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 生活反哺科技 ——杭州大众创新讲堂第33讲在“青科汇”举办

 

江南初夏缠绵的梅雨,挡不住创新创业的热情。由杭州市科协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和杭州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



江南初夏缠绵的梅雨,挡不住创新创业的热情。由杭州市科协主办,杭州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和杭州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杭州西子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协办的“杭州大众创新讲学堂第33讲”于6月25日在“青科汇”开讲。



活动围绕“科技改变生活,生活反哺科技”这一主题,由青年科技创业者、全国知名的36氪互联网众创空间杭州站负责人刘文博担任主讲嘉宾。她以从事科技产品创业的亲身经历、运营杭州众创空间的真实案例,结合最前沿的科创理念,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带来了一场科技改变生活的知识盛宴。



刘老师首先从大家熟悉的工作生活出发,详细描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对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的重要性。当前,移动宽带、LBS定位技术、即时通讯软件和移动支付已经是重构现代城市生活形态的基础性元素,这几项技术高度集成在人手一部的手机里,使得我们“7X24”地接触网络。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物、人与金钱都难以分开,这种高度的整合使以前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以购物为例,过去人们知道了要买的东西之后,需要比较不同品牌的商品,然后花费较长的时间和体力成本去商店购买。如今,人们不仅能通过手机一键购买,新技术更能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高新科技,主动预测人们的消费需求,然后在适当的时刻、适当的场景,以个性化的产品组合和定制化价格把产品推送给对应的消费者。因为,当人们接触的信息是个性化的时候,不仅不会产生信息厌倦,而且更容易产生新的消费动机,从而刺激购买。



在互动环节,有听众提问除了大家熟悉的网上智能购物,还有什么新技术能显著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呢?刘老师以她的学习习惯为例,介绍了新兴手机APP对学习方法的优化。过去,记笔记是一种高能耗的活动,不仅要求良好的记录习惯,更需要一定的书写和手绘能力。这给记笔记提高了门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相当于一台电脑,可以安装操作便利的笔迹和绘图软件。这些软件通过智能推演,自动为记录的内容分类,并链接网上相关的背景知识。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完成了大部分重复的、耗费体力的、非智力密集型的工作,让使用者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吸收知识上,软件解放了大脑,提高了学习效率。现在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高效学习者。



那么,生活又如何反哺科技?刘老师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科技进步的关键,更是众多创业者寻找新机会的路径。在她看来,真正从事新技术研发的人是少数。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应该投入到寻找人们需求和创新的场景上,通过观察日常行为寻找可以通过科技提升效率的关键点。然后把关键点上人的行为以应用研究的方式转化为科研计划,最后实现创新。以尖端医疗为例,心血管支架可以说是最精密的医疗器械。但是,它并非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做出来的,一线医生手术过程中需要把血管扩张,于是灵机一动参考雨伞的自动撑开机构,发明了心血管支架。这个临时支架启发了实验室人员,然后在产学研三方配合下研发出来。可见,科技创新的源泉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环境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可通过认真观察生活,记录人们的需求,以人为本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活动中,刘老师还回答了各种提问。归结起来,她认为科技和生活互相影响,互相改变;把二者割裂了,人类社会都不会有现在的高速发展。现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都认为杭州市科协举办的青年科技创新社区“青科汇”,定期举办 “杭州大众创新讲堂”,为广大市民打开了了解科学技术的窗口,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师益友。(俞梁)



 
 


    关注 青科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