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两门老师教不了的课——周国平对话女儿啾啾

 

大学有两门老师不会教的课程:x0a看课外书、写日记。...

你即将要进入大学了吗?


文章字数:2772字



阅读时间:10min

文:周国平

转载自公众号晚安书架(GoodnightBookcase)
当兴趣与职业发生冲突,
首先应解决生活问题。
 啾啾 我现在非常热爱戏剧,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并不一定会这么顺利,如果我的兴趣最后与我的职业发展非常冲突,并不能满足我生活上、物质上的要求,那我应该怎样选择?

 周国平 :我觉得首先在你现在这个年龄,兴趣还没有非常定下,可能目前你很喜欢戏剧,但你具体的兴趣点的变化完全是可能的。

我想可能到时候会有这样一种选择,譬如说你可以找到一种职业,那个职业可以让你生活得比较好,可以解决你谋生的问题,戏剧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时候怎么选择?如果是我的话,我就先解决生活问题。

因为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喜欢,这个东西仍然在那里,不会消失,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你是可以让它继续生长的,但你不能等到那一天,到那一天之前你怎么生活?你还是要生活的。

如果你做你喜欢的行业、做感兴趣的行业,做这件事情生活会比较差一点,但过得去,换一个行业生活得会稍微好一点,差别有一些但不是太大,那种情况下,我想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行业,生活稍微弱一点但你也可以接受。

现在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才华寄予希望,希望他们做不一般的事情,学文科的,学哲学的都很多,但一旦毕业后,父母有财力有关系的,大部分都去搞金融了,这种情况非常多,这和去当哲学教员完全不能比。

这种情况下你怎么选择?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一个行业可以赚很多钱,另外一个是过得去,但自己喜欢。

 啾啾 :作为一个现在还在你们庇护之下的孩子,我现在肯定会选择去做跟自己兴趣更相关的职业,但并不能保证过十年之后,见识社会的残酷现实之后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我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我的兴趣,做它的时候会更有激情,也会更努力更勤奋,这会保证你在行业里也是比较优秀的人。但如果你做完全没有热情的事业,如果专门为了赚钱去搞金融,那我可能是金融行业里非常普通的人,可能反而和当初选择理想道路的经济结果差不多。所以还不如赌一下,做自己快乐的事,毕竟自己的奋斗也更有意义。

 周国平 :挺好的,我是支持你这样做的。

哲学对人的影响在于,
它提供了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念。
 啾啾 :我选择了一门哲学选修课,哲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它跟其它的人文社科学科有什么区别?学习它之后对你的影响是什么?比如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或政治学,与学习这些学科对人的思维或其它方面会有什么差异?

 周国平 :哈耶克说过……你知道,他是英国籍,但是是奥地利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一位很伟大的思想家。

他有个观点,他说哲学的影响是最大的,哲学提供了一般的观点,对整个世界、对整个社会怎么看,这个最基本的观念是哲学提供的,通过一般观念去影响各个门类,又通过这些社会科学去影响大众,影响你的社会。表面看来好像哲学不是直接和这个社会发生关系,但实际上终极的影响来自哲学。

我的理解是这样,实际上哲学提供的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任何学科,比如你对艺术感兴趣,或者我们对社会感兴趣,它提供两样东西,一个是你的模式,怎样去分析问题、看问题,这样的思维方法有没有模式支持;另外是提供价值观念,人类应该怎么发展,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应该捍卫的,比如一些普世价值,公正、平等,这些东西都是哲学提出来的。

从这两个方面,哲学影响了各个门类。

我倒不一定让你去学哲学,但如果你对哲学感兴趣,多看点哲学方面的书籍我也是很乐意的,要不然我觉得你小时候的哲学天赋就浪费掉了。

你去看我写的《宝贝,宝贝》,她小时候4岁、5岁、6岁提的问题,真是一般小孩提不出来的。我想这不是偶然现象,这是你基因里有的,我说的“基因”是比喻,不是我给的,是老天给的,因为精神上的基因不是父母影响的,一定是老天给你的。这个东西如果发展得好,对你干什么都有好处。

戏剧也是这样,那些大戏剧家其实都有哲学的底蕴,包括你现在喜欢的戏剧家,也有哲学底蕴。戏剧是认识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一点上和哲学是共通过。

大学有两门老师不会教的课程:
看课外书、写日记。
 啾啾 :爸爸,你觉得上大学对一个人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或者能带来什么最有意义的经验?从你的经历来讲,以及你对我有没有什么期待?

 周国平 :我自己回忆我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我上的北大,我上学比较早,刚满17岁就进了北大。那时候懵懵懂懂的,但下来以后我觉得大学最重要的,对我后来走这条路最重要的是两件事,在大学有两门主要的课,这绝对不是老师上的,一门主要的课就是看课外书

其实我不能算是个好学生,上课时我经常不听老师讲,能逃课就逃课,小课不能逃,大课我基本都逃了,几百人的课,老师也没法儿点名,小课基本是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看自己的书。大量的时间我都是用来自己读书,我是哲学系的学生,但我看了很多文学,小说、诗歌都读。

从这个我觉得我得到了什么呢?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这样一种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一种自学的能力我觉得人和人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优秀不优秀的区别就在这里,你有没有自学能力。

一个人是一辈子都要学习的,我跟你讲,在大学你再用功,学的东西都是有限的,能看的书也是有限的,但如果你在大学具备了按照自己的兴趣、方向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给自己开书单,我要看哪些东西,一步步往前走,有了这样的能力,那我想真的是前途无量。真的,人是要一辈子学习的。

最后的区别是什么?有些人离开学校以后他再也不学习了,最多上个什么培训班,那完全是被动的学习,但有些人是始终在主动地学习,这种能力是在大学打下的基础。这是我的一个收获。

还有一个收获,我另外一门主课是写日记,我非常重视写日记,从中学开始我就非常认真地写日记了,真正往前追溯,其实我5岁就开始写日记,我5岁时上小学一年级,会写字了,那时候我开始自发地写日记,一开始挺幼稚的,当时我父亲经常带我去他同事家里作客,拿出糕点给我吃,我当时想,今天吃了以后忘了不就白吃了吗?我要把它留下来。所以我就弄个小本子,哪天哪天吃了什么,隔几天翻出来看看,心里满足得很,我觉得都留下来了。

当时我有一种意识,你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流逝,我一定要以一种办法把它留下来。

后来我通过写日记留住了人生中好的滋味,这种好的滋味就是我在人生中的经历,在这些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最重要的,其实你学什么东西,最后所有学的东西,尤其是文科,都要通过你内在的积累发生变化,这种积累不光是读书,你自己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我怎么样把这些感受留住,写作是个好办法。所以写作不是作家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灵生活是重视的,你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写作,为自己写,当不当作家真的是很无聊的事情,无所谓的事情,重要的是为自己留下这个财富,而且你这样做的过程中实际上你就形成了一个习惯,你会关注自己的心灵生活,你会注重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把它吸收进来、积累下来,这个过程我觉得是一个人内在财富积累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你有这样的积累,干什么都不会差。

>>>>

作者简介

周国平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著名学者之一。

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 ◆
预售期间下单购买《写字的力量》
即可获得日本进口百乐可擦笔一支,
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颜色随机配送。




编辑:静静


    关注 左右青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