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王韶康:爱拼才会赢

 

中海达的小伙伴们,趁现在,宜:勇敢拼搏,忌:追悔莫及...



爱拼才会赢



发表于明天前王韶康

查看:18500回复:135

在王韶康的记忆里,2006年,2009年,2011年,这三年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三个节点。

2006年,王韶康高中毕业。

2009年,王韶康进入中海达。

2011年,王韶康前往中海达贵阳办事处。

面对三个节点,如何将未知的挑战化为成功的机遇,这是刚刚人过三旬的王韶康所要告诉我们的。



误打误撞进入测绘行业

2006年的高考之前,王韶康还是一名学画画的艺术生。临近高考,他却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参加文化班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尽管王韶康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三本线,但在考虑家庭经济负担情况下,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所大专学校——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看似这是一个迫于生活压力而做出的让步,但在王韶康的人生中,这却成为了他人生道路上迈出的第一大步。

他记得当初选专业的时候,是听取了自家一个在家乡交通局做公路测量的亲戚意见后,选择了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专业。但在他真正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很辛苦。“我们那届学生很特殊,我们在学校的时间就一年,其他两年都在外面实习。”

2008年夏天的西双版纳,王韶康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四人一小组,每个人负责一个村委会,对所有的林地、水田地、茶叶地、旱地进行界限普查。每天六点出工,天晴上山,落雨下田,穿着长期湿透的鞋子每天却要行走30多公里的山路。吃的最多的是随身携带的干粮,只有晚上才能回到村里吃到一顿饱饭。

山上的每一块田地都布满了王韶康的脚印。除了每日大量体力的消耗,湿热的天气里蛇和蚂蝗也让人头疼。有的时候,晚上回到村里王韶康才发现自己的背后已经吸附着三四个蚂蟥。他身上因蚂蟥留下的疤痕在参加工作后三年才渐渐消去。

就在这样“十步一条蛇,五步一地蚂蟥”的环境下,王韶康在两年大专实习期间,总共测量了三个村委会,十几个生产大队,面积达到数十平方公里。

把根扎好才能枝繁叶茂

2009年,即将毕业的王韶康迎来人生第一份工作机会。

“我进中海达实习也有戏剧性。”临近毕业,王韶康一直以来的规划都是往省外发展。因为班主任和他说有一家广东公司来学校招聘,所以他参加了中海达的面试,第一次遇见了中海达昆明分公司总经理罗国良。

在了解中海达在昆明也设有分公司后,结合了自身的家庭情况,通过面试后的王韶康决定前往昆明分公司实习。

来到中海达昆明分公司的第一个任务,王韶康就醉得不省人事。“测绘人晚上都要喝酒。”想起当时在昆明的实习经历,王韶康脑中只能想起一句话,“一是很辛苦,二要喝很多酒。”尽管在实习期间头一晚就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一大早王韶康仍然需要一个人去跑点,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没想到会待那么久,这一待就是七天。”只带了一套衣服的王韶康,在第七天项目结束后,第一件事就去了最近的市场买了一套衣服和一双鞋子。

王韶康在昆明分公司待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段时期,王韶康成功地将一个个意外的挑战变成自己进入测绘行业的“敲门砖”。

“我在刚到昆明分公司的时候,心里其实没想过怎么把业务做起来。”当时王韶康的心里只想着两句话:“别人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别人给予我的,我并不需要。”这两年里,拿着每月七百块实习工资的王韶康就靠这个信念,咬牙做完了一单又一单。

结束实习转正后做销售的王韶康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去每一个地州拜访客户,密度一定要比别人广,频率一定要比别人多。

当时王韶康在昆明分公司负责的地区主要是西双版纳、楚雄、思茅、昆明五华区、昆明官渡区等地。每当他去西双版纳拜访客户时,为了铺开拜访密度、节约时间,王韶康在星期天的晚上坐车出发,这样星期一的清晨他就会抵达目的地展开拜访工作。王韶康会随身带着将近二十斤的彩页,一个县一个县地上门拜访。如果晚上才到县城,他就会选择利用晚上的时间,四处逛逛以了解当地的地形和各个单位情况,这样第二天就能节约在路上的时间,提高拜访的效率。

“这个东西就像树一样,只要你的根扎得足够深,枝繁叶茂只是时间问题。”由于前期的四处奔波,王韶康积累大量的客户源,第二年他的业务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昆明的第一年,他做了80多万元,拿了集团的销售新人奖。第二年,他的销售成绩达到近200万元。

打好翻身仗,赢得新财富

“因为我在昆明第一年做得好,被选为销售新人。那个时候成都分公司总经理谢志海问我,愿不愿意去贵州。我想着可以更多锻炼下自己,就去了贵州。”2011年3月8日,王韶康来到了贵阳办事处。

尽管中海达早在2009年就进入了贵州市场,但在王韶康来到贵阳的那一年,由于代理商的组织架构出了问题,贵阳市场经历了最为惨淡的一年。整个2010年,贵州地区的业务只有200多万元。

王韶康就像是大战之前被委以重任的将军一般,开始了他在贵阳办事处虽然艰难却一步步前进的奋斗历程。

“我过来的工作就是要成立办事处。以前我在昆明是做业务,来贵阳就要转移工作重心。”初期,王韶康在贵阳就办了三件事,一是找办事处办公地点,二是负责对接渠道商和产品推广,三是从2011年开始组建团队。

一条路上第一个走的人,自然会遇到更多的绊脚石。刚刚来到贵阳,王韶康就遇见了两个问题。一是作为外地人,人生地不熟,找不到适合的办公地点;二是刚来找不到客户,无法进行业务对接。幸运的是,“过来以后,谢总就给我明确了工作,是集中跑水利普查项目。然后他给了贵州代理商的电话,就这样一步步开始跟代理商打交道。”

在来自各方面的帮助下,王韶康通过配合代理商,解决并梳理好渠道历史问题,至此办事处走上了正轨,开始正常出货。2012年,贵阳办事处做出了700多万元的业务成绩,2013年达到1821万元(包括中海达在内所有业务),业务范围从2011年局限于中海达产品到2013年涵盖了三个品牌的业务。

回忆起从2009年进入中海达,再到如今已经在贵州市场做出一番成绩以来的八年时间,王韶康感慨道,虽然在播种的时候十分辛苦,但也有秋收的喜悦。

“收获的更多是无形上的资产,主要是在自我涵养上的提升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平日与行业人士打交道,心理素质和言行举止也能得到锻炼。为了与客户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王韶康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热点话题,方便第一时间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为人处事上,王韶康逐渐形成了粗中有细的处事风格。通过观察客户的言谈举止及办公室布局,推导出他的喜好。

谈及未来,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三年目标,“第一争取办事处升格为分公司,第二既要做好常规客户,也要做好工程。”

如今,已经毕业8年的王韶康,在回顾三年高职教育对自己影响时,他总结了三点。第一,要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觉悟。学校组织的生产实习,客观环境与工作强度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第二,团队协作与配合重要性。在校期间参加的两次生产实习时,小组长的我在做好林改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跟村委会和林业局协调对接工作,这给自己积累了对外交流经验。并且小组内部人员的生活、工作安排也给自己积累了领导团队的经验;第三,理论与实践还是有差距。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需要很好的结合,要满足生产单位的用人要求,要与时俱进。三年高职教育经历,让我更懂得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意义,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过去,王韶康曾一次又一次将挑战化为上天赐予的礼物。

未来,他将更加从容应对接下去的机遇和挑战。


    关注 中海达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