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约下,这里的树一根都不能砍。

 

龙山县境内有30 多个村落环绕楠木,7 个以上存在占地超过3 亩的群落,如此规模的群落是罕见的。得益于土家族传统风水讲究,作为景观林的楠木得以保存至今。...



卷首
“像山那样思考”

“我喜欢一棵年轻的北美白杨,因为有一天,它会老去。”美国作家、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他那本反思自然、土地的畅销书扉页上写道。他对美国西海岸的红杉林充满感情,就像我们对龙山县湘渝鄂三省交界的楠木群落一样,这里的大树正在老去,同时老去的还有村落,及村落里的老人。

“这里的树一棵都不能砍,一棵都不行”,在严厉的禁伐条例颁布之前,村落周围的楠木林得以保留是依靠松散的村约及土家族村寨对景观林的需要,里面掺杂着古老的风水学与信仰。

龙山县境内有30 多个村落环绕楠木,7 个以上存在占地超过3 亩的群落,且树形高大,笔直,直径超过40 厘米的比比皆是,对于这种珍稀木材,如此规模的群落是罕见的。

龙山县为何有这么多楠木?又为何生在村寨周围未遭受砍伐?

在经过一段很长时间上的和平共处之后,楠木群落逐渐与土家村寨融为一体,有计划地砍伐与保育,让楠木与村寨同时存在了数代人之久,这里有“老不吃子孙饭”的传统信念,也有“树大近妖”的乡间迷信,不管是集体约束还是个人敬畏,在公管林之外,这里提供了一条自发保护古树群落的案例。

不过,在试图理解土家人如何对待树木之前,我想我们应该首先尝试像山那样思考。



龙山县围绕现在村寨周围的楠木群落经当地林业局挂牌已经禁止砍伐,即使在灯铺村有4棵被雷电劈死,仍然不准砍伐。

“龙山县有湖南省所有种类的楠木。”7月20日电话中吉首大学植物分类专家张代贵兴奋地说。作为湖南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湘西地区项目负责人,张代贵此前未曾在湘西乃至湖南省见过如此多而优良的楠木种质。

尤其是距离县城仅10公里的艾溪沟村闽楠群落,树高近40米,直径多40厘米,挺拔玉立,一柱擎天,少说也生了100年。如此原始的楠木林群落景观,让常年在武陵山区搞植物调查的张代贵也惊叹不已,作为湖湘地理植物分类顾问的张代贵建议, “你们应该来看看,绝对让你们大吃一惊”。



生在上老洞村天坑内的楠木从平地上望去像是拔地而起的蘑菇,非常壮观。

龙山县为何有这么多楠木?

“细叶楠、闽楠、桢楠、峨眉楠、光枝楠、湘楠”,7 月22日,在通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高峰万宝山的途中,吉首大学植物分类专家张代贵清点着龙山县境内发现的楠木种类,“全省分布的楠木都可以在龙山找到”。

加上当地老百姓呼为“鸡屎楠”的黑壳楠、利川润楠等,龙山县楠木资源丰裕。虽然黑壳楠、利川润楠分别属于润楠属和山胡椒属,严格来说不属于楠木,但从一个侧面说明龙山县的楠木树材真的很多。

龙山县为何有这么多楠木资源?

首先与龙山县偏远的地理位置有关。上世纪50 年代即来龙山采集标本的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学教授刘林翰曾最早深入这片湘渝鄂三省交界的偏远之地,当时雇了7 个背夫走了两天才到达仅距县城15 公里之外的桶车乡。而上世纪80 年代在长沙林学院读书的龙山县林业局副局长向祖恒当年来长沙要花3 天时间,乘坐经吉首转怀化的火车。

“龙山是湖南省最远的一个县。”与通道、江华距离长沙的距离差不多,向祖恒说。但偏居西北一隅的龙山,处云贵高原向鄂西交接处,境内山脉高耸挺拔,主要山脉有北部的红旗界,东北部的猛必界,东部的永龙界、曾家界,中部的洛塔界,西南部的八面山等,由东北向南延展,呈东、中、西、北山脉凸起,形成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向南开口的“勿”字形地貌骨架。海拔1200 米以上的山头就有353 座,让这片30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起伏不断。

7月23日开车去洛塔乡看细叶楠群落时,翻越1200米的洛塔界,山路盘旋陡峭,对面岩溶陡壁粉白孤悬,崖壁下是洞穿几十里而出的暗河,正是这些石灰岩遭受切割而成的河谷,湿润与温暖的气候,十分适合楠木的生存。

