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业整治风暴不断升级!中国教育,如何走出“校内减负校外补”的怪圈?

 

2018年1月1日起,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出台了针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梳理教培市场乱象,查处教培行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而随着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通知】出台,武汉、西安、长沙、江苏等地也纷纷出台整治措施。...







新年伊始,教培业就掀起第一场整治风暴。2018年1月1日起,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出台了针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梳理教培市场乱象,查处教培行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而随着四部委联合下发的【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通知】出台,武汉、西安、长沙、江苏等地也纷纷出台整治措施。可以预见,这轮整治风暴一定会席卷全国各地。



2018教培业就掀起整治风暴,“减负”成为总基调
新年伊始,教培业就掀起第一场整治风暴。2018年1月1日起,上海、北京等地先后出台了针对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梳理教培市场乱象,查处教培行业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这是自去年全国各地集中整治教培市场以来,又一波整治风暴。

整治的一大背景,是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这要求整顿既有的教育机构,在关停并转中实现优胜劣汰,实现合法合规和转型升级;而另一大背景则是中产崛起和优质学位供给不足的矛盾。

“减负”将成为今后几年的总基调,整顿教育培训市场将在2018年扩展到全国各地,这也将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 1月18日,成都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20条意见具体涉及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管理、作业管理、作息安排、补课要求、考试评价、教辅管理等重点工作。
  • 严禁教师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检查教师布置的作业并签字;禁止学校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任何形式公布学生的考(测)试成绩和名次,要求学校采取“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
  • 2017年12月29日上海出台了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一标准两办法”,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在“一标准两办法”出台前后的2个月内,上海多个“大杯赛”被市教委取缔。
  • 2月27日,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中小学生充分睡眠时间,确保有关要求规定落实到位,贵州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息时间专项检查 为全省中小学生减负。
  • 狗年春节过后,新学期开学之际,浙江、黑龙江都相继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往后推迟,黑龙江还对课后作业量做出了要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
  • 2018年02月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将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6类突出问题。
  •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明确要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严肃处理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日本教育“减负”教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


2017年4月,《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探讨日本减负的教训的文章被选为人民日报内参用稿。原文章的题目是《日本基础教育减负教训值得借鉴》,文章中有理有据的深度揭示和解析了日本减负后的变化和情况,值得深思。文章大致内容如下:

1. 日本为啥“减负”?

简单说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民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大,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对激烈的竞争导致的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产生了质疑,当时日本政府就这个问题做了深度的讨论和调研,但减轻学业负担、改革大学入学考试的呼声甚至成了政治上的关键问题,最终“减负”于1976年年底开始实施。

2. 日本怎么“减负”的?

没什么特殊的办法,总结起来也就是少学东西、少上学、少考试,按要求要“宽松而充实”,孩子们也都玩得很充实。

3. “减负”的实际效应是啥?

(1)公立瘦弱,私营肥满

私立高中迅速崛起,学费昂贵但成绩颇丰,公立都在减负,私立没有;全日本中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从1976年的38.0%上升到1985年的44.5%乃至1993年的59.5%,小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也从12.0%、16.5%到23.6%,节节攀升。

(2)中产家庭教育负担倍增

“减负”丝毫没有减弱社会的竞争,“减负”政策并没有遏制中产阶级教育支出的比例,从1970年开始节节攀升,整体家庭的教育负担不光没降低,反而增加了。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等于扩大了不公平。

(3)国民学力显著下跌、教育负担抑制中产阶级生育率

显然,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持续下降,日本老师一样说“孩子一届不如一届”,同时,过大的教育负担让中产家庭并不敢冒然多生孩子,对社会发展并不利。

(4)年轻人缺乏竞争力,学历严重贬值

被“减负”影响的日本学生中有57.7%都讨厌这样的“宽松一代”。而在社会各个阶层的调查中,“缺乏常识”“缺乏教养”“缺乏沟通能力”、“缺乏忍耐力”“缺乏行动力”“缺乏抗压能力”“优先考虑自己自私自利”“工作中一直被动等待缺乏主动性”等成了日本“减负”一代的普遍标签。

4.日本正式取消“减负”

2008年开始,小学课本增加25%的页数被视为转折性标志。2016年5月10日,时任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宣布,日本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学生减负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中国真正开始落实减负要追溯到1988年5月的《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这份规定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做到:“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不超过四十五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要同家长配合,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仔细算一下,咱们国家中小学减负的路也已经历有17年之久了,为什么孩子和家长的压力不减反增,值得我们思考的。

中国的“减负”之路走到今日,一直面临着困境:家长和孩子的压力不减反增,这是为什么?家长和孩子的负担到底在哪里?

