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选择去医院,还是去天堂?” - 从一个催泪的故事,谈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x0a给孩子选择,除了需要勇气和决心,也同样需要智慧。...



本公众号由耶鲁大学毕业、在世界顶级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运营,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欢迎关注。

关注

春节假期就这么一眨眼过去了!周一例会,本想约大家一起聊聊春节趣事,没想到开着开着就成了对自家娃的“吐槽大会”!

我家闺女可开戒了,以过节名义各种吃糖、吃巧克力啊,让她刷牙也不动!

逛庙会,我家小子对糖人啊风车的都没兴趣,偏偏就见到汽车走不动道,问题是家里已经可以开个汽车博物馆了!

我们有节后恐惧症的怎么办,今天迟到就是因为娃早上死活不要去幼儿园!

马上开学了,还在突击寒假作业,这就是我一假期没盯,说全凭他自觉的结果!
看来,这个春节对妈妈来说简直就是“春劫”啊!说实话,遇到这种情况,常爸也和所有父母一样纠结啊!毕竟上面那个吐槽儿子买汽车的就是我!要真的给小小常选择的权利,他会把整个商场的玩具小汽车全买回来!
我们常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要给他们自由。可是“放手给孩子选择”也是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勇气和智慧的。

小马君上本科时,光是”如何给孩子建立选择“,教授就专门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讲,当时的他不理解——这件事有那么重要吗?但现在的他,特别想拿出当时上课的笔记,跟父母们一起分享。
作者/小马君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任职于美国最大的早教机构之一的Bright Horizon,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战经验。(小马君受常爸之邀,到“常青藤爸爸”公众号开设专栏,每周四和大家聊聊科学育儿。)
本文干货
❶ 选择多了,压力大不说,还更难选

❷ 你提供的选择,不要让孩子摸不着头脑,猜不出底线

❸ 告诉孩子实情,少一点套路

❹ 赋予孩子“帮助大人”的权利,他们会更喜欢

❺ 孩子能”做出选择”,这本身就值得称赞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上本科的时候,人类发展学院的教授跟我们说过一句话,“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当时我并不是很明白,而更让我困惑的是,我们竟然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去研究“如何给孩子建立选择”这个话题。

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根据情况找几种选择,告诉孩子“你自己决定”不就完了么?可是,当我看了一个美国5岁女孩的故事后,才明白,有时“放手给孩子做选择”是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勇气的。

介绍故事前,先问个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身患重病,你是选择坚持治疗呢,还是放弃呢?

女孩名叫Julianna Snow,爸爸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妈妈是神经学专家。但不幸的是,女孩1岁多还不能走路,经检查患上了“腓骨肌萎缩症”,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



很快,女孩的并发症出现了,全身瘫痪,呼吸困难,一场感冒都有可能要了她的命。在这个时候,女孩的父母把生死大权交给了这个当时4岁的孩子,让她自己决定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继续治疗,也只能延长一段时间生命,但无法治愈)。母亲这样说:



其实让孩子做选择,是一个被很多教育学家说了无数遍的事,但当真的大事情发生的时候,你还会愿意让孩子选择吗?在给Ta选择的时候,你又应该如何跟Ta沟通呢?



朱莉安娜的父母是这么做的。首先在将生死选择权交给孩子前,他们将两种选择进行了清晰的解释。



这是当时母女俩的对话重现:

母亲:朱莉安娜,如果再生病你希望去医院还是呆在家里?

朱莉安娜:不去医院。

母亲:那可能意味着你会在家里去天堂。

朱莉安娜:是的。

母亲:你知道妈妈和爸爸不会这么快就去天堂,你需要一个人自己先去。

朱莉安娜:别担心,上帝会照看我的。

母亲:如果你去医院,你可能会变得更好,并且可能回家,这样会让我们呆更长的时间。我必须保证你对这一切都理解。医院可能可以让你获得更长与妈妈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时间。

朱莉安娜:我明白。

采访后期,主持人问这个已经噙满泪水的父亲:“你真实的愿望是什么?”



每一句话,都能戳中我的心,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坚持捍卫女儿选择的权利。

当记者问母亲:“你希望人们记住朱莉安娜的什么?”母亲哽咽着回答:



这段视频在Youtube上有非常高的点击率,有无数网友为他们祝福,同时也为这对父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点赞。





▲翻译:在当事人对当前的状况非常理解的情况下,都应该拥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大部分人如果被给予这个选择,都会选择在家中去往天堂。我年轻时做过看护老人的工作,几乎所有的老人都希望在家中安静离世。



当然,最终我还是看到了那条,最不愿意看到的消息:



▲翻译:她于2016年6月14日离开人世,上帝保佑这美丽的心灵。



女孩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在家人的陪伴下,提前离开了这个世界。



想看完整视频的朋友戳这里!

