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深度:北大附真的像传言中那样吗?在校学生和家长告诉你真相!

 

深度探访北大附中的教改现状,x0a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呈现最真实的北大附中,x0a将教改一路的优缺点讲给大家。...

北大附中,一个坐落在海淀黄庄的神奇的学校,冠有了北大之名,自然而然地延承了北大的自由之气。

你要问北大的学生给人最深刻的感觉是啥,小石头相信,“自信”应该是最高频的词汇;

你要问北大附中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是啥,“自信”也是这些孩子和家长说给小石头的最统一的词语。

北大附中一直是北京,乃至全国一流中学的代表,一直是海淀区赫赫有名的市重点中学,一直是众多学子在小升初和中考时的梦想,多年前,北大附中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教改之路,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孩子的素质教育的模式。
但这一路上,改革的声音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北大附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现象,成绩两极化的问题,成绩的部分下滑,竞赛成绩的减少,社会上消极负面的声音等等。

这些现象似乎都在暗示着人们北大附中出现了问题,而社会上也常常只用传统应试教育的标准——成绩去衡量北大附中的教育,少有人关注到北大附中的成果,也少有人理智地去讲讲这种新模式的优势和问题。

小石头常常也被问及这些事情,这两周做了深度的采访和访谈,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我们来看看真实的北大附中。

一、初中在校生家长的真实感受

小石头询问了几个初中在校的学生,基本上全票通过“热爱学校”,少数会讲到一些“问题”,有趣的活动,自由的时间管理,人道主义的校风,这些都让孩子们感到舒服,让他们的自由意志得以生长。

但小石头询问到家长的感受的时候,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小石头真实地还原家长的意思给大家看。

1、什么样的孩子选择了这个学校?

据这些家长所言,基本上当初小升初能来这里的孩子小学都是优秀的代表,奥数和英语至少都是早早规划的,平均也都准备了1年半到2年,而且基本上这些孩子都有不同的选择的机会,都准备了多所学校,最终也是被学校的独特管理吸引而来。
2、孩子在北大附中的状态最明显的改变是什么?

基本家长们都不约而同的说“自信”,但家长对这个“自信”并不是完全接受的,因为在家长的认知中,你要有“真刀真枪”的本事才有自信的资本,但很多周围的孩子其实成绩并不好,但依然很“自信”,家长觉得这种“自信”有点盲目。

3、关于北大附中的教学特色,管理特色讲一讲感受?

学校考试频率很低,考试都是独立命题,命题方向也跟其他重点校差异比较大。平时作业很少,硬性的学习的作业很少,活动非常多,比较需要孩子的精力,活动都是很用心的,甚至会让孩子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还有类似大学的报告活动,家长也会参与,其实对孩子非常地有教育意义且锻炼孩子。
但这只是一方面的特色,学习上的特质加上不排名,就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程度一无所知。家长们很现实,他们会对比其他学校的孩子的状态,因为他们清楚高考的那一刻这些孩子是一起较量的,家长们的神经是在这个环节被绷紧的,所以他们很紧张,尤其学校的教学也比较特别,物理会涉及《概念物理》(美国畅销物理教材),英语也会有特殊的教材,而且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有些课程上完了还要收走学案,家长的紧张更加明显了,自然对北大附中会产生一种“学校不负责学习”的感觉。

4、对学校教改的建议和满意度?

家长基本都表达对学校在素质方向的改革非常地满意,让孩子自信不是坏事儿,但对于学习的改革家长是非常担心且不太满意的,没有给家长安全感,同时对比当年一个起点的孩子,学习状态没有抓起来,孩子付出在学习上的精力和努力很有限,那么依靠孩子和家长的努力就更多,尤其是家长,非常地紧张上火。
而且这样自由的初中氛围,女生是有优势的,因为女儿相对早熟,内驱力好一些,学年前列基本也都是女孩儿。青春期的孩子不听家长的,基本就听老师的话,但是老师在学习上给的压力很少,家长直言原来刚进来身边的家长还都想着能冲击下清华北大,现在基本都被磨平成了北航北理,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放低标准,孩子每天都超级喜欢上学,但家长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当然家长也试图沟通学校过,基本上都给沟通的机会,但效果很少。

以上都是小石头根据初中家长的表达的整理,可能部分说辞会有一些出入,但确实是从在读学员家长的口中得到的信息,仅供参考,也希望大家抱着分析和中立的观点看待学校的改革。

二、高中在校生的真实感受

这位同学小学阶段奥数五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很早开始小学过了PET,但因为数学起步太晚了,小升初遗憾没能进入北大附中,初中就读于海淀区知名的区重点初中(为保护隐私就不说学校了,人尽皆知的区重点),但孩子并没有放弃,一直把北大附中当成目标,离家近,而且也对素质教育非常向往,最终如愿以偿,中考以很高的分数考入北大附中的高中部。
1、北大附中高中课堂的最直观感觉

