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莆系,这些你更应该了解!

 

我们既要正视事实,更要用行动来促进莆田更快的发展。转发,为莆田加油!...

这几天搜索“莆田”,
出来相关新闻都变成了“莆田系”,
用到的都是“曝光”、“起底”、“揭秘”,
恨不得将“莆田系”扒层皮...
站在人性的角度,
我们为魏则西感到痛惜和哀悼,这是真诚的!


而此次的事件却被舆论引导,发酵,
以至于变成了行业黑,地域黑。
对于很多人来讲,你真的了解莆田吗??
民间传言:沉七洲,浮莆田
莆田是由地壳升降运动浮出海面的,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据莆田县志
就连壶公山在古时都是露出海面的岛屿
如今山上的石穴里还有螃蟹生长着。
历史上,由于莆田地少人多,
自然条件又较恶劣,
这方土地难以养活那么多人口
所以莆田可以说是分成2个大群体
“家贫子读书”的仕群
以及“田园万顷,不如薄艺在身”的商群
但是不管是仕群还是商群(也就是莆商)
都取得了难以磨灭的骄绩
莆田历史上涌现进士2400多名
其中状元21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
是全国排最前的科举名邦之一
莆商更是传奇
撇开历史不提,单单现在
全国200多万莆商,足迹遍及85个国家及地区
控制木材、珠宝、建材等多个行业
年创产值约3万亿元!
莆商代表人物:新加坡华人首富黄廷芳、印尼银行家李文正和李文涛、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以及李嘉诚、孙正义、彭炳华、王子华
莆商人讲究:
谋事无中生有,做事脚踏实地,成事报效桑梓。
很多人只看到莆商人前“享受”,
有多少人看到莆田人背后的辛苦!
在12580君看来,
莆商精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1

很多人都讲,莆田人是中国的犹太人。无论做生意还是过日子都能精打细算,总能把一件看似平常的小生意做成大买卖,做成一桩大事业。
你知道吗?莆田商人早期到全国各地卖小鸡,上车的时候带的是鸡蛋,到了目的地鸡蛋就孵出小鸡、上市出售了,你看他掐算得多准。算得不准的时候,如果火车沿途气温较低,他们就用自己的身体和大衣给鸡蛋加温;如果沿途气温高了,或者火车晚点,他们就扇风给鸡蛋降温...

2

莆田方言说“肩头做大路”,“有三更、没半夜”,说的就是莆田人吃苦耐劳的传统,能够吃别人吃不了的苦。
你知道吗?北京聚仙堂董事长林友华,上世纪90年代将家乡的红木筷子贩卖到北京,蹲在立交桥下兜售,风吹日晒,身上就50块钱,如果筷子卖不出去连吃饭住宿都成问题,靠着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他在北京闯出了一片天地。



你知道吗?兴隆集团董事长林恩强,十几岁就跟着父亲驾驶小舢板出没于马六甲海峡、泰国湾,收购鲜鱼,几次遭遇风暴,九死一生,挖到了第一桶金,如今他的企业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石油运输公司。

3



莆田方言说“勤勤做、俭俭食”,其中“俭俭食”,讲的就是莆田人俭朴的一面。

你知道吗?远东机构董事局主席黄志祥是莆籍新加坡首富,他从不接受电视采访和记者拍照,问其原因,他笑谈,说是他每天工作到深夜,都要到街头小店吃一碗面条,如果上了电视和报纸,就会失去这种自由和便利。

4

莆商家乡观念很强,事业做得再大、个人再富有,无论走得多远,也始终不会忘记家乡,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家乡发展。

你知道吗?李文正先生捐巨资长期支持兴办莆田学院,陈江和先生也向莆田学院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作了捐赠。正荣集团欧宗荣先生成功以后,就捐了1.2亿元支持家乡教育等公益事业。
“无木生材、无金生金、无钢生钢”
“阿冒”到中国质造
莆田商人创造了多少商业奇迹
却很少有人看到背后的辛酸
别用一棒子打翻一船人
我们既要正视事实
更要用行动来促进莆田更快的发展。
转发,为莆田加油!


    关注 莆田12580惠生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