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冲突和甜腻?好节目就是要观众为“剧情”买单

 

不怕你戏多,就怕你没戏。...



最近微博和朋友圈都被两档节目给霸占了,前有薛之谦在《明日之子》直播过程中质疑节目组晋级规则而摔掉话筒愤然离席,直播暂时中断;后有《中国有嘻哈》PG ONE在现场diss了所有选手。

而此前《奔跑吧兄弟》也因为林心如在手撕鹿晗的名牌时,同一个动作,两个机位的镜头却用了不同的手去撕,被网友戳穿;当然最出名的还属《中国好声音》上那英卷发与直发之间的瞬间变身,当然那英的头发和林心如的手无疑是剪辑失误造成的演出事故,但是薛之谦摔话筒和gai撕PG ONE也是一出偶然的播出事故吗?舆情官认为,未必。

从真人秀走向剧情式综艺,好看吸睛就是王道
正如《中国有嘻哈》总导演车澈所言,“一部电视剧有很多人物,他们中间有恩怨情仇各种故事。《中国有嘻哈》当然是存在比赛逻辑的,但我们是以比赛为载体突出的是这些选手和制作人一路走来发生的各种故事。比赛是我们的底层逻辑,只不过我们的剪辑和后期呈现是以电视剧的方式呈现,所以我们称它为剧情式真人秀。”



在去年11月孙杨曾经在微博爆料,本想在真人秀《真正男子汉2》中做自己,却被忽悠,而他很反感用“演”的方式录节目,一时掀起风波无数;首届《中国好声音》冠军梁博也于同时段在《天天向上》节目中接受汪涵采访时爆料,当年节目组写好发言稿让他照着念;张智霖也曾对《一路上有你》给他的好男人和妻管严人设表示不满;赵丽颖还在接受采访时坦率地表达了对“演”真人秀的不满,“我以前觉得上节目挺好玩的,上过之后才发现拍戏是让我最自然的事,因为不管怎么上真人秀,始终都会有一些安排、一些剧本。”

从故意隐瞒剧情到公开宣传剧情式真人秀,这中间除了制作团队的不断试水和宣传重点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观众态度由抵触到接受的转化。在此之前不仅是国内的观众甚至艺人对真人秀都存在理解误区,以为真人秀就是秀自己,让观众看到明星最真实的性格,只突出了对“真”的心理诉求,却忽略了“秀”这个字背后所蕴含的综艺节目最底层逻辑:戏剧性和冲突性。

当综艺节目失去冲突和故事线的时候将导致节目变得平淡而难以产生对观众的吸引力和附着力。同为脱胎于韩国TVN电视台《花样姐姐》的大型明星自助远行真人秀节目,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和东方卫视的《旅途的花样》,却在内容上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花儿与少年》从第一季走到第三季始终是一部“大小矛盾制造机”,并借此不断登上热搜榜,而《旅途的花样》就承袭了原版的和和气气,但也因为过于平淡而被观众吐槽情节拖沓。
即使是真人秀节目,想要让观众在1-2小时里坐下来收看一档节目,没有完整的故事线,甚至戏剧冲突,观众很难顺畅地看下去。不断被中国综艺节目模仿的韩国真人秀也是如此,连同一向被评为敬业的韩国艺人也早已达成共识即真人秀是要尽最大努力去取悦观众。
最好的“剧情”就是不断更迭的新“剧情”
正在热播的真人秀《极限挑战》总导演任静就曾经坦言:“剧情化综艺是大势所趋。节目录制时,会有提示信息,但绝对没有剧本让演员照着演。”对于只求”好看“的观众而言,只要综艺节目设计得足够巧妙,即便明知道有剧本痕迹,也依旧是买账的。

比如剧情类真人秀《我们相爱吧》从第一季的石榴夫妇到第二季的宇宙CP尽管很多观众在节目之后都已经明白了这个节目所设定的”两个艺人从不熟悉到熟悉,从尴尬和疏远,到后面的相互了解、默契”的“套路”,但即便如此还是会陷入到第三季的无尾熊CP粉中,不可自拔。这就是“剧情式综艺”的魅力,这和观众乐于“追”剧的心理诉求是相通的。毫无疑问,这种剧情真人秀为疲态尽显的中国综艺带来了新鲜感与生命力。
《中国有嘻哈》一路创下了网综最快破一亿和两亿点击量的历史,作为一种主打“小众”音乐的音乐真人秀节目,在开播之初《中国有嘻哈》并不被看好,但通过嘻哈题材作为切入口,并在12期节目中设计了13个主题和场景,并且每期片尾留有悬念,通过剧情式真人秀的剪辑手法,以环环相扣的剧情设置进行推进,吸引了更多年轻用户的关注,就此成为今夏当之无愧的爆款网综。

 

当然剧情式综艺还是与电视剧不同的,与电视剧的完全虚构不同,剧情式综艺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真实发生的,但主要是通过剪辑实现强化,从而提高可看性。
不过无论是《花儿与少年》还是《极限挑战》,从第一季的万人空巷走到现在,已经不复当初的盛况,就像《中国好声音》到如今已经呈现出苦苦挣扎的景象,可见只靠一个单一模子的“剧情式套路”也是难以改变审美疲软这一弊病的,只有不断创新“套路”,方能避免灭亡的可能。


    关注 金牌舆情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