学校非常地注重自由民主,氛围其实很好,相比之前的区重点,管得非常的松,区重点就很传统地严,但北大附中课程丰富孩子很喜欢。老师上课的授课方式都不太一样,大部分老师会用多媒体,大概有一半的老师也会用分组完成项目的方式展开课堂,从水平上,孩子认可北大附中老师的水平,但孩子直言不讳地说可能内心更喜欢区重点的老师,因为之前的老师一直跟着孩子,距离更近,虽然严格,但感情浓厚,北大附中的模式让老师跟孩子的交集其实少了一些,总感觉感情不是很浓,比较淡,孩子也直接说,网上有人说“北大附中老师不负责”,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模式的问题。

2、学校一直倡导用电脑学习,很多人有非议,甚至说提高了近视率,你怎么看的?

2017年学校刚刚要求的带电脑,我个人感觉把电脑和近视归结在一起就没必要了,近视在其他学校也够高发,而且好像跟遗传的关系比跟电脑的大,当然带了电脑绝对会有孩子打游戏看电视剧什么的,老师也在管理,但除了禁止之外没有什么更严重的处分了。

3、关于学习方面,很多家长和社会上的叔叔阿姨不理解,你作为在校生怎么看学校在学习方面的改革?比如没有排名,作业少,上课讲的东西比较新颖这些。
其实也不是没有排名,我们也有一个相对客观的“相对评价”来给学生,就是你是ABC什么等级,每个等级对应前百分之多少,这个评价没有任何老师的主观偏见,其他方面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不适应”导致的,老师讲的少,作业少的新氛围其实不容易适应,段考成绩一旦很差,自然就非常有意见,有的就说学校的问题,但其实反映之后,老师们也都开始多讲了,适应了之后大家自然知道怎么学习了,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还不错。

4、你给北大附中教改打几分?为什么?想给学校提什么意见?

100分的话,我给打85分,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对得起市重点的称谓,但是改革的很多方面不是很成熟,而且如果能多听听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想法,别太独断,可能会更好。

以上都是小石头根据在校学生表达的整理,可能部分说辞会有一些出入,但确实是从在读学员口中得到的信息,仅供参考,也希望大家抱着分析和中立的观点看待学校的改革。

三、小石头眼中的北大附中改革

1、任何改革都在探索一条道路,但是是一条让一部分孩子能走的路,而不是全部孩子

很少有一件事情,能像教育一样,如此个性,如此主观。

我们思考一个场景,每个孩子都是呱呱坠地,光着身子来,排除掉极少数的天生丽质的基因优势娃,绝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可就在短短的6年期间,这些孩子就可能出现天壤之别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只是表现在肤浅的学习成绩上,肤浅的我孩子会多背几首古诗上,肤浅的我孩子英语多会了多少单词上,这些差异表现在孩子的注意力管理上,表现在孩子对于学习的认知上,表现在孩子的自我约束上,表现在孩子的礼貌上,表现在孩子的方方面面。

而正是这些简单的“小差距",导致了孩子最终成绩分层严重,简单一个例子,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能补课费都要比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多花五倍。

所以我们会轻易的发现一个事实——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首先让孩子产生了分层,而所有学校所需要面对的事实就是怎么把已经分层的孩子教好。

那么北大附中也在做这件事儿,一个初中所要面对的是一群已经被“父母+小学+补课班”影响过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差异非常的大,那就一定存在一个问题:

北大附中目前的教育模式更适合什么样的孩子?不适合什么样的孩子?
这就回到了这一段的开头写的:“很少有一件事情,能像教育一样,如此个性,如此主观。”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合适的教育。

因此在小石头看来,现在的北大附中如此自由自信,如此打破空间,它更适合那些能够自我管理,能够控制自己,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更成熟的孩子,它适合更独立更有自我意识的阳光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这个学校给了他们最充分的土壤和养分,给了他们空间和时间,给了他们足够的资源,他们想要长大,他们一定能长大,长得更快。

那么不适合的孩子也就出现了,那些从小被逼着学习的,那些不独立的,那些离开奴隶式教育就自暴自弃的,那些没有自我约束能力的自然都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吃了大亏。对于这些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北大附中的资源,他们需要一个让他们有欲望长大的人出现,他们需要一个能教给他们怎么自我管理的学校出现。
而目前的北大附中,并没有更好的解决第二类孩子的问题,对于其他重点校的经验来看,这类孩子必须要学校和老师的干预,他们之所以有今天就是他们自己和自己爸妈造就的,而北大附中并没有过多的帮助他们,才出现那些真实的声音。

