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月读

 

洗尽铅华的文字在盛开……...



2017年年底,我干了一件“大事”。有一天,突然想组织个读书会,其实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弥留已久,只是诸多理由、诸多顾虑,总是举棋不定。既担心读书会被误解为“精神传销”,又担心世人对读书这件事情没那么持久。毕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身边能够有一群探讨字句的朋友,都殊为不易。

在朋友GT的鼓励下,我开始探索这件一直想做的事情,于是怡姐、韬哥和我便成了读书会的第一波参与者。我们在一起规划读书会的发展。交谈中,读书会有了自己的名字——纯粹月读。

我们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能够找到对阅读钟情,对生活积极的朋友。每月阅读一本书,不考虑参与者身份、地位,大家在一起交流、探讨,在阅读一本一本图书的过程中,在表达自己对文字的见解之中,逐渐发现、成就越来越好的自己。而阅读和畅聊,本身就是一个input和output的过程,这一点得到了怡姐和韬哥,以及后来加入的朋友们的一致认可。

或许是“纯粹”的意义,让我们惊喜的是,在严格“筛选”参与者的前提之下,第一期“纯粹月读”开始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一个拥有7人的Team啦。第二期,我们的成员增加到了9人,还有很多希望加入的朋友正在接受“纯粹月读”的考察,哈哈。

每月阅读一本书的任务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前行,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纯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的愿望。朋友们认真对待的态度,是我没有想到的,之于我是感动,更是鼓励。

他们洗尽铅华的文字也开始盛开……

文武贝贝



纯粹第二期:

在亲密关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后感分享)
01
    在亲密关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刘静
很久没有用这么认真的态度读一本书了,真的像学生时代,一边读一边做着笔记,感觉很不错。

这一期的主题特别好,亲密关系是一面镜子,投射出自己更真实的一面,通过直面真实,来认识自己,判断自己,改善自己,最终实现“遇见更好的自己”。环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无不是自己某一部分的镜像,越亲密的人投射的部分就越大,他们都能够“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判断别人是怎样的人,往往不必通过研究这个人本身,而是可以通过观察他身边的人,得出基本正确的结论。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从自身找答案似乎更难,对自己的认识一方面容易用期望值代替实际值,另一方面容易刻意回避自己不满意的部分,亲密关系恰好可以用来“在别人眼中找自己”。

最近一年,我经历了几段亲密关系的明显改变,有从亲到疏,也有从疏到亲,有永远也亲不了的人,也有永远也疏不了的人。身在其中,常常想不通,难以客观的看待这些变化;抽身事外,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发现自己真的从中得到了成长。

认识自己

“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当遇到对的那个人,应该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吧。现在看来,这种感觉反映的是“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这一期望值同现实的重合,重合比例越高,关系发展会越亲密。随着了解的深入,也许这种重合度会逐渐减低,“幻灭感”则会萌生,这就到了最为考验的阶段了。

判断自己

这个过程我感觉用现在最流行的词来描述比较合适,不忘初心。不论走了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走得远了,有时会不自觉的偏离方向;跑得快了,有时会不注意的忘记初衷。群里之前似乎讨论过家人争吵这个话题,在亲密的人面前,通常会暴露自己最柔软的部分,“亲密关系似乎总会让人露出丑陋的一面”,也许这是“在亲密关系中受到的伤害远远大于其他关系”的原因吧。我比较佛系,一般不吵架,这些年更少,一是懒得吵,二是吵也没用,三是吵不起来。争吵从来不是因为引发争吵的某件事本身,更多的是情绪的出口,有的人争吵过后感觉好很多,但是争吵并没有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只是缓解了情绪。当路走不通了,当遇到岔口了,当走不动了,“不忘初心”四个字真的很管用。书中提到的有效沟通的八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我想要什么”,我感觉换个词就是“我的初心是什么”。

