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杨眼镜”是怎样练成的?

 

文林凡有一本书叫《钢铁是怎么练成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就像昆明很多渔具店里放着的“杨眼镜”饵料一样,才入行...

林凡

有一本书叫《钢铁是怎么练成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就像昆明很多渔具店里放着的“杨眼镜”饵料一样,才入行钓鱼的新手大都会对这个“怪异”的鱼饵品牌名字纳闷?怎么鱼饵会取个这样的名字呢?

其实“杨眼镜”饵料在钓鱼届小有名气,那云南的“杨眼镜”是怎样练成的?



杨再华,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钓鱼人,不论是黑坑、野钓甚至竞技钓场上,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永远带着一顶草帽。他就是“杨眼镜”饵料的创始人。

因为脸上那幅文邹邹的眼镜,被大家取了个“杨眼镜”的绰号,也因这个绰号,成就了一个本土钓鱼行业里耳熟能详的本土饵料品牌。



很多爱钓鱼的人,无论酒糟还是青包谷,几乎都有自己做饵料的经历,但很少有人能像杨再华这样执着。

回顾“杨眼镜”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莲花池开塘垂钓,“好像是昆明第一个意义上的黑坑吧!”杨再华边回忆边说。

当时的杨再华背着鱼杆,带着自己做的饵料成为那里的常客,良好的钓鱼战绩引得很多钓友围观,一些钓友也时不时要点他的饵用用,看看有什么不同,有的甚至还会尝尝……

时间一久,用的人开始多了,于是大家就干脆叫杨再华多配点“合多少钱,我们照付!”



能得到钓友的认可,当然是杨再华最高兴的事,在忙着钓鱼配饵的时候,他也对饵料研究实验的程度也更痴迷。“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也没有什么网络,除了钓鱼的古谚语外,我都在研究实验。”

“当时我的状态是白天上班晚上钓鱼,配饵全靠挤时间,每天都在想,鱼爱吃什么”,杨再华对“杨眼镜”的前世今生记忆犹新。

“一开始,饵料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很多时候几天都钓不到一条鱼,我就在家里研究,到处打听,那时的饵料里要配中药,丁香、虫草鸡精、茴香,听到这种配方好,就买来试,听那种好就配来看,不断改良,直到钓到鱼为止, 有时候一个月光买这些中药配料,就能花掉4000多块。晚上配了个新配方,总想早点知道效果,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凌晨3点钟爬起来去钓鱼。实践出真知,‘实践-调整-实践-调整’的状态持续了3年,“杨眼镜”从1.0时代逐渐发展到5.0时代。”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杨眼镜”。杨再华摩托后厢里的饵料也越来越多,20公斤、25公斤、35公斤……“那时饵料主要就是骑摩托去各个鱼塘给钓友,再钓会鱼。因为很多人看我钓得多,就知道饵好用,有时候一摩托卖完了,我只有让别人帮我钓着,又回家去取。”



一来二去,“杨眼镜”和他的饵料开始有了名气,“后来我索性就用杨眼镜来做我的饵料品牌了!”

谈到杨再华的成功经验时,深吸一口烟的他告诉我们:“就是坚持不懈!如果没有我当时的执着和坚持,就不有骑着摩托车带着二三十斤饵料穿梭鱼塘边的我,更不会有现在每月4-5吨销量、销往省内省外等地的杨眼镜饵料品牌!”

“当然这也和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采访中杨再华的妻子高大姐也静静地坐在旁边,思绪似乎也回到了从前……

后来我们才知道,现如今的“杨眼镜”在昆明已经遍布60多家渔具店,每天150多公斤的销量让杨再华的厂房扩大了好几倍,就连北京、缅甸也有了“杨眼镜”饵料足迹。



对于“杨眼镜”饵料的名气,杨再华却不太以为然,虽然两个小时的采访,聊得最多的是刚开始钓鱼做饵的经历。然而,杨再华一再跟记者强调:我的钓鱼技术也不差的,虽然没取得太多的名气,但是我也是拿过奖得过名次的。



采访中,杨再华也一再地把他那顶标志性的草帽脱下来,草帽带子在晒得红里透黑的脸部皮肤里已经勒出一条深深的痕迹,“看,这也是我练功的佐证,还有,你看我的手,”看看杨再华伸出的右手,几个明显的黄色老茧醒目地在告诉大家,这只手已经拿了多年的鱼杆……

采访手记:

我们的高小编总是这么心急,采访还没结束,就忙着问饵料“秘方”……唉!可能这也是钓友的通病吧。

对于的“杨眼镜”品牌,虽然现在只是起步,但我们希望能像云南其他本土的品牌一样,做成耳熟能详的老字号!

云南钓友联盟 yunnandiaoyou

一个倡导钓德文化的自媒体,我们推崇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布信息,请联系我们——微信电话同号:18083818124


    关注 云南钓友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