则是歌舞兼备的进一步表现。而采茶戏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许多采茶戏的发展都能够证明这一点。
南昌采茶戏同样起源于农村中流传的“茶灯”,经过多年的演变成为一个大型剧种。除南昌市外,南昌、新建、安义和永新等县也很盛行。南昌的“茶灯”最初只唱“十二月采茶调”,后来吸收一些生活小戏,被称为“灯戏”。据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南昌市荷湖周家村建起第一个职业戏班,称为“三角班”(演员有小生、小旦、小丑)。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又吸收其他剧种的一些剧目,并于同治年间增加了老生、花旦、大花、彩旦等行当,使南昌采茶戏趋于定型,被群众称为“半班”。1927年,南昌采茶戏正式进入南昌城。1936年,开始由女演员登台演出。最盛时期,在南昌城内有四个戏班。后来戏班相继解散,南昌采茶戏也便渐趋衰落。20世纪50年代后成立的江西省采茶剧团,对南昌采茶戏的改革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同样,流行于赣北各县及湖北阳新、广济等地的武宁采茶戏,也渊源于江西北部武宁的“茶歌”,即“采茶调”。从产生发展至今,约有200余年历史。清康熙年间,赣北山区民间种茶成风,采茶男女出没茶园,茶歌互答,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载歌载舞伴以锣鼓的“二小戏”,即:一个小旦,一个小丑。后博采道教音乐、民间说唱、赣南采茶戏、湖北茶歌、黄梅戏众家之长,自成体系。道光年间已开始演唱整本大戏。早在100多年以前,武宁采茶戏就形成了两个流派,即上河派和下河派。上河派流行于修河上游地区,长于做功,能演武打戏,受汉剧、湘剧、宁河戏等影响较大。下河派流布于修河下游地区,侧重唱功,唱腔婉转,受黄梅戏、阳新采茶戏的影响较大。武宁采茶戏源于茶歌,表演时依然保留了载歌载舞的特点。

二、     采茶戏的内容 



采茶戏之所以定名为“采茶”,主要是因为起源于采茶歌,但其内容,除少数外,大多鲜与茶事有关。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只有赣南采茶戏中的《茶童戏主》、《采茶歌》,景德镇采茶戏的《姑嫂摘茶》,吉安采茶戏的《茶亭会》等与茶有关。而在采茶戏剧目当中,大量的或者说占主导地位的,是和茶事无关的其他剧目。如抚州采茶戏,主要剧目有《三伢子放牛》、《扶船》

、《小放牛》等。半班剧目大部分是从它剧种移植来的,如《青龙山》、《凤凰山》、《珍珠塔》等。整理改编的剧目有《错中缘》、《方卿戏姑》、《卖花记》、《补背塔》等。
萍乡采茶戏的传统剧目较少,主要有《剿农庄》、《卖杂货》、《放风筝》等小型剧目。其他剧多是根据历史生活、现代生活及萍乡等地的民间故事编演的,如《吴燕花》、《审疯》、《武功山英雄传》等。

南昌采茶戏剧目分整本大戏和小戏两种。传统大戏曾有48本,以及南昌四大记(《南瓜记》、《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主要剧目有《方卿戏姑》、《三女图》、《卖水记》、《破镜记》等。小戏多半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故事,主要剧目有《秧麦》、《攀笋》、《撇芥菜》等。改编整理的《秧麦》、《补皮鞋》、《四姐下凡》,及创作的现代戏《三代》、《五井之春》、《凌文明》等,在广大群众中有较大影响。

九江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大体都来自黄梅戏,有《私情记》、《菜刀记》、《乌金记》、《罗群记》等。小戏有《双过门》、《借帽》等。

赣东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为描写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生产斗争和男女爱情的内容。小戏有五、六十个,如《三姐妹看灯》、《三矮子放牛》、《补背塔》、《磨豆腐》、《撇芥菜》等。大戏有十几本,如《乌金记》、《拷打红梅》、《菜刀记》、《白扇记》、《毛朋记》、《赶子图》等。创作的现代戏《山绿人红》曾引起观众好评,并参加过江西省赣中地区的现代戏汇演,获得奖励。
吉安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120多种,多数是单台戏、三角班戏。其中《送宝》、《七块柴》、《种麦》、《蠢子等姨娘》等很有特色,为其代表剧目。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整理改编的有《补背塔》、《看相》、《大小争风》、《放羊记》、《蔡鸣凤》、《毛朋记》等。更创作演出了一些以现代生活为内容的剧目,如《炉火长红》、《双喜临门》、《两头肥猪》、《春风万里》等。

