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从梨视频看资讯短视频生产的“变与不变”

 

传统媒体还是会回归的,但不是载体和生产方式的回归,而是专业度与价值观的回归。...



导读
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10月28日在湖北大学举行。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头条、澎湃新闻、梨视频、上海发布、新京报我们视频、封面新闻、财新传媒数据新闻

中心十家媒体荣获“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此次评选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颁发,获奖的十大案例经由学界和业界专家提名和两轮推荐评审评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融合生产和技术创新中的前沿探索,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我们将依次推出十家媒体负责人在获奖后的演讲实录,敬请关注。
李鑫 梨视频总编辑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关键词只有两个:一个是变,一个是不变。

第一个变是显性的,就是资讯传播形式的变化。它从简单的文图阅读,到大屏视频到移动短视频,这是一个迁移链条。这个链条不是简单替代的,是长期共生而且是方向明确的。三个载体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它的迁移方向非常明确,从文图阅读到大屏视频到移动短视频。而且我觉得,最近几年无论是大屏媒体还是平面媒体,遇到的窘境尴尬都是这个链条长期迁移和积累的结果。
北京地铁10号线上的“梨视频专列”


这个链条的背后是用户浏览方式的更新换代。在座的同学都是90后,其实60后、70后还是比较留恋新闻纸的,80后是摇摆的一代,但他们不少人也告别了平面媒体。在座的90后阅读平面媒体的机会太少了,很多时候也不具备这种机会,这是显性的。

还有一种变是隐性的,就是生产方式的变化。

有三种生产方式,原来是议程设置式的组织化生产。在报社,整个流程一成不变,从场景、流程到时间再到生产者都是程序化的。在这种限定的场景下,生产出来的内容都是有限的,很难有什么大的变化。

在自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爆发以后,第二种生产方式走上前台。这就是非议程设置式的非组织化生产。它的特征就是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发布符合法律的内容,生产者极大丰富,内容也是极大的丰富。但信息过载的现象出现:信息越来越多,有价值的信息却越来越少。

第三种生产方式,非议程设置式的组织化生产,它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

特征仍然是随时随地,生产者也是海量的。但是这些生产者是经过培训,有一定专业门槛,能够按一定专业标准,筛选用户需要的内容。我觉得这种生产方式是当前最符合用户需求的生产方式。梨视频的全球拍客网络就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媒体转型的所有失败皆因


“到达”和“生产”不匹配


刚才讲的媒体演化都是集中在“到达”和“生产”两端,传播形式的变化就是“到达”这一端,生产方式的变化属于“生产”这一端。我认为媒体转型中的所有失败都是因为这两端不匹配造成的。很多失败的案例都是太侧重“到达”这一段而忽略了“生产”这一端。

我们很多媒体一提转型,都是先做微信号、客户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到达”这一端,但内容生产方式没有创新,生产流程也没有根本变化,所以“生产”与“到达”这一端是不匹配的。在座的都是成功的创新媒体,包括新京报,包括澎湃,都是从“生产”这一端进行彻底转型的。

谈到生产方式,我认为调查报道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接下来事实报道和资讯视频会兴盛起来。事实报道是以党媒包括我们的权威媒体来发布,不是做调查,我告诉你一个事实。在调查报道兴起的时候,评消息奖是很难的。好消息很少,好的通讯、好的调查报道一大堆。

但是以后,调查报道可能会越来越少,好的消息有可能会多起来。由权威媒体来进行事实报道的发布。对市场化媒体来说,我认为资讯类视频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资讯作品新的三维


人性、现场感和效率


报道形态变化,资讯的评价标准整个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目前主要集中在资讯短视频领域,但是之后会影响到所有资讯作品。传统的三维是:深度、广度、力度。这是传统资讯作品的三个维度。我认为新的三维会覆盖旧的三维,新的三维是人性、现场感,用户获取资讯的效率。

当生产方式和内容都发生改变以后,其实对行业领域最大的影响,是媒体格局划分规则的变化。

在都市类媒体兴起的时候,是以内容为规则的划分格局。所以当时北有新京报,南有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东有东方早报,另外还有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这些媒体。都是默认你能生产好的内容,你这个平台就是会有大的影响力。

而现在是以平台为规则划分,大家更多讨论的是我在头条、腾讯、微博这些平台分发是什么数据,这是以平台规则来划分媒体格局。但是从去年开始以内容为规则的标准在逐渐回归,能变现的优质内容在哪里,平台就在哪里。我觉得它的转折点就是资讯短视频的兴起,因为现在所有的平台都以资讯短视频为流量入口的标配。

在短视频兴起之后,优质短视频内容成了各大流量平台所争抢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微博的重新崛起,短视频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作为内容生产者,你可以重新定价、公平定价。原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容生产方无法与平台进行公平的博弈,内容都是以很便宜的价格卖给平台,但是现在当优质的短视频内容被重视后,就有了更加合理的定价,也会有商业变现的可能。
梨视频在资讯短视频领域


保持领先的立身之本


接下来讲“不变”。梨视频拍客网络创新了生产方式,形成了竞争优势。但同时它也传承了传统媒体最有价值的东西,让它有了立身之本。

北京地铁10号线上的“梨视频专列”
如果说几年之前很多用户喜欢拍摄自己展示自己,而梨视频在培养用户拍身边、拍生活、拍摄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故事。梨视频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拍客网络,我们有拍客蓄水池,是整个拍客网络的底座和基础。

有三百万名公众拍客,大多分布在与用户终端紧密联系的各个领域行业,我们也和饿了么、菜鸟网络、中铁四局这样的机构有战略合作。我们有两万名核心拍客,遍布全球525个城市。

管理这个拍客网络的是一个自主研发的高效的管理系统,我们大概有7个管理指标:认证管理、求证管理、属地管理、专业管理、标签管理、分级管理、数据管理。

梨视频是第一家将传统媒体三审制引入移动短视频生产全流程的市场化平台,并且建立专门的核实团队,全面介入拍客内容生产过程。从生产编辑到审核发布,除了自动化系统之外,由专业媒体人组成的团队也形成了门槛,使梨视频能够在资讯短视频领域中保持领先身位。

所以,我认为无论有什么变化,媒体人创新的底线都应该是符合传媒伦理,继承专业操守。
传统媒体还是会回归的,但不是载体和生产方式的回归,而是专业度与价值观的回归。

注:本文转载自“应用传播学会”,作者为
梨视频总编辑李鑫。



    关注 一本政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