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校史钩沉丨陈嘉庚创办水产航海与商科教育

 

陈嘉庚创办水产航海与商科教育...

G
L
O
R
Y
100
Y
E
A
R
S









创办集美学校水产科
集美学校允恭楼
1920年2月,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水产科,把“开拓海洋,挽回海权”作为办学宗旨。招收旧制高等小学七年或八年制毕业生45名,修业年限为四年,系甲种实业学校程度。

入学的资格以品行端正,身体健全,年龄在13岁以上18岁以下,具有下列资格之一者为合格:(一)曾在高级小学毕业者;(二)有相当的学历者。符合第一项资格者,试验科目为国文、算术、英文、常识测验,并检查体格及进行口试;如果以第二项的资格投考者,还须加试历史地理二科。学生录取后,于开课两个月后再进行甄别一次,以定去留,说明当时的招生是相当严格的。

集美学校水产航海学校学生实习——测天
当时,民间还存有“行船跑马三分命”的旧观念,上船工作的确也较艰苦,并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水产航海,陈嘉庚特地规定水产科学生“待遇同师范生,学膳宿费均免”。学生不但不用交学杂费和膳食费,而且所需被席蚊帐,一概由学校供给,学校还发给学生统一的制服。
1925年春,陈嘉庚增办集美学校航海科,后重订课程,改称为“集美学校高级水产航海部”,修业期限定为五年。第一、二学年授以普通基础课程,完成初中学业;第三、四学年为高年级,授以专业课程;第五学年,往海上实习渔捞及航海实际技术。后因五年制的修业年限太长改为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

集美学校水产航海学校学生实习——结索
陈嘉庚之所以在集美学校创办水产科,皆因他目睹旧中国“门户洞开,强邻环伺”,“船舶川行如织,但航权均操洋人掌握,我国公私营船舶,即在国境,犹寥若晨星,况在海外各属殖民地,何从觅其踪影”的可悲状况,深感痛心疾首。

集美学校水产航海学校学生实习——解剖
在海外几十年,陈嘉庚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物质文明有较深的了解,对航海与经济的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他自己又有过一段经营海运的经历。视野的开阔与个人的实践,使陈嘉庚认识到航海事业对各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他指出:“我国人口居世界第一位,沿岸领海环抱万里,不让任何大国;乃所有船舶之数尚不足与最少船舶之国比拟,甚至世界数十个航业注册,我国竟无资格参加,其耻辱为何如?故今后我国欲振兴航业,巩固海权,一洗久积之国耻,沿海诸省应负奋起直追之责。”

集美学校水产实习船集美第一号
陈嘉庚认为要“开拓海洋,挽回海权”,就要振兴渔业、航业,“欲振兴航业,必须培育多数之航业人才。”他义无反顾地负起了“直追之责”,选择在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厦门,在他自己创办的集美学校开办水产航海教育,以实现他“造就渔业航业中坚人才,以此内利民生,外振国权”的宏愿。

集美学校水产实习船集美第二号
陈嘉庚认为办好学校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严选良师”,要创办水产航海学校,首先要选聘这方面的教师。为解决水产航海教师难聘的问题,早在1917年,他就提前致函上海吴淞水产学校,托代聘一二位教师。

1927年5月10日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第四组学生航海实习启程纪念

该校回函说:“水产教师国内无处可聘,本校亦甚需用,仍付缺如。现有两位高才生本届可毕业,如有意,可资以经费往日本留学。两年后便可回来任教师。”陈嘉庚立即复函应承。当年即资送该校高才生冯立民、张柱尊(别号君一、江苏江阴人)、侯朝海(别号宗卿,江苏无锡人)等三人往日本东京水产讲习所(东京海洋大学前身)留学,预聘他们回国后到集美任教。

1919年9月,到日本留学回来的冯立民便应聘到集美。陈嘉庚即请他调查泉漳沿海一带和台湾的渔业航运状况,并且共同筹办水产科,研究招生的办法,1920年10月,冯立民被聘为水产科主任。张柱尊、侯朝海后来也到集美任教,成为骨干教师。


创设集美学校商科
1920年8月,陈嘉庚创设集美学校商科,修业年限为四年,主要授以商业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1926年落成之商业崇俭楼
商科的创设与陈嘉庚对商战真谛的深刻领悟有直接关系。他指出:“文明国之所谓商者,既能经营天产之原料,兴厂制成器物,复益以航业之交通,银行之便利,保险之信用,发行机关之完备,凡诸商业上种种之原理,又莫不洞若观火,而具有世界之眼光,故其物品优良,大促供社会之需要,博国际之欢迎,始是以居商战之地位,执其牛耳矣。其经济上势力与精神,尤能辅助国家,以培育无量数之人才,而使其互相利用获益者,盖商战也,而学战已寓其中焉。”

他认为:“我国商业之不振,推原其故,地非不大也,物非不博也,人非不敏也,资本非不雄且厚也。所独缺乏者,商人不知商业原理与常识耳。吾人深知此弊,以为补救之法,莫善于兴学。侨商若欲求免天演之淘汰,务必急起直追,学习西式簿记知识,银行、贸易技术本领。”

1933年商业学校“打字教室”
商科的办学宗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培养人才以谋民生问题之解决。学校提出:“民生至今,凋敝已极,政治不修,固为主因;而国人智识孤陋,墨守成法,难与人竞。方今革新伊始,百业待兴;此本校贮养商业人才,以期建设新国家者一也”。

第二是注意南洋商业、适应地方需要。学校提出:“今日南洋灿烂之文明,胥为吾华人三百年来汗血之结晶。闽粤两省人民之衣食,直接间接,几尽仰给于海外之侨商!顾以国势不竞,终无保护,既一再受殖民政府无理之虐待,复频遭土人排外之仇恨,建开辟之伟功,曾不能受锱铢之酬报?而自日本建立南进政策以来,强敌崛起,今后侨商,苟不急起直追,充实学识,则优胜劣败,难逃天演公例;此本校注意南洋商业,力谋发展者二也。”

第三是实行公民教育、养成健全国民。学校提出:“本校虽以实施商业教育为职责,但非置公民教育于不顾。狭义的职业教育,恒致养成偏颇浅陋之恶习,故本校于职业训练之外,复注意公民的训练。务使三民主义之真精神,及吾校生命所寄之牺牲服务精神,充分贯彻,而求所以实现之者;此为本校最终之目的也。”



1927年11月15日集美商业学校第5组毕业摄影
由此可见,创办商科的目的在培养有学识之才,援助南洋华侨经营商业,并希望通过培养商业人才改变国内墨守成规的商业经营方式,以谋民生问题的解决,以期建设新国家。同时还要实行公民教育,以养成健全的人格。

1933年集美学校商业学校全体师生
作者丨林颸

素材来源丨集美大学报

平台编辑丨林嫦娥、陈婉萍

责任编辑丨林嫦娥、
罗旻敏


编审丨华晓春


    关注 集美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