瑞河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为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小戏,爱情题材居多。“单台戏”有《绣花纹》、《千家景》、《观音赞》、《采桑》等。“对子戏”有《小卖花》、《下南京》、《瞧相》、《盘广货》、《攀笋》等。“三小戏”有《撒芥菜》、《打水西门》等。本剧种特有的剧目有《拔豆子》、《锄烟草》、《拣棉花》、《拣花珠》、《扫樟子》。大本戏有《乌金记》、《飘带记》、《破肚记》、《卖花记》、《白扇记》、《乌江渡》等。清末还编演了反清的《老俵反》。近几十年创作的现代戏有《雪光人影》、《率家庄》、《十块钱》等。

宁都采茶戏的大小传统剧目有106个。“三角班”阶段以演“单台戏”(一人表演)、“对子戏”(一男一女)和二旦一组的“三小戏”为主。代表性剧目有:《十转来》、《十绣》、《种麦》、《补背塔》、《卖杂货》、《板笋》、《三宝子锄草》等近70出。“半班”阶段以演大戏为主,兼顾“三小”。传统大戏有30余本,其中《青龙山》、《才郎别店》、《茅蓬记》、《落马桥》、《算帐》等流传甚广,影响极深。

可见,采茶戏虽然最早是与茶事有关,后来大多已经只是有采茶之名,而无采茶之实。采茶戏只是表现各种生活和题材的一个载体。

三、     采茶戏的起源地 

采茶戏究竟最早起源于哪里?据现有资料,应该说江西是采茶戏的故乡,而江西的赣南又是最早出现采茶戏的地方。赣南和粤北、闽西一带的赣南采茶戏是江西众多采茶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300多年前起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它是以“九龙茶歌”为基础,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初步形成的。清乾隆年间出现了第一个整本大戏《茶篮灯》。在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声腔曲牌,一度出现了向“半班”发展的萌芽。但因受诸多限制,在20世纪40年代依然按“三角班”的路子发展,载歌载舞的特点因此十分明显。

至今,赣南采茶戏依然以演“三小戏”为主,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要的脚色行当。小生的表演基本动作以“扇子花”、“矮子步”为主,人物身份以道具区别,多扮演一些轻壮年男子。小旦的表演朴素大方,多扮演有些勤劳淳朴、聪明伶俐的劳动妇女、少妇或少女,所耍“扇子花”非常丰富。小丑的表演多模拟鸟、兽、昆虫等动物形象,多表演懒汉、浪荡公子一类人物,语言诙谐风趣。近年来,也增加了一些老生、老旦的行当,演出了一些袍带戏,当然远不及“三小戏”精彩。

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属小调联接体。曲牌分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4类,俗称“三腔一调”。茶腔是它的主要唱腔,有曲牌64首。主要乐器为勾筒。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70多个,代表作有号称“四大金刚”的《四姐反情》、《卖杂货》、《大劝夫》、《上广车》,绝大部分剧目取材于赣南农村的民间生活,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都很浓郁,许多剧目为喜剧。
我们之所以认为江西是采茶戏的起源地,还有一个就是在江西,采茶戏的流传范围最广,留存最多。如前面所提到的流行于江西萍乡与江西、湖南交界地区的萍乡采茶戏;流传在南昌市和南昌新建、安义和永修的等县的南昌采茶戏;流行于江西九江地区的九江采茶戏;发源于江西上饶地区铅山县,由当地采茶灯吸收黄梅采茶调后发展而成的,并流行于江西上饶、弋阳、贵溪等地的赣东采茶戏;流行于江西赣东等地区的吉安采茶戏;流行于江西高安、奉州、上高、宜春、万载、宜丰、铜鼓、丰城、清江以及新余、南昌、新建、乐平、武宁、修水、德安等地的瑞河采茶戏;形成和流行于赣南、赣中一带的宁都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宜春、万载、上高、新余及吉安、安福、永新等地的袁河采茶戏;流行于赣南和粤北、闽西一带的赣南采茶戏;流行于赣北各县及湖北阳新、广济等地的武宁采茶戏;清末民初已在江西高安、清江、丰城等地形成和流传的高安采茶戏;流行于赣东北一带的景德镇采茶戏,等等。

此外,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采茶戏,却不约而同地认为溯源于江西采茶戏。这方面,我们将在以后详谈。

