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果洛丨 马盛德:人们最终会热爱自己的文化

 

作为中国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的积极引领者和推动、撒拉族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与传承的倡导者,...







作为中国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的积极引领者和推动、撒拉族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与传承的倡导者,马盛德先生对全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浓厚兴趣和感情,也一直在为各民族“非遗”保护和研究奔波忙碌。而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撒拉人,马老的日常生活中更是沾满了浓郁的本民族气息。采访过马老的记者回忆说,当他谈起小时候故乡的撒拉族打麦活动,马老即可起身,就在办公室吟唱起打麦的号子,手舞足蹈,忘我地陶醉在了他的舞蹈世界,也使他的研究领域——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有了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视频|《榜样》中国文化部非遗司---马盛德(撒拉族)

    学科和知识是可以被系统化、教育化、规范化、风格化和派别化,唯有民族文化,因为自身的本真性、完整性、观赏性、震撼力而凸显其价值,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与生俱来的使命和价值,更是其他文化知识形态不可媲美的,也使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场,永远具有吸引力。撒拉族民族文化更是如此。但我们究竟不同在哪里?我们的独特民族魅力源于何处?我们如何表达?我们很少去思考!

马老认为,撒拉族民族文化,凝聚了撒拉人思想感情、宗教信仰、传统文化、世俗风尚、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人文精神因素,蕴含着特有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也独具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尤其是“撒拉族婚礼”、“撒拉族服饰”、“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和“骆驼泉”口述历史传说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撒拉族先辈们淬炼了近千年生命时间时空精华,是保护传承下来的活的“历史”遗产。

面对巨大精神财富,马老也有他的忧虑,随着经济社会生活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撒拉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正在和全国各民族一道承受很大压力,面临民族传统逐渐淡化、文化多样性开始锐减、文化传统的完整性逐步打破等诸多问题,文化的传承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奔走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几十年来,马老师热情不减、激情依旧,也已经为后人做出了榜样。相传也好,师徒传承也罢,接下来,该轮到接班人,用肢体语言舞蹈去表达,用手工制作去发扬,用原生语言去记录,站在民族文化的旗帜下,踏着榜样脚步的节奏,继续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身份、捍卫民族文化主权、弘扬民族文化价值观,共同呵护撒拉民族大家园的文化之树,让象征着生命符号和灵性律动的民族文化继续成为撒拉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让凝聚着循化这片土地上的千年民族艺术精华之花,常开不败!



作为中国文化部非遗司主持工作的原巡视员,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引领者和推动撒拉族民族文化研究保护与传承的倡导者,马盛德司长对全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充满浓厚兴趣和感情,也一直在为各民族“非遗”保护和研究奔波忙碌。在2016年,马盛德司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赴埃塞俄比亚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成功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里程碑。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撒拉人,从年少时的舞蹈学习,到青年时的舞蹈理论研究,再到中年时的非遗研究保护工作,马盛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结下不解之缘。



2017年是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第16年,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第3年。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2006年,国务院下发通知,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9年,在政府部门精简机构的背景下,国务院批准在文化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司。2011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此中国的非遗保护走上了全面的法治化轨道。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节点上,马盛德对此有自己的见解。

建立科学的非遗观,正确认识非遗特点及规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非遗有明确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根据《公约》的这样一种精神和原则,马盛德司长指出,在认识层面上需要把握非遗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和规律:世代相传、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文化表现形式或载体;从古至今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共享的,是不断被再创造的;具有活态流变性与恒定性规律。

特别地,在《公约》的框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强调文化主权的,没有排他性,而是更多强调遗产的共享性。就像费孝通先生提出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不存在某某国家“把我们的非遗抢注了”等说法。《公约》明确规定,同源共享的遗产,可以一个国家单独申报,也可以两个国家或多个共享的国家进行联合申报。非遗申报没有商标注册、申请专利之说。

 深刻体会非遗保护的时代背景
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在飞速加快,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趋同化、单一化的现象十分严重。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工业化、农业的缩减、移民、环境恶化等因素造成文化多样性、个性化锐减。这个问题不仅中国存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整个的社会生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比较普遍,这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影响很大。非遗是“慢工出细活”的。

传统文化生长于农耕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的节奏相对要缓慢。以昆曲为例,如何让昆曲这样的传统文化适应时代的节奏,需要从业者不断创新手段,让艺术能够与当代生活相适应。就像青春版《牡丹亭》,这一经过改良的剧目和表现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多年轻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它在校园的巡演而认识昆曲、了解昆曲的。

其次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改变,仍然是非遗保护普遍面临的外在威胁和严重挑战。那么如何正确地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具有重大意义。一些地方单纯追求经济价值,大搞民俗活动,大搞文化旅游,可惜其间的文化内涵往往被忽略。尤其要注意:不要按照功利目的、政绩目的或者经济目的,任意简单地改变非遗项目,丧失对文化的尊重。对非遗的利用和开发要很好地把握好“度”,把握好它们自身的真实性,不能为了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伤害了祖先的遗产,否则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非遗保护应强化“三个意识”
一是以人为本的意识。要关注非遗与人的生存关系,活态的传承离不开“人”这个传承主体的保护。非遗关注的不是物,而是活着的“人”,掌握遗产技艺的传承人。现有传承人队伍高龄化现象十分突出,非遗自发性传承遇到诸多困难,传统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文化部、教育部启动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截至2016年,78所高校开展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已培训学员1万余人次,未来5年内将培训学员10万人次。

二是走进生活的意识。这个“生活”是指现代生活,也就是与当下人生活的关系。遗产只有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新的人类社会生活中,被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所传承,这样非遗才能存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有句名言:戏要跟着时代走,要不就会活不久。非常朴素地道出了这门艺术的时代特征,与时代的密切关系和发展规律。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我国是非遗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口大国,需求量大,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是我国的客观情况,所以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后续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有长远性和持久性的眼光和计划。我国有的非遗项目与自然资源关系密切,有的原材料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资源、有的是天然的稀缺资源、有的是珍稀的野生动物资源,这些与国际社会的动物保护理念发生着冲突,这就需要人们有理性的思考,探寻新材料和替代品的开发路径,否则这些技艺难以延续其生命力,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学科和知识是可以被系统化、教育化、规范化、风格化和派别化,唯有民族文化,因为自身的真实性、完整性、观赏性、震撼力而凸显其价值,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与生俱来的使命和价值,更是其他文化知识形态不可媲美的,也使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场,永远具有吸引力。民族文化是扎在血脉里的,或早或晚,人们总会有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在变迁中,要学会忍耐和包容。马盛德司长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是充满信心的:“他们最终会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和祖先文化,他们会有敬畏之心的。”



来源:循化新闻

编辑:恰嘎·觉如


    关注 文化果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