向祖恒认为,龙山正处于闽楠由东向西,细叶楠、峨眉楠由西向东扩散的重叠区,境内才会出现如此多的楠木资源。张代贵认为,中国的楠木资源多集中于川贵,而龙山正处于云贵高原向华中地区的过渡界,是喜马拉雅山脉植物区系向华中扩散的通道及走廊(尤其是洛塔乡峨眉楠的发现)。

也许在数世纪之前,楠木已循着纵深于峡谷内的河谷由云贵川迁徙而来,得益于龙山县山高路险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得以保存至今。

楠木生长缓慢,尤其以被誉为金丝楠的桢楠、闽楠、细叶楠等属大型乔木的木材最为珍贵。历史上,中国南方,尤其是华南、西南是产楠木的历史地区。但经过数朝代砍伐,楠木资源已日渐枯竭,楠木生长缓慢,逾百年方能成材,“这种稀有木材是砍一棵少一棵”,张代贵坦言,而龙山县数十处楠木群落保存完整,树干粗者(位于龙山县茄坨村庄房湾)达1.2 米胸径,3 人合抱不过,可能是湖南省境内最粗几根楠木之一了。



7月23日下午褥热难解,向娭毑从寨内细叶楠群落下走过,其背后有4株在几年前被雷击已枯萎的细叶楠,仍未遭受砍伐。

土家村寨公共地,楠木林避难所。

3 天的梳理,9 个村庄的调查,发现龙山境内保存较好的楠木群落扎堆围绕在以土家族为聚落中心的村寨周围。如洛塔乡的灯铺、上老洞寨内的细叶楠群落,火岩村的桢楠群落,艾溪沟与茄坨村庄房湾的闽楠群落皆与村寨合二为一,火岩村的桢楠群落已伸至村民屋顶,压坏砖瓦,却不得随意砍伐。

在严格的禁伐令出台之前,这些楠木是如何保存至今的?

7 月23 日下午,顶着烈日,来到乌龙山村那棵生长超过90 年的楠木旁,76 岁的郭娭毑记得她16 岁来夫家做媳时这棵树只有半尺粗,大她3岁的男人给她讲是其祖父栽下的。

一者为夏季闷热的山谷遮挡阳光,提供纳凉之地,二者,新起屋舍,屋前立树有固风水,定宅基之意。

这棵在郭娭毑记忆中起初只有半尺粗的楠木,如今的胸径已超过50 厘米,成为乌龙山楠木群落的种树,依靠飞籽成林或鸟兽的搬运,它的子孙在屋后的山坡上开辟了一方领地,并不断蔓延,经过几十年的生长,林冠层逐渐闭合,林下郁郁葱葱的楠木苗得到“长辈”们的庇护亦可以肆无忌惮地生长,贮备下一阶段的群落主力。

乌龙山村的楠木群落只是沿途9个村庄中之一角。距离县城仅10 公里的艾溪沟村有被张代贵惊艳的闽楠群落,其秀拔绰约的身姿与笔直的身材,只能让人昂头,踮起脚尖,细细地看。从稠密而高耸的树冠丛穿刺的阳光雨点般洒在沟底的灌木中,底层,距离树冠40 米的地方,是闽楠家族孕育的下一代小楠木。不得不说,这处闽楠群落的出现,着实让人联想在上世纪50 年代,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学教授刘林翰进入龙山县的初次体验,一定被这片原始而未经开发的亚热带阔叶林惊艳到。

上世纪80 年代放开的木材砍伐政策,几乎毁了各大山头的树林,这其中包括目前市场价值每立方3 万块的楠木,以烧炭的方式,简单而低廉地砍掉河谷、山坡地里的大部分木材。生在村寨周围公共地上的楠木林,或是村民移栽,或是以景观林、风水林的姿态入驻村寨,由于受到村约等约束得以避难。反观那些被视为无主之地的荒野丛林,楠木则遭受盗砍盗伐,几无所留了。

虽然大儿子与小儿子都已搬离祖屋,男人也去世多年,但郭娭毑依然固执地住在吊脚楼里。每日高耸的楠木为她遮蔽了大部分阳光,她搬一把椅子坐在树下,看来来去去的车子,与同寨的娭毑叙往日时光,这棵老楠木似乎成为她生活中难以割舍的部分,尽管两个儿子都在积极地向林业局报批砍了这棵树,再起一座房子,不过在郭娭毑面前,他们是很难打这棵树的主意了。

一棵楠木的背后往往有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隔空相望,是岁月的磨砺与执守吧。



龙山县村寨周围的楠木群落资源分布图。


    关注 湖湘地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