四、     采茶戏的流传范围 



采茶戏虽然起源于江西,但是它的流传范围却又不仅仅在江西,而是全国其他一些茶区也有不同类型的采茶戏。

如流行于福建宁化、清流、长汀、连城一带的闽西采茶戏,就是源于江西的采茶戏。福建闽南山区,与赣南相邻,生活及语音都很接近,为采茶戏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它流入闽南后,很快就和当地的民间小戏、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一个受群众喜爱的剧种,清末民初开始盛行。到20世纪30年代,各地业余班社已如雨后春笋。但长期以来,以民间业余演出的方式流传,没有专业剧团。
闽西采茶戏音乐以茶歌、小调为主,男女同曲异腔,用本地“土官话”演唱。音乐曲调有几十种,每个剧目多只用一、二个曲调。采茶戏的表演保持民间歌舞的特点,清新明快。脚色初期只有小生、小旦、小丑,后增加了老生、老旦、花旦、彩旦、大花等角色,俗称“八角头”。各有各的程式。演员表演时往往用花帕、彩伞做道具,对舞说唱,身段动作都很优美。唱词通俗易懂,朴实亲切。

闽西采茶戏的剧目和人民生活非常贴近,极富地方色彩和人情味,内容多为男女爱情、悲欢离合、道德伦理及善恶报应等。传统剧目约有100多出,分小戏和本戏两种。

阳新采茶戏,是鄂东黄梅采茶戏在赣东北和湖北阳新、通山等地流变而成的。阳新、通山等地为鄂南产茶地区,茶歌丰富,可独唱,可对唱,也可一唱众和,内容多样,形式活泼。旧日风俗,正月十五夜,盛行“玩花灯”,玩者将“采茶歌”和“田间锣鼓”、“打单鼓”等民间小调和民间艺术形式集中演唱,也演出有些故事情节的小型节目,表演形式为一旦一丑。群众称所唱民歌小调为“花灯调”,称这种表演形式为“花灯戏”。黄梅采茶戏传入后,与花灯戏相结合,出现了演唱采茶戏的“半班”(三、五人的小戏班),唱腔为以板式变化体为主的正腔类和丰富的彩腔小调。

阳新采茶戏的形成时间,按艺人师承关系推算,不晚于清道光年间。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与江西武宁、瑞昌的采茶戏互有影响,后又吸收了汉剧的剧目和表演。其班社过去只有半专业性的、时聚时散的“呼拢班”。20世纪50年代后建立了专业剧团——阳新采茶剧团。现存传统剧目有100多出,大本戏有50多本,小戏有50多出,多为传奇题材和民间生活故事小戏。
黄梅采茶戏形成于以湖北黄梅为中心的蕲(春)、黄(梅)、广(济)地区,当地习称采茶戏,或称花鼓戏,传至外省,被称为黄梅调、下河调、三角戏等。20世纪50年代始称今名。

黄梅采茶戏的形成与当地民歌、曲艺、说唱有密切渊源。古之黄梅,文化发达,歌风极盛,樵歌、渔歌、薅草歌、打硪歌漫山遍野,采茶歌尤盛。黄梅民间曲艺歌舞道情、旱龙船、莲花落、打莲厢、采莲船、高跷、打花鼓等,品种繁多,源远流长,这些都与采茶戏的形成有千丝万屡的联系。另外,民间又素喜传抄弹词、宝卷、道情等唱本,这些说唱本对采茶大本戏的形成,是一座丰富的题材宝库。

黄梅采茶戏约于清嘉庆年间形成,道光年间即已流传省内、外,咸丰同治年见流传渐远。因黄梅地方“背山面湖”,“水患岁有”,促使当地人学唱采茶,每遇灾害,便外出逃慌,卖艺为生。晚清至民国年间,外出教场传艺的数以百记,皖西南、赣东北一带,黄梅采茶戏班、艺人演出和教场者甚多。但由于黄梅采茶戏始终未能进入城市立足扎根,且无长期不散的专业班社,演唱上长期处于“三打七唱”的落后状态,在不断流变竞争过程中,逐渐为安徽黄梅戏、武宁采茶戏以及其他当地花鼓戏、采茶剧种所取代。1953年成立了民营公助的黄梅戏新生采茶剧团,农村业余剧团迅速发展到126个。后据1979年调查,仅黄梅一地,农村半职业采茶艺人尚有近200人。

黄梅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36大本、72小出,唱腔朴实,优美动听,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黄梅采茶戏角色分行不严格,早期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小戏角色不多,载歌载舞,表演风格朴实粗犷。随着本戏增多,分工渐细,有老生、老旦、正生、花脸、正旦、小生、小旦、小丑等。

