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焦虑!每个家长都应该看看!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好工匠。曾有相关教育机构公布过一组数据,在7000多名被调查者中,...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好工匠。曾有相关教育机构公布过一组数据,在7000多名被调查者中,高达95%的家长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感到焦虑。好像从孩子一出生,家长的焦虑情绪就开始如影随形。在心理专家看来,父母内心的焦虑,比孩子自身出现的问题更为可怕。因为这种焦虑情绪的传达,会让孩子陷入负面暗示的恶性循环中,绑架孩子的成长,让本该绽放光彩的美玉黯淡无光。
1


三年换俩学区房
 “孟母三迁”的父母仍感焦虑
讲述人:刘女士 36岁 公司白领

2012年,我的大宝出生了。孩子不到一岁,我就开始焦虑。因为“过来人”说,买学区房一定得趁早。我的手头并不宽裕,但为了孩子也是拼了,和老公商量挑选后,我们将当时住的150多平方米的房子卖掉,拍下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二手学区房。但这并没有结束。2014年的时候,二宝出生了。但是,购买的学区房对口的小学在区域划分上发生了变化。这就意味着,我的两个孩子不仅上不了好小学,连我用150多平方米换的二手房也“砸”在了手里。我和老公一狠心,继续换房。我们这次选中了一套稳妥的8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但是价位特别高,我卖掉现在的房子,还要倒贴很多钱。但为了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和老公还是坚持了下来。就这样,几年的时间,家里的人口越来越多,居住空间却越来越小了。

专家解析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王永柏说,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四处奔走,他们用尽所有的资源,就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焦虑情绪弥漫整个家庭。但是,上名校就一定能成就孩子好的未来吗?家长一味地“努力”就能让孩子快乐吗?而现实中,很多上了名校的孩子,长期在“成绩至上”的环境下成长,高分的孩子高处不胜寒,低分的孩子自尊缺失,个性和其他能力得不到发挥。父母不按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功利思想的安排,让孩子没有了自由思想的空间,远离了心灵的快乐。而父母也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要求的时候,倍感焦虑和指责孩子的不努力。孩子长期在这样恶性循环的环境下成长,后果可想而知。其实,家长应把关注点适时移开,多关注重视家庭教育的力量。家长应以身作则,“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要做什么样的人。”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父母才能帮助孩子建立最强大的内心,最自信的笑容,最自然且最努力的学习状态。
2


梦到别家孩子说流利英文
马上给孩子换英语班
 讲述人:孙骁骁 32岁 全职妈妈

一到周末,我就觉得自己像打仗一样,周六上午先带孩子学习画画和英语,下午是舞蹈。周日上午是钢琴和思维训练课,下午晚些时候还有积木课。是的,我的周末完全是处于一种奔走的状态,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补课班中。我小时候没有这样的条件,现在可以了,为什么不给孩子多些学习机会呢?

一天晚上的睡梦中,我梦到了别人家的孩子,那个孩子刚满四岁,流利地讲着英文故事,几个相熟的家长在一旁惊叹叫好。而我的孩子在一旁傻傻地看着,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认不清,还没心没肺地跟着拍手笑。焦虑来袭,我在难受中醒来,再也睡不着。第二天,我就给孩子换了一家更好的英语培训班,希望她在现实中能和我梦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
专家解析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陈爽医生表示,投入不一定都有产出,而期待会随着付出不断累积,容易因过度付出产生过度期待,反倒让家长和孩子都陷入焦虑之中。家长需要思考的是,给予孩子的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还是满足家长自己的需求?是大人对自我成长中的缺失补偿,还是对自我现状不满意的焦虑?没有哪些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是回报多少,以哪种形式回报存在不确定性。“抢跑”家长常常希望付出必须以他们接受的方式回报。在这过程中忽视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的维系,社交能力的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锻炼。忽视孩子本身的能力水平和在群体中的位置,产生过度没有限度的期待,当孩子完不成父母的期待,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调。
3


没有考进年级前十
“不满足”的高知父母恶语相向
讲述人:张先生 42岁 企业高管

我和孩子的母亲都是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的,上学时候我们刻苦努力,工作后勤劳肯干,但我现在14岁的女儿却一点也不像我们,对待学习从来就没有紧迫感。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和孩子他妈给孩子规定,一定要考进年级前10名。但孩子最后考到了年级的第32名,虽说比上次考试名次略有提前,但和目标相差太远。并不是我们要求太高,而是前10名和第32名的分数根本没差多少。看着孩子这么不努力,她妈妈就教育了她几句,没想到女儿叛逆,母女俩发生激烈争吵,气得我们把脏话都说了出来。为什么,我和她妈妈这么努力,什么都给她安排好,什么都不用她操心,她就是不能体会我们的良苦用心呢?我现在太焦虑了。
专家解析
“越是高知家长,越爱焦虑,越爱在焦虑的情况下规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王永柏表示,生活中,很多高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显得尤为较劲。他们希望孩子按照他们的方式、状态去生活和学习,“永不满足”是他们共有的问题,即使孩子已经足够优秀,但他们却自动屏蔽掉孩子的长处,而抓住孩子的短处不放。这样状态成长下的孩子又何来自信可言?

而陈爽则表示,孩子都有取悦父母的本能、从众的本能和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的一点点努力也应该得到父母的认可。父母也要处理好自我的焦虑情绪,让这种焦虑较少地影响到生活。尽可能不要过多地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至于考试的成绩,不过是顺其自然的结果。考试永远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他需要承担一部分自己对未来的焦虑,适度的焦虑也有利于考试效率,但是过多的承担不属于自己的焦虑,对考试可能是不利的。毕竟,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比考试结果的好坏更重要。
心理专家: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

自然绽放的花最美丽



现代社会,焦虑几乎成了家长们的标配。这种焦虑的蔓延如果不处理得当,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因为家长的焦虑源于对孩子的“不满足”。即使父母不说,但当孩子感知到父母的期待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自己的处理能力和承受能力又不及时,就有可能发生心理失调,出现情绪问题、逆反、厌学、适应不良甚至躯体化症状。“情绪稳定平和的家长更容易培养出情绪稳定、自信、有能力的孩子。”陈爽表示。

其实,真正有能力的家长,也要学会处理好自己成年期的焦虑,这也是一种自我成长。成长应该是伴随人一生的事情。孩子也会借由父母的成长,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心理动力和模仿对象。心理健康稳定是培养孩子成才、一生幸福的大前提。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就像每种花的花期不同,等待它最自然的绽放,它才是最健康美丽的。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王禹哲

编辑:丁卉
 小编说: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祝各位每一天都心怀美好,辽宁掌上健康愿陪你一路同行!感谢关注,期待分享!
本平台原创作品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合作事宜请加QQ号:455919213,或拨打电话:22690836


    关注 健康风尚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