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稔驾龙与白云神韵

 

苗太稔是清康熙年间白云山的著名道士,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熟读藏经阁里的4726卷全套经书,遍访名山古观,常拜...





苗太稔是清康熙年间白云山的著名道士,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熟读藏经阁里的4726卷全套经书,遍访名山古观,常拜得道高师。无论是门派宗师,还是山野高人,都是他求学的对象。因而苗太稔集众家之长,道术精深,可驾草龙,乘祥云,游翔太空。他在云游期间,学会了江南正一道《三阳施食》等经韵,回到白云山后,悉心传给众道友及弟子,大大丰富了白云山的道教音乐。

白云山早期的道教音乐是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张真义等人从北京传来的,所以白云山道教音乐具有古典音乐和宫廷音乐的双重特点,既古朴典雅,又庄严肃穆。苗太稔云游江南各地,广集名山道乐,使白云山道教音乐在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又兼有婉转优美、清新秀丽的江南丝竹风格。

传说某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苗太稔驾草龙飞往扬州观灯后,深夜返回。他一边哼着观灯会上刚刚学到的新曲牌,一边逍遥地往白云山的方向飘飞。透过龙角上挂的那对真武祖师的灯笼,苗道长已经看到白云山就在眼前,归心似箭的他令草龙加快了回家的速度。镇守头天门的黑虎灵官看到灯笼后,以为是祖师爷出巡返山,慌忙出去迎驾,不料发现是假,非常恼怒,不问青红皂白,挥起钢鞭打去。一鞭下去,连龙带人落于神路沟下的乱石丛中,苗太稔当即羽化,而草龙则变成一根草绳。
众道士念及苗太稔是得道高师,又为白云山道教音乐做出过重大贡献,遂将其葬于神路沟左侧,早晚诵经为其超度。虽不能视其为神,但常伴神侧,也算是适得其所了。

后人在苗太稔道教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民国年间,白云山道教音乐的水平达到了巅峰。

民国初年,受时代潮流的影响,佳县一些地方的绅士请求陕西省有关部门允许白云山道士结婚。经批准,一些有钱的道士结婚成家,被称为火居道士,部分贫寒道士仍未能成婚。由于观念上的分歧,已婚道士和未婚道士很快形成两派,各自为阵,组成了两个道乐班子,外出做法事时各走各的。为了承揽演奏生意,赚取生活费用,两个道乐班子竞争十分激烈,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丰富各自的演奏曲目,提高各自的演奏水平。于是,陕北民歌、陕北唢呐、民间小调、晋剧曲牌等,不断被融入道教音乐中,这也为道教音乐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20世纪80年代宗教政策恢复后,道乐班子合二为一,这使得白云山道教音乐更加丰富和完善,白云山道教音乐团多次参加省内外会演并获奖。

2008年,国务院公布白云山道教音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纯底色大边距大段内容

日本的设计师提出过一个配色黄金比例,是70:25:5,其中的70%为大面积使用的主色,25%为辅助色,5%为点缀色。一般情况下建议画面色彩不超过3种,3种是指的3种色相,比如深红和暗红既可以视为一种色相。

一般来说颜色用的越少越好,颜色越少画面越简洁,作品会显得更加成熟。

请输入标题


佳县白云山

微信号:jxbaiyun3

电话:029-89355520

长按关注


    关注 佳县白云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