粤北采茶戏是粤北广大客家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小戏,多以旦、生、丑三人演出,俗称“三角班”。20世纪50年代后,群众统称为“粤北采茶戏”。源于江西,至少有140多年的历史,流行与粤北的曲江、南雄、英德、始兴、乳沅、仁化、翁沅、连县、阳山、新丰、佛岗、乐昌等县。1917年至1921年,粤北采茶戏有30多个专业班子,职业艺人200多人;业余的采茶班更是不可胜数。后来一度衰落,仅存一些业余班子在年节时演唱。20世纪50年代后,粤北采茶戏开始复苏,先后建立了粤北民间艺术团(后改为粤北采茶戏团)。曲江、南雄、连县、始兴、仁化、翁沅、新丰等县,也成立了专业采茶剧团。业余采茶剧团更是遍及粤北广大地区。
粤北采茶戏传统剧目约有100多个,大多数是反映近代农村生活的小戏,也有古装戏。粤北采茶戏具有浓郁的粤北客家地方色彩,语言通俗诙谐,生动形象。唱腔接近口语,通俗易懂。男女角色均唱本嗓,较接近生活。

粤北采茶戏的音乐是在赣南采茶戏和道州采茶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粤北客家山歌、小调、民间说唱、民间歌舞音乐、风俗音乐,及其他剧种音乐而形成的。

桂南采茶戏是在“唱竹马”、“唱采茶”和“采茶歌”等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流传在广西南部的玉林、钦州地区。桂南采茶戏源于江西,大约于清乾隆45年(公元1780年)前,江西的“十二月采茶” 调由江西,经广东传入广西玉林,流布至钦州等地。唱词为即兴创作,多在舞龙、舞狮、唱竹马、唱麒麟中加演。后来,采茶又与舞龙、狮、唱竹马、麒麟中分化出来,独立开班演唱采茶,并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茶农劳动与生活的采茶歌舞。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唱腔不足以表现内容的需要,于是又吸收了山歌小调,编为“茶插”。“茶插”的出现,丰富了唱采茶的内容和形式,进而在玉林、钦州等地又出现了插入演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内容的“采茶串鼓”。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受到粤剧“过山班”的影响和彩调剧传入桂东南后,逐步向演戏阶段发展,出现了一些演出剧目。由于发展缓慢,致使采茶戏在过去仅流行于农村和小圩镇,停留在“禾堂戏”阶段,并无职业剧团。

20世纪50年代后,玉林、钦州等地区先后举办各种汇演、训演班,对采茶戏传统剧目、音乐、表演做了大量的挖掘和整理。从此,各地半专业、业余采茶戏等团体不断兴起。据1982年统计,全区半专业、专业的采茶剧团(班、队)约1100多个。1980年博白县成立了专业采茶剧团,结束了采茶戏没有专业剧团的历史。

桂南采茶戏的剧目以喜剧和闹剧为主,其内容多为家庭伦理故事,情节生动,通俗易懂,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传统剧目有100多个。



五、     采茶戏的影响 



我们这里所谈的“采茶戏的影响”,是指戏剧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许多剧种都受到采茶戏的影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发展。

如现在大家所熟悉的黄梅戏,原名就叫“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传到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北、山西、吉林、西藏、台湾等省(区),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黄梅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的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后又从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的徽调中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可以说,黄梅戏正是由于注入了采茶戏,才发展成了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流行于福建闽西龙岩、漳平、连城、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的山歌剧,是以闽西山歌为基础,又吸收了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和采茶戏的音乐发展而成的。闽西山歌戏表演生动活泼,载歌载舞。唱腔以闽西山歌曲调为基础,优美动听。语言幽默风趣,朴素生动,富有地方特色。
襄阳花鼓戏也是如此,它流行于湖北省襄阳、枣阳、宜城等10余县。它的演唱形式为人声帮腔、锣鼓伴奏。演唱形式、演唱剧目及唱腔结构均与鄂东的花鼓戏、采茶戏有渊源关系,同属打锣腔系。

正是由于多种剧目与采茶戏的联姻,才造就了更多的新剧种的出现。

总之,我们在谈茶文化的时候,在谈采茶戏的时候,切记不要忘记了采茶戏自身与茶之间的名与实,以便更科学、准确地定位采茶戏的特征,更科学、准确地定位采茶戏在茶的艺术系统中的地位。
END


悦读茶书会

悦读茶书,悦读好书,悦读社会,悦读世界。欢迎关注!
更多阅读,敬请期待


    关注 悦读茶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