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双创大赛你未必知道的故事~

 

潍坊医学院2017年“智创·敏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落下帷幕,我们邀请到获得大赛一等奖的两个团队负责人参加我们的访谈。...





潍坊医学院2017年“智创·敏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落下帷幕,“致一”和“铜锣湾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大赛中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佳绩。我们邀请到获得大赛一等奖的两个团队负责人参加我们的访谈。



“致一”科技创新团队


观看过大赛的同学应该能体会到,演讲者表现是团队成功的重要的一环,“致一”科技创新团队的演讲者正是王展同学,王展同学在演讲过程中有条不紊,没有半点慌乱,临场应变能力确实是胜人一筹。可见王展同学的演讲功底也是很深厚的,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王展的演讲经历。

我叫王展,来自内蒙古,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同时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潍坊医学院2017年“智创·敏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落下帷幕,我们团队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是对我们所有付出的最好证明,也是对我们这段时间工作的一种肯定。

除了负责项目中的事情以外,我还代表整个团队去演讲。我喜欢演讲,希望通过演讲来锻炼和提升自己,因为以前的我真的是不善言谈。
九岁那年,邻居姐姐家举行生日聚会,因为那是我们当地比较重视的12岁生日,按照习俗我要去送一句祝福。那是我第一次要在众人面前说话,我战战兢兢地站在人群后面,心里仿佛有一只小鹿在四处乱撞,马上到我了,我心里却敲起了退堂鼓,最后,我躲到桌子底下哭了起来,说起来我自己都觉得好笑。

初中时期的班会课给了我锻炼的机会,说实话每次主持班会课的时候我都是硬着头皮上的,手不停地发抖,说话带着不受控制的颤音,但是这也激发了我的那股拗劲,久而久之,我习惯了那种紧张,熟悉了那种感觉,恋上了那个演讲舞台。

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说我们的生活圈是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圆,那么,盲人的生活圈就仅仅相当于一个点。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道路越来越宽,但路况也越来越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盲人的社交和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去做点什么来弥补这个社会空缺呢?这就是我们这个项目的意义所在了。
参加活动,你会选择胜券在握还是挑战自我?“致一”团队用行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是说十拿九稳才能把它做好。当你有了十足的把握,那么这件事就不值得去做了。刚开始有两三分的了解,再去深入它,有了四五分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准备到了七八分,在这个活动完成后,那么你可能领略到了九分,到最后你就能真的对这个活动了如执掌了。

后记:致一科技创新团队诚挚感谢指导老师范源媛,邱召运。感谢潍坊创业大学老师们的辛勤培训,感谢赛事主办方学生工作处和承办方的大力支持,感谢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


铜锣湾团队
初见时,他们给别人的感觉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过度严肃科研团队,队员们都面带笑容,给整个访谈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从想法的产生,到组建团队,再到造出成果。当团队负责人丁术梁被问及如何想出要做这样一套产品时候,他说:从小的经历和专业知识是我创意的源泉。
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小孩生病而不能及时求医,家长着急的情景使他励志要做一款能帮助大众的产品。在学习临床医学这个专业后,对当今的医疗环境有所了解的他,对这个产品的规划更加明确,最终创建出这样的一种构想。观察生活并学以致用,冠以创新成就梦想。

中学时,对物理数学的兴趣使他的思维面更加宽泛,在经常与同学、老师的讨论中,培养了他既能集思广益,也能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团队中,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合作中会有分歧。“我们遇到分歧都会聚在一起商讨,然后由我决定最终的目标。”正是这样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使他的团队能够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各显神通。
因为有必胜的信心,所以他们才获得了必胜的成绩。丁术梁告诉我们:“对于这个项目,有机会的话,我们会坚持下去,并把它变成现实”,因为这是他的一个梦想。他对一个好医生的理解,便是”尽自己所能帮助人”。有对梦想的信心,尽吾志而济世,人生之大事,莫过于此。
生如逆旅单行道,哪有岁月可回头。顺其自然,做好每个阶段的自己,不过多在意目标与结果,而更关注自己在过程中收获到了什么。这就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模样吧!
文字:孙杰  温婷  孙为双  王聪
图片:李星辰  柴柏洋  苟路平  韩宜倩 
编辑: 孙瑞琪  刘禾靖  郝越  李文成
责任编辑:王琴  柴柏洋


    关注 潍坊医学院学生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