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羲之兰亭序

 

一、王羲之与《兰亭序》王羲之(公元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南迁...





一、王羲之与《兰亭序》

王羲之(公元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南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是淮南太守王旷之子,司徒王导之侄,少年时就很有名气,为时人所重视,是全国推崇的出类拔萃的人物。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在他任职期间,淡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疾苦,是一个务实的清官。王羲之素有济世之志,针对当时东晋“外不宁内扰以深” 的局面和士大夫崇尚空谈的风气,曾多次就异族入侵、内部倾轧等问题向朝廷提过不少建议,但结果是“嘉言忠谋,弃之莫用”(《晋书·王羲之传》)。晚年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会稽下辖剡县金庭镇瀑布山(又称紫滕山)。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2),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及亲友共41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之礼,饮酒赋诗,王羲之汇集各人诗文成集子,并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兰亭序》《禊序》,因其文辞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识见高远而流传千载;又因此文由王羲之用绝妙行书写成,于是《兰亭序》又成为后世推崇的著名法帖,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其子王献之,书法成就也很大,父子合称“二王”。王羲之的诗文也写得很好,加之他胸襟豁达,富有爱国思想,很为人们所敬重。著作有辑本《王右军集》。

二、《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者。悲夫!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三、《兰亭序》解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永和九年,即公元352年。永和,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癸丑,永和九年的干支纪年。暮春之初,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暮春之初,阴历三月初。会(gui)稽,当时的郡名,郡治在山阴县,即今浙江绍兴市。修禊(xi),古代习俗,于三月上旬的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群贤毕至,群贤,指谢安、孙绰等社会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毕至,全到。少长咸集,少长,指年龄不同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王凝之、王献之等是少;王羲之、谢安等是长。少长,形容词作名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修竹,高高的竹子。激湍,流势很急的水。映带,映衬、围绕。流觞曲水,觞,酒杯。流觞,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一觞一咏,边饮酒,边作诗。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以上是第一自然段,记叙“修禊”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环境。时间:暮春三月,最美丽的时候。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风景秀丽的地方。参加人员:“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咸”二字尽显名士贤才荟萃,济济一堂之盛况。兰亭周围的景色: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清、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景皆情,更显出名士贤才相聚,其乐融融!“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边饮酒,边赋诗,尽情地充分地叙述言说深藏内心而不宜言表的情感。“畅叙”与“幽情”的寓意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对比,展现了名士贤才此次聚会的尽情、尽兴、尽致!也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叙事、写景、抒情的才华。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是日也,这一天。惠风,和风。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骋,奔驰,敞开。极,穷尽。信,实在。

第二自然段,描写与会人心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晴朗的天空下,举行“修禊”活动,可以看出作者与同到会人的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在“仰”、“俯”之中,王羲之“游目骋怀”超然于现世万物之上而引发思考,透露着玄理。“信可乐也”,一个“信”字把文章的欢乐之情推向了高潮。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夫,发语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取诸,从……中取得。晤言,对面谈话,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面对面交谈。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趣舍万殊,各有各的好。趣,趣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静躁,安静与躁动。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忧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所得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动词,往、到达。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变化而变化。感慨系之矣,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向,过去、以前。陈迹,旧迹。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代词,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 。兴,发生、引起。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期,至、及。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判断句,语出《庄子·德充符》。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到来。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怎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大事” 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死生是人生变化的大事情,在这里“死生”实际上是一个偏义复指词,词义重点在“死”字上。“岂不痛哉”既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短暂、死生不由人意的无奈和哀痛,又与前文“信可乐也”遥相呼应,鲜明对照,使文章感情陡起波澜,令人感慨。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喻,明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cha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彭,彭祖,传说古代长寿的人物。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死生、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犹,如同,等于。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第四自然段,表达了王羲之情感是复杂的:每当看到前人产生感慨的缘由与自己感叹情怀的缘由契合时,他不能不面对前人的文章嗟叹哀伤,可是心里又弄不清处为什么会这样;在这里,前文既已表明“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那么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王羲之“临文嗟悼” ,且又“不能喻之以怀” 呢?王羲之给后世读者留下了疑问!接着,他批判了前人观点,认为 “一死生”,是不真实的,“齐彭殇”是妄造的,这不仅超越了老庄,也超越了与他同时代崇尚清谈的一般士大夫文人;而且使我们体味到:王羲之内心深处渴着在有生之年能多务实事而不应空谈玄理的志向。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的感叹,可见王羲之对人生是特别热的,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已身边悄悄逝去。接着,作者交代了写《兰亭序》的目的,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作的诗,让“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认为后世读者,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慨,总结全文。使《兰亭序》成为今人与古人,后人与今人思想感情沟通的桥梁。

