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写在“后记”后面的话》1.

 

《太行知青魂》终于出版了,历时14个月的辛苦劳累,像影子遇到阳光一样便立即消失的不知去向,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忆和遗憾。就像一个产妇看到自己新生婴儿不够白胖时那样,会后悔当初怀孕期间没有好好地吃补品。然而……...



感谢您关注晋城紫溦堂微信公众号2016第79期(总第105期).

写在小说《太行知青魂》“后记”后面的话.1.

文/赵 欣

《太行知青魂》终于出版了,历时14个月的辛苦劳累,像影子遇到阳光一样便立即消失的不知去向,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忆和遗憾。就像一个产妇看到自己新生婴儿不够白胖时那样,会后悔当初怀孕期间没有好好地吃补品。然而,在写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所遇到的更多的是感动,是来自我忠厚的文友及老师们的支持。

本来还有更多的话要写到书尾页的《后记II》里去,考虑到印张有限,如增多几页纸张的话,合作者就又得增加印刷费用,为了各方满意,所以因陋就简,许多话便直接删除省略。好在还有“紫溦堂”这个微信平台,正好可以弥补一下我在执笔创作这部小说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和体会。

一、当我写到女知青张秀梅书法水平高超的时候,就想把她描写成一个会左右双手同时开弓挥毫狂草的奇女子,并且已经按照这个思路写了不少文字,后来又思虑到她的性格应该与狂草差距甚远,便决定换一种字体,那么她应该是擅长哪种字体呢?我那一刻突然感觉到写小说真难啊。

写过小说的人也许大多能深切体会到,一部小说就像一部百科全书,作者似乎应该什么事物都懂一些才行,笔下才能写得这个或那个事情都像那么回事。而实际上我对书法是一个盲区,平时只看别人的书法好,却要在小说里把它写明白说清楚究竟是如何的好,又是多么的难。于是,我只好翻了许多网上的书法作品图片来寻找灵感,并找来了许多不同字体的书法样品作比较,想选出赏心悦目的那种作品来适合张秀梅这位女孩子气质的字体来,但哪种是最适合张秀梅气质的字体呢?凭空想象了一大堆也不得而知。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来自己身边有许多书法家协会的老师,何不去向他们请教一二呢?正好城区书协主席郭秋林先生微信在线,我就把我的问题忐忑地发给了他,告诉他,小说里有个女二号(或者是女一号)人物,我想把她描写成会双手同时写书法的女神,但不知用哪一种字体合适为好,特向他请教。

当我还沉浸在自己编写的小说场景里沾沾自喜时,郭秋林主席在微信那头回话道:“赵欣啊,你可千万别这样写啊!双手同时写书法可不是什么好描写,你书里是要写一个特正点的女孩子嘛,她又不是什么江湖人士,还是应该规规矩矩地把人物写成正常的单手书法才好。至于是什么字体,我赞成你之前和我说过的行草或者行书,这两种字体都没有问题。

听了郭秋林主席的建议后,于是,我就在小说初稿里把张秀梅写成了具有祝允明风格的行草能手,后来在N次的提炼中,又担心祝老先生万一不是行草风格的代表那可怎么办。当下弄不准的事,还是别往书里写吧,我便慢慢的把“祝允明”三个字给涂抹得差不多没影没踪了。现在,大家在小说里看到的张秀梅便成了一位稳重、低调、娟秀、温柔的且只会一只手写书法的女知青了。

二、当我写到男一号赵晋成同志回祖籍良户照顾生病的母亲那节内容时,又被一个问题给卡住了。原因是我不敢确定赵晋成在村子里魁星楼前碰见的村干部是应该被称作“村长”还是“大队支书”或是“村革委会主任”,因我不知那个年代的村干部都是怎样的称呼。我不由得又一次想起了我那可怜的老父亲,他薨殒太早,使我又一次在这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深夜,在乍暖还寒的紫溦堂里满肚心事难以将息,如果他还在世,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了。为了不要闹出笑话来,我专门给一位知识还算广博但已多时未曾联系过的老兄水哥打电话求教。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六七十年代,村里的建制应该是人口多规模大一点的村叫大队,小一点的村就叫小队,赵晋成的老家良户应该比较大人口多,小说里可以称该村干部为“大队支书”。我思忖了一下,也对。记得我儿时的生活地是晋城县城里的一条“小东关”,隶属于“驿后街”上的 “晋城市建国市民大队”管区。不同的是,我是城里的“市民大队”,他是乡下的“农村大队”。于是,我把小说里的“村长”称谓调整为“大队老支书”。

三、在写知青们准备出发下乡前临走时的那个誓师大会场景时,原先的台词是这么写的:“干部站在主席台上向台下的学生们挥动手臂,激动地振臂高呼,青年学生们,我们要为伟大的祖国富强起来而奋斗,为山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奋斗!”在每次的审查中,我都会有下意识地犹豫,似乎哪里不妥,但一时又不好说。直到快要定稿的最后一遍时,我下定决心把这个犹豫解决掉, “当时那个年代的讲话是不是这个腔调?”于是,博学多才的老兄水哥又一次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踌躇再三,第一句话可以勉强通过,第二句话有问题。当时知青上山下乡主要是去农村接受劳动锻炼,所以政府干部应该是“祝有志青年们到广阔天地早日成才”更为合适!我想他说的对,知青学生们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农村锻炼改造去了。于是乎我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顺路增加了下一句台词“干部话音刚落,台下的学生们齐口高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以增加文字的活泼性。书印出来了,再一看,我自己都被这个小场景给笑喷了。

