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PGA 3 ——亲爱的粉儿

 

粉儿,本质上是些大米,红薯,或是土豆等高淀粉含量作物磨成的粉,再炮制成条状。一丝丝的香软弹滑。不好吃者大抵会...



粉儿,本质上是些大米,红薯,或是土豆等高淀粉含量作物磨成的粉,再炮制成条状。一丝丝的香软弹滑。不好吃者大抵会说:“这米粉和面条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米粉和面条,是有着两种性子的食物。面条是北方的特产,有着西北汉子般的沉稳厚实:油泼臊子是他的欢喜,龙须面是他的情长。米粉大概是温软的江南小妹,带着些古灵精怪。它的质地也是软嫩,光滑,无瑕疵的。

第一次依恋上米粉的口感,是在大名鼎鼎的成都锦里。以古色古香闻名的小巷子里充斥着卖西式快餐和劣质纪念品的店铺,闲逛之余我难免慨叹着民俗的命途多舛。待到红日西沉,又累又饿的我走进了景区边缘处的一家“苍蝇小馆”。向店铺门口里张望,一口大锅翻滚出大股的水汽和浓郁的菜香---我便沉浸在这“人间烟火”之中了。

这家馆子是个小木屋,屋里头食客满满,生意好不兴隆。我只得跻身二楼一个小木桌子旁边。这小木屋真是狭小而简陋。作为一个身材高大的北方人,头简直要撞上天花板了!我猫着腰“鬼祟”前行,随手捞个板凳坐下,点了一份肥肠粉。

滚烫火辣的一大碗很快就被端上了满是油渍的小木桌。我拼命忍住自己想要立刻开始“埋头苦吃”的念头,仔细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肥肠粉身上。红薯粉儿温吞吞地一坨,卧在红油辣子混合而成的汤汁里;碗中央的葱白葱花,芽菜梅干菜环绕着中间的猪肥肠和猪杂碎,仿佛众星捧月一般:被人看做“下水”的猪大肠几时受过这般待遇,被红油渲染的红润而富态,它激动得花枝乱颤;火爆到酥脆焦香的黄豆零零星星地洒在汤汁里,几个元素凑成了一幅色彩鲜艳的画卷,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味觉的盛宴。举箸,开动,吃着市井小食,品着匆匆街景,叹着南来北往,喜着都市风情。红油的麻辣鲜美,薯粉的软糯弹滑,芽菜的香脆咸鲜,黄豆的回味焦香…种种味道混合,交杂,热热闹闹地在口舌间开起了会。我在这“背灼炎天光”的夏日里吞下了这滚烫的一碗,汗流浃背,亦是喜不自胜。

我亲爱的粉儿不把它的步伐停滞在巴蜀之地。它长路漫漫、风尘仆仆地走进了校园。这里它被称作酸辣粉儿。

我们学校的酸辣粉儿省去了那些个肥肠杂碎芽菜之类的锦上添花之物。只红彤彤的一碗,再加上一撮绿葱花,红绿相称在这里不是俗气,是对味觉的刺激。酸辣粉儿表面的一层红油总是过早地失去她的热情,在我找到座位之前总是先一步凝固下来,形成蜡似得一层。不过只要拿筷子挑着粉儿翻腾一下,那土豆粉就像“浪里白条”一样越出水面,翻将出来。左手持勺右手举筷,夹起来几根儿,盘绕一下,放在勺子上,再盛些汤汁,加些碎肉末,小葱,一口喂到自己的嘴里---噢!一定是会把自己烫到跳脚,急吼吼地呼气吸气,缓解着口腔里的痛感。我快要被自己为了美食而铤而走险的精神给感动了。不过,那味道真真是不错的。酸度,辣度,都是宜人的。那些个顺滑又柔滑的土豆粉不好好待在你的口齿之间,窜来窜去,有时候咀嚼几下也无法软烂下肚。土豆粉儿本身是没什么好口味的,这个“淘气鬼”只给你提供口感,味道却还是需要红油和酸汤的帮衬。搭配着,互补着,给嗜辣的师生们带去一次次温馨,一顿顿痛快。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话: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是两顿。的确,美食自带的情怀是能给人以慰藉的。作为一个苦命的偏科生,每经历一次大考就会有几个学科的成绩让我黯然神伤,心痛一场。当某天我又一次怀揣着惨淡的分数,低落的心情走进食堂的时候,没曾想一份酸辣粉就平复了我的心情。还是滚烫的汤汁,还是通红加青绿,我吃的汗流浃背,又唏嘘不止。人生有三大乐事:吃得下,睡得下,乐得出。一次试卷上的败北又算得了什么呢?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心,都随着浑身散发的热量消散了。让酸与辣摧枯拉朽地燃烧掉那些不快与失意,让喜与乐还像以往那样环绕在我的身边。

嗯,谢谢你,我亲爱的粉儿。


    关注 联合文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