四、《兰亭序》简析

《兰亭序》历来为书法家所推崇,然而,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它的“字”上而忽视了它的“文”。事实上,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兰亭序》是一篇脍炙人口,文辞优美的散文,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

《兰亭序》全文四段,前两段写聚会场面,以写景叙事为主;后两段写由宴集而生发的感想,重在议论抒情。文章在记述兰亭集会盛况的同时,抒发了对于生死的感慨!指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这种思想在当时东晋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老庄虚无主义哲学。

《兰亭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其文笔清新流畅,感情饱满,洒脱自然,朴实无华,独树一格。在骈体文充塞文坛的当时,这样的文章真是寥若晨星,更是难能可贵。



无论文章还是书法,《兰亭序》都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也是魏晋文化的经典之作。要了解中国书法,就必须了解《兰亭序》和王羲之。很多习字者学习《兰亭序》,主要力气都用到了对字形笔画的临摹上,津津乐道的,是关于21个“之”的不同写法,自己在写书法时,也以留意同一字的不同写法为能事。实际上,这多少有点舍本逐末了。至少,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法,太过直截了当的学习法,反而欲速不达。



这或许是对《兰亭序》的误读,也是对王羲之的误读。王羲之是魏晋文化的代表,我们要向王羲之学习的,是一种艺术精神,一种魏晋文化精神。“魏晋风度”在王羲之身上,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文采风流、旷达情怀、恬然自适。王羲之的艺术精神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道”的层面,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最合适的就是“道”字。“道”是中国的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至高无上、至大无极的境界。魏晋时期是道教的繁盛期,王羲之本人以及他的家族,都是崇尚道教的。当然,我说的体现在王羲之身上的“道”,并不局限于道教之“道”,而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文”的层面。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出现了一大批文学大家,那些经典诗文,现在读来依然令人荡气回肠。学其文,才能识其道,赏其书;三是“书”的层面。对《兰亭序》的巨大成就,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已经众所周知,毋庸多言。应该知道,书法是“诗余”,是道和文的体现。

但对王羲之,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误读”现象。这种“误读”,表现在:

首先,没有把《兰亭序》和王羲之放到整个魏晋文化大背景下去考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社会痛苦,精神上却极度自由、解放,最富艺术激情、艺术精神的时代,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魏晋艺术家崇尚自然,崇尚独立的人格,清谈通脱,率性自然,清静无为,无拘无束,及时行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魏晋风度”。王羲之的《兰亭序》,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贯穿于《兰亭序》中的思想,和“竹林七贤”等魏晋文人的情怀是息息相通的。要解读王羲之,要和解读嵇康、阮籍、刘伶等文人结合起来,要和解读建安文学结合起来,从而对汉末、魏晋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魏晋文人的思想倾向不完全相同,但总体上老庄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次,没有把王羲之看成一个全面的文化人,只把他看成一位书法家。王羲之“书圣”的桂冠,是后人加给他的,作为他本人而言,应该说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文人而已。尽管也当过官,后人以他曾经担任的职务“王右军”称呼他,但他本人并不喜欢当官。庾亮临终前曾向朝廷举荐,预召其为侍中、吏部尚书,但王羲之坚辞不就。他喜欢会稽有佳山水,49岁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移居山阴,但也只干了5年就辞去了,发誓再不做官,原因是不堪为王述属下。文人们总是追求清静无为、淡泊自由、娱乐山水的境界;再次,仅仅局限于通过《兰亭序》来看待王羲之以及那个时代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博大精深,但许多学王羲之的人,只学《兰亭序》,这样,势必路越走越窄。

不言而喻,王羲之是“书圣”,这是无可动摇的,但支撑“书圣”大厦的,不仅仅是《兰亭序》,应该全方位认识王羲之,才有可能学到他的精髓。


    关注 雅信翰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