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大型励志女子偶像团体」的表象,让我们来谈谈音乐本质

 

今天聊歌不聊小姐姐...



在 2018 SNH48 B50 金曲大赏即将举办之际,我拿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SNH 48 总共推出了4套原创公演,7张原创EP,4张团体EP,2张组合EP,1张个人EP,原创曲目总数超过170首。再加上 BEJ48 和 GNZ48 的作品(大概有60多首),丝芭系在 2017 全年共推出了超过 230 首的原创歌曲。

不知道各位对这个数量有什么感觉。一年有365天,刨去周末和节假日,平均下来几乎每个工作日丝芭都会发布一首新歌。如今华语乐坛的创作力仍然整体低迷,日常发布的新歌里,综艺翻唱比原创作品多,单曲EP比完整专辑多,能像丝芭这样一年发布 200 多首原创歌曲的音乐公司在华语乐坛中绝无仅有。

要知道,给养成系偶像团体写歌可比给普通歌手写歌要难得多的多——偶像音域不宽吧?所以不能写得太高太低;偶像音准节奏没那么好吧?所以旋律要写得上口,拍子不能太复杂了;偶像团体人多吧?每个人都得能分到几句独唱吧?所以歌曲要写得足够长、乐句足够多;偶像团体得边唱边跳吧?所以歌得写得有力量、有动感,适合跳舞;观看偶像团体公演的大大们要在台下打call吧?所以歌曲律动还不能写得太复杂,编曲需要既丰满又要留下打call的接口……

考虑到这些限定条件以后,我感觉留给作曲者的创作空间已经所剩无几了。但神奇的是,这两百多首的原创歌曲里,没发现那种特别糊弄事的歌,整体感觉编得都非常精致,有些歌听来感觉还相当不错。大家想想,小姐姐们的唱功参差不齐,但做出来的歌听起来却相当可以,那中间一定少不了作曲者的高超技艺啊。那话怎么说的来着?弱队出门神嘛。所以一旦你把关注点从小姐姐们的大腿转移到作曲编曲技巧时,你会发现丝芭的很多作品(尤其是供全体成员唱跳的快歌)的制作水准还是相当高的。

比如先来听一首《未完成少女》:

歌曲速度高达 190bpm,节奏吉他和鼓组让整个歌曲充满了活力与动感,切分点在不停调整让音乐律动富于变化,女声的音色与失真吉他和偏摇滚向的鼓组实现了一定的中和,让整个歌曲情绪不会显得那么爆裂。

歌曲的前奏和主歌段落都安排在了 C 大调,音域 G3 - A4(中间还有短暂的离调)。而进入副歌后整体切换到了 bE 大调,高音也达到了 bE5,形成了明显的段落对比。转调接口以及间奏吉他solo等小段落都做得非常精致,是一首很典型的日系偶像曲(燃中有萌)。

但同样是燃中有萌,《Hot了Day》就编成了流行朋克:

歌曲速度提升至更快的 210bpm(当然中间有些段落切成了 105 bpm 否则从头到尾都是按 210 跳舞的话会累死人的),吉他的音色更为明亮干脆,和声也以简单利落的原位三和弦为主,色彩更为简单明快(没转调,也没有大小调切换)。听起来元气满满的。

也有偏阴暗诱惑的《第48区》:

器乐部分是相对标准的摇滚乐队的配置,旋律线里点缀了一些 Blues 痕迹。但穿插在歌曲中的电子音色,尤其是与副歌人声旋律重合进行的 Lead 音色,提供了足够的时尚感。小调式、强烈的切分律动以及强力的吉他 Riff 让整首歌具备了一定的攻击性,也呈现出了丝芭团体中不是特别主流的御姐气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往清纯燃萌方向塑造)。

还有少见的三拍子歌曲《Star River》

丝芭很少会推出三拍子歌曲主要是因为三拍子先天的律动感是偏舒缓悠扬的,和丝芭青春活力的养成系偶像的设定不符。但偶尔拿来表现在荡漾的大海中航行的 X号轮船,就显得特别点题了——在加上歌曲使用了多利亚调式,以及安排了主副歌的段间转调,非常有异域风情。再搭配上五毛钱的舞美特效,整个公演还是能营造出一些唯美的神秘感的。

相比之下,UNIT 曲通常不会编得那么饱满,但也有例外,比如《春夏秋冬》,除了前奏间奏中担任旋律的 Lead 音色用得有些粗暴以外,整首歌还是颇带有一些二次元气质的,4个女生对应着春夏秋冬这种构思也很有意思。如果再进行一些定向优化,非常有成为神曲的潜质。

整体看来,丝芭系的音乐大多具有编曲细腻、歌曲结构复杂、和声色彩多变、音乐元素丰富等特点,从而在演唱者水准总体有限的情况下,让作品维持了足够的音乐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些作品里的很多编曲细节和制作手法,非常值得从业者分析学习。

这每年 200 多首歌当然不是都由丝芭自己的团队创作的。而且丝芭虽然有自己的音乐团队,但人数和作品产量也很有限,完全满足不了自身需求。丝芭大多数歌曲都是由第三方团队创作的。以丝芭一贯的吝啬作风,歌曲的制作费不会太高(以及我向给丝芭做过歌的音乐人求证过,丝芭给钱给的就是特别少,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能在有限的预算下维持极大的产量以及还不错的平均品质,丝芭的音乐团队应该有一套体系化的音乐品控与考评标准,用来控制作品质量。同时丝芭能够取得如此之强的议价能力,也和他们巨大的内容需求量直接相关(所以规模反过来对于丝芭而言也是优势)。这种基于极大需求而产生的大规模音乐制作模式,对于其他的音乐公司乃至偶像团体而言,几乎是无法复制的。

当然丝芭内部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从 2016 年4月举行战略发布会以后,整个丝芭不仅在内容原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而且模式上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除了陆续推出了 BEJ48 GNZ48 SHY48 CKG48(地理的多元)以外,还设立了 Color Girls,7SENSES (设定的多元)等小分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7SENSES,从各队里选拔出优秀的团员组建而成。而在具体的作品和表演上,她们这个小分队也表现出了明显高于其他团体的综合能力。

例如这首《Like a Diamond》



这种韩式慢板 R&B 很少在丝芭体系内出现,一来慢歌不好编舞不容易带现场气氛,二来慢歌比较考究歌手能力以及制作水准。但她们完成得就很好,隐隐有了些高大上的感觉。

之所以这支小分队能够呈现出和丝芭其他团体不太一样的画风,甚至出现了此前不太常出现的「精致感」,原因在于背后不同的运营思路——前者代表着韩式偶像团体的运营方式:强调高强度训练、高标准制作、高人均投入,追求精品;而后者则是典型的养成系模式,以赛代练、强调平民化定位、追求作品性价比。

比如 7SENSES 的这首《Like a Diamond》就是由韩国一线制作人新沙洞老虎操刀制作的,而且相关的编舞、造型、MV 应该也都是在韩国制作完成的(你看 MV 的色调、构图、镜头语言都非常精致),成本绝对低不了。这个标准只能在拔尖的小范围里适用,谨kou慎men的丝芭是绝对不会应用在全团的。

所以我们表面上在讨论作品,实际上在讨论模式。像丝芭这个体量的内容生产者,模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内容的整体质量。能否在不同的模式之间取得平衡,非常考验丝芭的运营智慧,也直接决定了音乐水准。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