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果洛丨传承人不仅是昨天的守护者,也是当下的主人

 

苗族刺绣手工艺

源远流长,璀璨斑斓

随着时代与日俱进的快速发展

大山里的淳朴手工技艺也迈向了国际舞台...



苗族刺绣手工艺
源远流长,璀璨斑斓
随着时代与日俱进的快速发展
大山里的淳朴手工技艺也迈向了国际舞台




怀揣着保护及传承传统工艺的初心,众多非遗传承人纷纷走出大山,登上时代的舞台,致力于苗绣工艺的长期保护和有效推广。通过与风格各异的年轻设计师们的合作,不仅发掘了苗绣工艺背后的珍贵价值,同时更将苗绣融入了创新的设计理念,革新了艺术呈现手法,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展开系列公众教育活动,助力这一传统工艺的世代绵延。

杨再美
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国际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贵州省台江县人大代表、贵州省台江县妇联副主席、《锦绣台江》绣卷的主绣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2016年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织绣研修班)学员,一直致力于苗族刺绣传承发展。



▲ 2017上海设计周杨再美和女儿一起探讨绣品
苗绣代表性传承人杨再美便是其中的一位。她出身剪纸、刺绣世家。张刚久、王安丽、欧光英、杨再美和邰馨慧,祖祖辈辈世代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
织绣长卷

《锦绣台江》


▲ 织绣长卷《锦绣台江》
杨再美在2016非遗传承人群织绣研修班后,由贵州省台江县人民政府、台江县妇联策划组织,组织八个乡镇百名非遗苗绣传承人共同完成了22米的巨幅织绣长卷《锦绣台江》。其苗绣以布代纸,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其中有平绣、打籽绣、皱绣、马尾绣等几十种针法,绘制出趣味盎然的精致画面,耗时一个月,展示了少数民族古老的民风民俗,苗族的传统节日,农耕文化,以及上百种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

2017年11月16日-22日,在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非遗走进生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培学员作品展上,这件作品作为开篇之作震撼登场,尤为引人注目。
织绣服饰

《幸福鸟》
▲ 《幸福鸟》系列女鞋


▲ 《幸福鸟》系列女装
杨再美与设计师苗海燕sheme鞋履品牌设计师单琪合作的《幸福鸟》服饰系列,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幸福鸟的身上是古老的、失传多年的苗族针法“织锦绣”,其中一双黑色植绒短靴和毛呢面料黑色小礼服,上面的幸福鸟身体圆润饱满,长长的尾巴轻盈飘逸,分别运用了织锦绣和破线绣技艺,洋溢着动感的生命力。

▲《幸福鸟》的设计稿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章莉莉说:“这次苗绣跨界创新的目标是让苗绣古老针法之美走进当代时尚生活。跨界团队在黔东南考察中我们发现了一种老绣片上的类似织锦纹样的绣法,名为‘织锦绣’,通过经纬线交织的基本原理可以变换出多种纹样,包括万字纹、甲骨纹、叶子纹、鱼骨纹、菠萝纹等,抽象几何的图案变化万千,现在会这种针法的妇女几乎已经绝迹。杨再美通过研究拆解老绣片,不断琢磨尝试复原,终于掌握了织锦绣针法的古老技艺。看到这样曲折奋斗的故事,设计师们有感而发,创作了这组《幸福鸟》苗绣跨界创新作品。幸福鸟的核心图形来源于苗族的凤凰传说,凤凰象征着苗族女性独立和拼搏精神。

▲ 杨再美与项部长亲切交谈
11月17日上午的研培经验交流会上,杨再美唱起了悠扬动听的苗歌,现场即兴作词献唱,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洋溢着激动兴奋之情,
歌词大意为:
“感谢党,
感谢文化部非遗司,
感谢上海大学研修班(研培计划)。”
唱罢,
她就研培后的收获发表感言:
“首先开阔了眼界;
另外受到启发,开阔了思维;
而且可以互相学习,受益匪浅。
感谢文化部的研培计划,
感谢上海大学的组织,
感谢上海大学的老师、设计师,
将以前从没有的针法运用到了生活,
使得传统工艺走向现代创新,
走进现代生活。”
正如本次经验交流会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开场发言:
“传承人不仅是昨天的守护者
也是当下的主人”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16日——11月22日


展览地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自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各参与高校的老师和学员们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指导下,紧密围绕“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主题,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本次展览是其中部分作品的集中呈现。这些作品涉及刺绣、造纸、陶瓷、木雕、玉雕、珐琅、竹编、金工等诸多传统工艺,既有多种工艺的融合,也有不同材料的结合,对传统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成为非遗工作的有效实践。

来源: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恰嘎·觉如


    关注 文化果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