改善自己

这个部分很难,但很关键,决定是否能够从“幻灭阶段”走向“爱与和谐”。书中提到的《正面教育》这本书我看过,研究过,核心思想是“权力之争”,很对症。我经常会想起一个故事,一位女士和一位外国人结了婚,随他到了异国他乡,她说,你要好好对我,我为你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她老公说,这不是牺牲,是你的选择。我想这个故事可能和这个主题关系不大,但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的颠覆。每当我想埋怨,我想吐槽的时候,我会想起这个故事,放之诸事皆准。“敌人的真面目就是我自己”,工作压力大,这是我选的;孩子不听话,这是我生的......如此一来,自我批评也变得挺容易。“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翻译一下,求人不如求己,与其试图改变别人,不如大刀阔斧朝自己下手。

遇见更好的自己

正如亲密关系中的对方是自己的镜像,自己也是对方的镜像,想让对方变成什么样的人,先让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用在教育孩子上最能说明问题。想让孩子爱读书,自己就不要看电视;想让孩子爱运动,自己就不要宅在家;想让孩子亲近大自然,自己就不要怕晒怕蚊虫。当然,反之一样,比如我的孩子怕猫怕狗,其实因为我也怕,从小叫她绕道走......“每一个选择都有后果,有时你已经忘了自己的选择,后果才浮现”。什么样的自己是更好的自己,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不同,所以我们才说更好而不是最好。

说了这么多,能够做到吗?答案是因人而异。就像开头提到的,有永远也亲不了的人,也有永远也疏不了的人。有的关系,永远也不想亲密,自然不会做出努力,对值得的人才会选择正确的方式,对不在意的人,爱咋咋地。
02
正确把握亲密关系中的“爱”与“恨”
作者:张韬
用这段往事做为开篇,并非想讨论对错或者其它,仅为阐述自己观点。

很久以前曾经深爱一个女孩。那份爱充斥着单纯与懵懂,常常幻想和她今生相伴,但彼时甚至对自身未来都无知惘然。

有段日子那个女孩对我很好。或许是依赖,或许是信任,或许是亲密,又或许什么都不是,总之这所谓的好注定无法持久。

后来女孩从我的世界里消失。接踵而来经历了父亲、挚友的病故,家人、亲朋的责难,工作、事业的低潮,所有伤痛都难于言表,直到今天还依然刻骨铭心。哭过,醉过,咆哮,麻木,却也徒奈何……

那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光,我体会到很多事情,也见识了自己先天上的诸般顽劣,而不努力者恒被淘汰的铁则,更是血淋淋被不断辩证着。当时基于幼稚,我常常痛斥命运对我不公,闭锁心灵不接受任何人劝慰疏导,更莫名奇妙地,我开始怨憎女孩,开始咒骂她对我的抛弃,从“爱”到“恨”的转变甚至连自己都始料未及。现在回过头想想,这种所谓“爱恨分明”可能就属于亲密关系中的某种心理问题吧!

 “爱”与“恨”,似乎如同水火不能相容

“爱”是种想要亲近的、喜欢的感觉,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或者被一个人爱着,体验到温暖、满足,我们就更想靠近对方,甚至想和对方融为一体。与之相反,“恨”则是种想要厌弃、负性的感觉,当我们憎恨一个人,或者被一个人所憎恨,体验到伤害、愤怒,我们就更想远离对方,甚至想要杀死对方。

于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时常演绎着爱恨情仇的或浪漫或忧伤的故事。那个曾经让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就变得让自己咬牙切齿。是时间变了?地点变了?还是那个人变了呢?

 “爱”与“恨”,是隐藏着某种评价的情感

“爱”总是和好的对象相联系,“恨”也总是和坏的对象相联系。如果你爱她,一定会觉得她几近完美;如果你恨她,在你心中她又能好到哪去呢?所以情感总伴随着相应的“评价”,这种评价则构成我们对他人的意象。

自己孩子出生后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最初婴儿的眼中所谓“好爸爸”和“坏爸爸”是如何区分的?在与朋友交流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好爸爸可以随时随地无条件地给予小家伙儿,特点是带来满足;坏爸爸则忽而无应、应而不当,让小家伙儿失望、愤恨,特点是带来丧失。

进而我又想到:在每个人最初的亲密关系概念形成的时候,是否本身就一部分是满意的体验及理想化意象,另一部分则是负性的体验和贬低性意象。在之后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否也以“被满足”这个标准来衡量亲密关系,去评价对方的好坏,并体验至爱或者恨?

