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报错了我的高考志愿

 

报考标准难道不应该是:城市>学校>专业...



距离填报高考已经过去整整四年,四年前的今天花了5块钱去了一家网吧填报了自己人生中重要的高考志愿,今天同样是由于暂作休息在网咖中敲下这段文字。

大概在半个月之前,我在做陕西高校志愿填报统计分数线的时候,再一次看到了2013年陕西高考各校的分数线,对比了一下,自己当年竟然有那么多的高校可以选择。我曾一次次的向周边的同学朋友说当年自己最大的错误就是填报错了高考志愿。

2013年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几乎是带着所有的兴奋,真是仿佛所有的运气都花在了高考那两天的考试中。在无数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没有一次能够考过上一年的一本分数线,但是在高考中,从来没有及格过的数学蒙对了20分,考了人生中最多的一次115分。文综那年好像出奇的难,身边很多学霸同学只考了150分左右,我考了219。语文和英语那年是属于没有发挥好的科目,但是成绩出来之后,一直在班里垫底的我考了班级中的第四名,超了一本线30分左右。

清晰的记得那年高考,河南考生75万,理科生人数大概在45万左右,文科生在30万左右,自己的名次是全省3800名左右。也许太容易满足,因为自己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幸运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段时间只有兴奋,根本想不起来这个时候高考的提前批报考已经开始,心仪的几个大学也均有提前批,在报考结束后的某一天,班主任告诉我说,提前批需要到郑州做体检。这个时候自己心里无数个懵逼的表情不断闪现,这怎么还有体检!

于是就这样,我顺利的与心仪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提前批檫肩而过。后来心里想了想,只有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6个平行志愿当中。在这里我想说的第一点,报考志愿前一定要查看报考的相关注意事项,不要急。

1.

高考志愿的填报过程,其实就是考验你找准自我定位的一次尝试。优秀的人,比如说排在全省前几百的那些人,根本就不用怎么考虑他的目标高校,因为基本上所有的都是定的。更不用说高考状元,他们在国内的选择基本上就是清华北大,对于高考的报志愿没有任何的参照性。

在我四年大学中一直在与教育打交道的过程中,填报志愿的参照顺序应该是:城市>学校>专业如果你自己一直以来对一个大学都比较熟悉的话,也一直将他当成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比如我们在高三开学的时候经常会在班主任的指引下将自己梦想的高校写在纸上,然后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如果你的分数正好在你心仪的大学左右,那么第一志愿我建议就填上这所大学,前提是【你要对这所学校足够了解】。

举个例子,如果你之前关于这所学校的全部印象都来源于百度百科,那么我建议在报考之前去参照每年一些专业学术机构做的排名做比较,基本上参考的因素就是【学校所在地区是否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所在学校所属性质(比如211、985、部属院校还是地方教育厅所属再或民办高校】以及对于这个专业是否足够了解。

2013年报考的时候,我自己所想的全部都是自己一定要上一所政法类院校,专业就是法律。所以从提前批到平行第六个志愿,基本上填的都是五院四系中的高校,将郑州大学作为自己最后的一个志愿。现在想想,最大的错误就是我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于百度百科,殊不知百度百科中基本上都是自己学校来进行修改发布,所以你看到的全部都是好的,那些百年名校或者十几年前的名号,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所以兴趣梦想固然重要,但是建议在填报高校的过程中不如多参考一些资料,或者直接在百度搜索的过程中,一定要多拉几页,多看一些正面反面的以及民间的一些资料。如果有足够的资金,不如将毕业高兴之余乱七八糟聚会花的钱省下来实地去看下最适合自己去的学校。

2.

说到报志愿第一要素选择城市,这个基本上是显而易见的。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比自己所在城市发展水平高的高校,能上北上广同等级别高校尽量不要去偏远落后的地区。

其实这个原因非常简单,大学四年的生活结束后终归要回归到社会中,当你花很长时间去融入到一个城市中之后,你自己的视野和眼界必然有很大的不同。所有社会上比较先进发达的经济方式一定是从一线城市产生,比如说共享经济就是很好的说明。

其次再举个例子,很多有志青年的梦想都是在北上广,但是当自己该实习或者该就业的时候发现住房就成了最大的一个阻碍。如果你是在发达地区所在学校,实习就业的时候至少可以减少一个很大的阻碍,就是租房的压力。

可能在这里诠释的并不完全准确,但是大学毕业之后,终归要回归到社会。就业机会就决定你到时候的选择空间。所以一所城市带给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世界观和眼界的形成会成为你不可多得的一种财富,这也是很多人挤破头都要去大城市发展的原因。

3.

学校,是你接下来四年要生活的地方,也将成为你未来一直挂在身上的一张名片。为什么说学校的因素要大于专业呢?在一所学校中,学习氛围以及师资力量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未来的选择,你周边的人也会让你不用过多的去花精力去选择,因为很多人都和你一样。

有些学校,等你进去之后发现学风真的不怎么样,大学就成了养老院。比如说你去清华北大,身边的人都每天疲于学业,学分审核制度非常严格,你在宿舍逃课连个开黑的学生都找不到,这个时候你会做什么?当然,不只是清北是这样,对比所在城市排名第一的高校与排名第十的高校就能发现这个问题。

有的人可能会反驳说专业其实更加的重要,但是在学校里,除非一些提前批和艺术专业之外,无论你是学的什么专业,只要成功的踏入到学校中,你都是可以在大一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转专业。不转专业也可以,只要你自己定下目标,你完全可以跨专业去学习。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政法类院校,专业是新闻专业,但是很多同学要嘛是在大一学习很优秀转了学校中最好的法学专业,要嘛就是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后通过了司法考试,成功跨专业考研。这些都是例子。

再往长远的来说,等到你毕业了之后,很多人记得的就是你毕业于哪个学校,学校会成为很多用人单位的第一个选择。如果985、211高校和一般普通高校应聘者同时站在你的面前,你在短时间内会选择用哪一个人?当然我也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这些问题我也遇见过,生活中也有很多励志的例子,但是毕竟是少数。所以我觉得学校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

4.

实话讲,现在的高校教育专业性培养人才模式已经很少了,现在社会很多都是需要一些交融性人才,如果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经济管理非常擅长,那么他的选择一定会比只会英语的学生选择性更多。

为什么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强大需求,这也能折射到除了专业性研究人才外,社会的需求点以及自身发展生存所在。

并且,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我们目前高校专业所培养模式已经严重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请问有多少学生在大学的时候选择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中没有过一次实践的经历?学新闻的到毕业了之后反倒不知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撰写方式,这也是目前大学都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专业一定是与自己的兴趣所在,但是大家在报考之前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哪个专业,失去了兴趣之后,大学中的奋斗点也会下降很多。所以,很多学校设立了一些大专业,等第二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去自行选择专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的探索。

最后说一点,专业学的很好,但是很可能毕业之后你所学的专业与你从事的工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不能否定全部,因为你知识结构的建造就和你专业有很大的关系。

5.

今天同样是我中考结束的第七年,当时对于高中的选择只有几个,因为面对你的选择只有三所高校,顺其自然的就选择了最好的,因为我坚信学习环境可以给人很大的提升。

但是到了高考填报志愿,你会发现你现在面临的世界完全与自己所熟悉的世界不同,所以选择就成了一次很大的抉择。

高考中的大多数,生活的家庭和环境都没办法给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提供很好的引导,所以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靠自己去选择。但是面对选择之前,我还是想提醒各位即将报考的同学,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跳出原有生活的世界,找一块比较完整的时间,哪怕是网吧通宵熬夜去查阅,

好好对待你的高考志愿填报。


    关注 陕西学生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