看完整个采访,我心情非常沉重。想想我之前提出的问题,遇到类似时候,你还会给出怎样的回答呢?父母放弃了选择,而是选择尊重孩子。自此,我开始反思,给孩子“选择”权利的意义。我开始重新理解,为什么教授说“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与其说是我们给孩子选择,不如说是我们给孩子机会表达他们的决定。让孩子自己决定,会有很多意外惊喜,这不仅体现出孩子的存在感,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拉近父母与孩子关系非常好的方法。

给孩子选择,除了需要勇气和决心,也同样需要智慧。我特意把当年上课笔记找了出来,又参考了大量资料,整理出5条定律:


5条定律
让父母帮助孩子做出聪明的选择
定律一
设置有限的、压力小的选择——不是选项越多,选择就越正确

有父母曾经问我,如果家里要二宝是否需要征询孩子的意见。我当时就很吃惊,如果孩子不同意,父母就真的不要二宝了吗?整个家庭要不要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让一个孩子来决定,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吧!

这事儿可以这么干:父母商量好之后,给孩子建立心理预期,或者给孩子一些压力小的选择,比如让孩子给二宝取个小名,或者给二宝挑一些衣服和用品等等。

对于年龄比较小(3岁以下)的孩子,尽可能把选项控制在2个以内。如果什么都问孩子,也会导致另外一个弊端——让孩子缺乏对于家庭的安全感。
定律二
“选择权利”发放时,一致性太重要——承诺之前先考量承受力,别给自己挖坑

很多父母说,我给孩子选择了呀,但是之后他就开始瞎胡闹,我下次只能收回。这就需要父母提前想清楚,给孩子选择的“代价”你是否愿意承担。

比如有父母问孩子,“你晚上想吃什么?”孩子说,“肯X基!”然后大人说,“不行,垃圾食品不能吃。”那你还不如干脆别让他选。

或者你今天同意了他的选择,第二天又反悔了。导致的结果要么就是孩子的绝地反击,要么来不停试探你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孩子们都聪明着呢,就连你“戒备森严”时都想着怎么能钻空子。

所以,千万别给自己挖坑,如果你没法承担孩子选择的“代价”那么就干脆别让他选。

定律三
告诉孩子实情,少一点套路——坦诚一些,孩子比你想得更睿智

有些事情是没法选择的,那就诚实地告诉孩子。

之前我在做国内的乡村教育改革线上课,一个老师说他们班上有个男孩子,很聪明,喜欢唱歌而且唱得很好。虽然语文很好,数学却一塌糊涂,老师都担心他考不上高中。问我,该怎么办?

我的回复是:你该告诉他事实情况是怎样的,告诉他有些事情我们是没有办法选择的。比如在大山里,如果你真的想靠音乐出人头地,那么还就必须把数学搞好,考上一个好高中,才能有更大几率上专业音乐院校,让更多人知道你,也能用上你的音乐天赋。所以,数学就是你实现音乐梦想的一道坎,你必须要过。

后来老师告诉我,这个方法对孩子确实是有效果的。以前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感觉和音乐没有什么关系,现在他知道了,虽然他还是很讨厌数学——但这就是进步,不是么?
定律四
孩子喜欢用“帮助成人”的心态做选择——适当放低姿态,给孩子刷存在感的机会

有的时候我们希望快速出门,但是孩子就是拖后腿。这时候你可以根据平时的经验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出门列表,把出门前的所有事情列在上面,如果孩子读文字还比较困难,可以配上图片。

你可以和孩子说:“宝宝,爸爸12点还要去公司,我们现在需要你的帮助,让我们快速出门,赶快拿出你的准备列表,看看哪些工作我们还没做好。”

当遇到一些你反复强调、孩子却做不好的小事情时,你可以换个思路。

比如孩子总是忘记把用完的水彩笔盖子放好,你可以让他来帮助你,说,“宝宝,妈妈好像找不到这个盖子了,要不你帮妈妈找找还记得放哪儿了嘛?”孩子一定会乐意帮助。

定律五
“做出选择”就值得称赞——不要用自己的预期打压孩子的选择

很多父母让孩子做选择的时候是有私心的,往往希望孩子的选择和自己的期许相符合。其实,当你给孩子选择权利的时候,只要他做出回应就值得被称赞。

比如你问孩子是想去游泳还是想去爬山,如果孩子选择了游泳,你可以说:“太棒了!能和你一起打水仗了,简直太有趣了!”

比如正好家里没人带孩子,你问孩子是去姥姥家,还是陪你一起去公司待一会儿。如果孩子选择后者,你可以说:“谢谢你今天陪妈妈,和你一起上班一定会比平时有趣。”

另外在我们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时候,记得需要加入一些表情或者社交元素,比如笑容,眨眼睛,或者拥抱,都能帮助孩子更加轻松地做出选择,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让孩子听很low的儿歌?还是用高品质的音频开启英语、国学启蒙之门?“常青藤爸爸”会员俱乐部会员招募》


    关注 常青藤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