于是,我们对待亲密关系,就开始了“爱憎分明”。

“爱”与“恨”,其实是一个整体。把亲密关系比作一个圆,通常可以把这个圆分成自我、他人、情景三个等分,这三个部分永远相互影响、互为一体。

今年我带的兵中有一个对父母充满恨意的孩子,我与他们分享过自己关于“爱”与“恨”的理论,他听后说过这样的话:“现在想来,父母也很不容易,他们也只能做到这个样子了,而不是不想做”。我认为,他已经从单一的“自我”为中心迈向了更加完整的体验和认知领域。

很多时候,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执于得到满足,执于好的快乐的感受,同时想方设法拒绝或远离痛苦。做为婴儿,可以把自己的需求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当做衡量他人好坏的唯一标准。可做为成年人,当需要从广泛的背景中去理解、去察觉自己某一种情感的时候,就会增强一份新的认知,就会有新的感受。这样,亲密关系就会趋于完整,成熟,而不是那种极端的“爱”或“恨”。

可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其内心的状态可能还处在原始的婴儿阶段,所以要么是爱的死去活来,要么恨得死去活来的。总之,是不死不活的。

用最后一段嘲笑下当年的自己,呵呵……
03
夫妻内战:基于内核模块启动的人格和情绪
作者:于洋
吵架的一个重要的原始驱动力就是三观不和,三观的形成简单说了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号称从生理因素开始,到后天的教养、到个人经验的积累等等,最终形成了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和交流风格,当然结婚之后夫妻双方在生活中相互扶持、深度融合中会对双方的人格发生更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三观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修正。不过说起来简单了,其实每对夫妻只要有矛盾,都是起码体现了加上双方父母等至少六个人的观点交火之后的碰撞。

平时,外周性格和情绪支配我们的日常行为,我们也有足够的耐心和戒备心理,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工作相处中,但是一旦问题延伸到所谓的“三观”问题,只要切入的足够深刻,我们内核情绪和性格就会被启动,这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那块难移的部分。

这里说的所谓内核,是借鉴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概念,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基于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提供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操作系统工作的基础,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内核就是我们底层部分情绪和人格,是反应系统基于我们人体生理体系的第一次扩充。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经过多年的教育学习和经验沉淀,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情绪情感应激反应内核。

内核是向往自由和冲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外周情绪系统可塑性更强也更容易适应,能够从容应对低烈度的矛盾刺激。所以平时发生矛盾进而吵架,一定要控制程度,一旦触及内核,导致情绪内核启动,必定会吵的昏天暗地,特别是本来两个人就内核不匹配的情况下。而且电脑如果出现问题,关闭电源就行。人一旦出问题,后果不可控制,谁也不知道对方被内核启动甚者内核爆炸之后的情况,恐怕歇斯里地是最轻的层次。

回头再说说三观不和,在茫茫众生的普通婚姻中,爱情可能存在于结婚之前,结婚之后靠的就是门当户对。因为只有门当户对的情况下,我们的外周情感系统的防御强度校低,运行过程中不需要调取太多的系统资源,也就是耗费我们的精力较少。外周情绪系统和内核情绪系统共同运转,两个体系都调取我们的精力以维持,达成某种程度的平衡。而外来事件刺激一旦强度较高,我们的外周情绪系统无法单独应对的时候,就需要启动内核情绪系统,这将是一场硬仗。不排除不是门当户对,也举案齐眉、琴瑟和鸣的情况,这只能说有其他因素介入从第三方维持了系统的平衡。

内核情绪系统一旦启动,会有很多的后续事件,其中之一就是记忆深刻,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疗伤,实际情况是,现实中的门当户对太少了。往往是一方某种气质和能力吸引了另一方,但是在实际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内核情绪系统并不匹配,三观还是不和的,这也意味着低烈度的战争在所难免,习惯就好。

生活不易,且吵且珍惜。
end
《亲密关系》克里斯多夫,通过绚丽、幻灭、内省、启发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夫妻所形成的亲密关系一一剖析,只是这些故事还在继续……
END
图文 |文武贝贝
简单的生活

纯粹的思想

我眼中的他们

—文武贝贝—




    关注 文武贝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