四、就在准备签字开工印刷的前一天晚上,我仍然趴在景潮大厅工作间的专用电脑上加班加点地熬夜过稿子,文友里一位热衷于文学又会写软笔书法的闫晋军老师,听说我还在景潮亲自撸胳膊上阵操劳,便大老远跑过来看我的进展情况。进门二话没说抱起小说样书看了起来,直到我在微机上完工最后告罄,我们才都披星戴月各自回家休憩去了。第二天早上我刚到单位,闫老师的电话就追了进来。他说,昨晚在样书里看到两处地方有问题,一处是重复了两次的错别字,即,把“奥”当成了语气词,而实际上,这个字既不是语气词也不是象声词,把它当口气语使用一定是错误的。我一听就急了,说,闫老师你昨晚在景潮时为什么不提醒我呢?如这样,我还得赶紧再跑景潮。他在电话里解释道:昨晚看到时还不敢确认,回家后查了新华字典后,才确认了那是一个错别字,这不,我赶紧就告诉你了么。啊!我的心情立即从“质问”转为感动,但也从平静转为了阢陧,遂赶紧翻开办公桌上的新华字典查看,果然如闫老师所说,此处使用“奥”字绝对是错误的,我心下里不由得又一次对写小说这个营生产生了畏惧感,虽然此处的“奥”事出有因,但是我作为一个从事文字近二十年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好推卸责任的。换成“哦”更贴切。我得好好把关,把小说的错别字率控制在行业规矩的万分之三之下,赶紧和景潮联系,这里的问题算是解决了。可当书印出来后,我还是发现了在后半部分里仍然有一处错误使用“奥”的地方,想改也无法再改了,只好把这个遗憾留在了心里边。如果不是闫老师的及时提醒,前面的两处错误也会趴在书页里了。

五、在本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当然还有更令我意外的收获,那便是在与恩师李小鹏先生沟通小说稿和出书等事宜的过程中,无意中又从他身上偷学来一种奇妙的写作技巧。过去文化界不少人一定都在国家级或者省级刊物报纸上读到过先生的诗歌吧,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它能把读者的心灵震慑住,也能把诗歌爱好者的魂魄勾走了。先生说,这是因了诗歌里少去了无病呻吟的东西,多了哲理的成分在里面,写诗歌要从第一句开始就引导读者的内心方向,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思想就是读者自己的思想,并从第一句开始由浅入深渐入佳境顺理成章,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心灵应是相通的才行,诗人必须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去审阅自己的诗歌,而不是故弄玄虚写那些让读者看不懂的句子。我听了先生的教诲,受益匪浅。他说,赵欣,你如果想把散文和小说写好,那么最好去多阅读一些优秀诗歌,因为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是高度的凝聚,经过诗歌的熏陶,可以把散文和小说写出如诗一般的语言,那么你的文章便会优美许多,也会优雅许多。啊,我太感谢老师的教诲了,因我过去文学创作这些年,真的没有考虑过什么技法的运用,笔下语言大多都是自己思想的直白表述,一看就像一个在单位写材料之人的出手。我确实也在单位里写了近二十年的材料,当然我也不算是一个好的材料手,比起机关的刘小虎老前辈来,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李小鹏先生是一位对本职工作执着、敬业、忠诚和热爱之人,几乎每天都是在加班加点牺牲掉节假日、双休日、熬夜,忙于《吐月》文学期刊的组稿、编辑、撰写等工作,自己的事反而无暇顾及,他见我对文学还有一点儿悟性,便委托我抽空为他往微机上录入他的散文集里的部分文字,因为先生写作历来都是只用钢笔,不在电脑键盘上操作。在给先生做助手期间,我发现他的散文竟然也如他的诗歌那般绝佳,令我佩服至极,心灵又一次被震撼了。他字里行间竟然处处都是我学习提高的榜样和偷艺的机会,那些神仙般的语句和文学素养的巧妙结合,读来朗朗上口且深入人的心扉,“文学”加“哲学”的底功历历入目,我在这次充当助手期间,居然偷学了不少写作艺道,心扉突然被打开了许多,似乎自己之前多年的文学写作全成了小儿科。尽管期间我执笔的《太行知青魂》还在艰难的创作过程中,我还是乐此不疲的为老师做着助手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在为他录入微机的27篇散文中,我一字一句地认真从键盘上一一扫过,还对其中一些字句进行琢磨,甚至翻查字典、词典和网搜,终于在一次交活沟通时问出了令先生也对我产生了欣赏眼光的问题,那应该是一个在写作上不可多得的技术问题。他见我长进不少,又对文学执著热爱,便毫不吝啬地把这个技能教给了我。中国有句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不可能那么传统守旧,但是也会把老师永远当作恩师尊重下去。因了这个写作技巧,使我之前特显苍白的《太行知青魂》小说语言经过反复锤炼有了一点儿生动感,这对于我第一次执笔长篇来说,已经是收获良多了,并且通过写作技巧还让我明白了文学语言的文字魅力,收获实在是太大了,我也将计划在今后的日子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己所能地做一点儿善事,去回报泽州厚土的培育之恩,不能令李小鹏老师失望。

在执笔创作《太行知青魂》的过程中,类似于以上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总之一言难尽之处颇多,留在以后的文字里去深入表述吧。紫溦堂主特此。2016年立夏记录。



原创文章,敬请赏阅。

作者简介:赵欣,号紫溦堂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晋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晋城市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泽州县作家协会会员。

感谢您关注晋城紫溦堂微信公众号。

总第105期

下面是“紫溦堂”评书连播时间:



亲爱的文友,从本期开始,晋城市义工联合会会员兼晋城市城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贺赛赛先生为你奉献上评书连播,评书内容是由晋城赵欣执笔主创的长篇小说《太行知青魂》,敬请收听。


    关注 紫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