近日,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最近却连新衣服都快不敢出手了,原因就是孩子放暑假了。

这位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

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这么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痛苦的是你花了,心疼得不踏实;不花吧,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

“烧钱式”教育的背后既有炒作,更有家长的焦虑。一位家长以博弈论解释家长们争相"烧钱"的怪圈。

譬如校外补课,教育部门呼吁减负,对于家长及学生来说,选择有以下三种:

  • 如果所有人都减负(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 其他人减负你增负(背叛),你将取得相对优势;
  • 其他人增负你减负(背叛),你就会处于弱势地位。
权衡利弊后的家长有可能选择合作么?绝无可能,只有互相主动增负。

中国这17年走过的路跟日本没有任何区别,减掉的所谓的“负担”统统都被课外班和回家的努力补回来,家庭教育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决定的教育不公平越来越大,17年的时间孩子们其实没有过一天真正“减负”的日子,而傻乎乎真的跟着“减负”的孩子,最后全部都在现实面前傻眼了。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新问题


教育部门长期以来推动中小学生减负增效,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新问题。

据统计,2016年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辅导机构教师约700万至850万人。我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约占全体在校学生总数的36.7%,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更是高达70%。

目前看来,现在的孩子们,很多课外时间,都被各种补习班占去了。不久前杭州市“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案做过这样的抽样调查,周末不上补习班的小学生,不到10%。周末培训班超过3个者,多达四成以上。很多孩子甚至每晚都有补习班。我不在补习班,就在去补习班的路上,成了不少孩子们的日常。让孩子们睡个踏实觉,更要为孩子们减减负。

“减负”只改变了表象的少学、少考、少作业,但是中高考不变,名校不变,社会分层不变,选拔制度不变,家长一旦认清了现实,从现实出发,在辛苦的学习和灿烂的未来之间,家长做出了“增负”的“理性”选择,艰难而又决绝。这种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是家长真实的写照,也正是减负工作无意义的根本。

乔布斯曾因退学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当年的乔布斯,退去的只是学籍,而非真正退出学校。摆脱了学校里必修课的束缚,他转而把自己满腹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中。他甚至选修了书法课,这些早期打下的设计灵感,后来出现在漂亮的苹果字体中。书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乔布斯传》这样发问道,“在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该做些什么?”

乔布斯退学,这当然是极端个例。然而,从这种自我“减负”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一些启示,当孩子们像赶鸭子般,被从一个又一个补习班、兴趣班中赶进赶出,对孩子来说,是真的有所得益吗?


新政策冲击下,中国教育培训业趋势何在?


十九大会议期间,参加十九大的教育界代表对校外补习过重表示焦虑,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接下去的工作重点要去解决义务阶段的“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情况,真正有效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消费升级带来教育升级,时代变化带来教育培训转型,校长们是时候考虑如何转型升级了!

减去那些躲藏在住宅楼里不规范的与安全性低的小作坊培训,减去那些只有商业运作而无教育内涵的重复性的同步学习,家长对于子女的社会教育负担才会合理且理性,孩子的课外教育负担才会多彩且快乐,教培业的发展才能回归教育本质。

对于培训机构来说,“课外减负 ”减去了我们“揠苗助长”的功利心,多了我们为国家及民族做点教育实事的教育心,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随着各地一波高于一波的整顿教育培训行业的新政策出台 ,未来十年中国教育培训业会出现三大趋势:

  • 一是市场逐渐规范,新法中给了教培机构可赢利的明确 身份,同时也会在“有质量”的高要求下规范市场,教培业不再野蛮生长,小摊子、小作坊将逐渐被淘汰;
  • 二是素质教育红利时代到来,在政府大力推进公平教育与高考多元录取政策下,再加上新时期家长对于孩子素质全面成长的新诉求下,应试教育的红利逐渐消退,素质教育迎来红利时代;
  • 三是教培业从市场驱动转向产品驱动;伴随消费升级大潮,家长对环境、教学及服务品质要求高;市场手段效能逐渐减弱,对产品、服务要求提升,行业开始重视内部教学及服务。


面对教培市场逐渐“规范”的大趋势,教育培训市场“优胜劣汰”的行业洗牌已悄然展开,你的机构,准备好了吗?



推荐阅读


「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知出台,培训机构如何应对?
【重磅】四部委联合下发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通知,学科类培训及竞赛活动是严格规范内容
干货丨如何玩转节日营销?培训机构一整年可用的营销招生方案,必须收藏起来!
买不起豪车豪宅的雷军
教育创业圈

文新学堂

打造教育行业的7-ELEVEN

  合伙热线:400-0094-711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贵精神,重教育,从文新始!


    关注 教育创业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