2、专治和独断都是正确的,但前提是明白学生和家长的真实需求后进行专治和独断

王校长一直是一位小石头很敬佩的改革先锋人物,他的决断力和魄力有目共睹,但出于善意,小石头也想说说自己接触了这么多家长之后的想法。

学校是给谁建立的?自然是给学生和家长建立的,尽管学生在学校上学,家长不在,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学校在做的事情是教育孩子,这不应该脱离家长的需求去创办。这一段,可能是很多孩子和家长的心声,他们并不想“反抗”,他们也不至于要“造反”,他们甚至都没想“冲突”,他们只是有一些社会压力导致的需求,他们希望学校可以帮帮他们。
任何改革都意味着失去一些什么,又得到一些什么,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这些得失,你让孩子和家长失去的东西,有没有真的用其他的补回来,价值是不是对等的。你让大家相信你,那有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教育,让大家跟你的思想在同一个基准,这其实非常地关键。

事实上,你会发现北大附中所遭受的非议,基本都是针对学业问题的,这确实是改革中需要牺牲的一部分的事儿,但很少有人真的用心夸赞北大附中得到的东西,信息的不对称来自于这些。

小石头在访谈中也发现,如果你不引导,你根本很难听到对于这些真正素质的教育的真实感受的赞誉,社会风气是不得不考虑的,圣人教育绝对不是大众需要的,你让大众进到这样一个不同的学校,就需要去让大众清楚的认知到优势和劣势,社会上大家都是高考万岁,你在闭门谈素质,甚至连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你的做法,这其实没有负面声音很难。
所以小石头是坚决认可北大附中的改革的,也只有专治和独断才能促成,毕竟唯有此法才能让老师高度的配合,才能落实改革,但在这过程中,要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要听他们的声音,要让他们的思想也跟学校在统一战线。

外人的评价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都不理解自己人。

3、让每一个学生做好准备,也要让老师做好准备

一个学校是靠什么成就孩子的,肯定不全是靠思想,但一定是靠老师。

多年前,素质教育靠的就是老师的思想,如今我们希望它变成一个学校的信仰和价值观,那么也必须让这个学校的老师都清楚这个事情且领会这个事情,这个过程其实是最难的,但一旦做到,天下无敌。
可见的是,北大附中的大部分老师已经做到了,但还有一些并没有,自然对学校的孩子的影响是微弱的。

而孩子们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去适应这样的环境,家长更不知道需要面对的挑战是什么,这就如同打仗之前没有沟通好队友,那你说队友能不坑么!

让每一个老师做好准备,再让每一个孩子做好准备,这是学校一定会做好,也势必要做的事情。

4、这个学校,大概率是会成功的

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在政策上,这个学校是得到支持的,元培直升班的建立,素质教育模式的资源的配备,都在给学校充分的条件。
而目前大家吐槽的问题,其实也都是改革过程中必然阵痛的,一旦适合的孩子进到了这个学校,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点,他们将会在最适合他们的土壤中疯狂生长,而他们的成就自然不只是高考考个好成绩这么简单,长此以往这些孩子的自我规划能力会到达恐怖的地步,而这些孩子未来的成就也可预见。

学习本身就是自己的事儿,只是优秀的孩子早早地知道了,并且需要这样的沃土,但大部分孩子并没有感受到,需要人去鞭策,这里是草原,不是牧场,仅此而已。

该来这里的是野马,不是牧羊,而这个学校,也终将因为这些野马而闻名四方。
这篇文章是小石头一直想写出来的,用第三方的视角,尽力呈现一个真实的学校。

而这个学校就算到今天,也从来没有走出过“优秀”这一个梯队。

大刀阔斧改革的它依然值得很多自主的孩子选择,它依然是你们可靠的后盾。

至于那些只想要一个高考成绩,只想要一个录取通知书的,自然也不适合这里。

但评论一件事情,请务必站在足够客观的角度,至少在小石头的位置,我看到的那些没有改革的学校的问题,一点不比北大附中少,它们所有在教育上的尝试,也都备受非议。

只是这个北大附中有一点点孤傲,又像个桀骜不驯的孩子,还是个胆子大的勇士,才给了大家一个饭后的谈资。
还记得海底捞后厨老鼠事件的时候有这么一个观点:

后厨有老鼠不可怕,海底捞早早就开始自己曝光自己的问题了,海底捞的后厨只有老鼠,别人家的假牛肉呢?假羊肉呢?添加剂呢?这些直接入口的事情你看到了吗?

舆论针对的东西往往都会比较夸张,但有一个规律永恒不变,那就是北大附中绝对不会比舆论说得差,只会更好。

至于舆论值不值得相信,只有过来人清楚吧。

祝愿北大附中越来越好,相信一定可以。


    关注 小石头侃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