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灿烂 丹辉炳耀|陕师大师生深切缅怀田家炳先生

 

先生一路走好x0a陕师大师生永远缅怀您!...





7月10日,田家炳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博士讣告》,倍受尊敬的田家炳博士于当天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田家炳先生一生爱国、爱港、爱乡,致力于支持国家教育发展。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及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我校师生在田家炳教育书院田家炳塑像前,敬献花圈,以表悼念
130所中学  80余所大学  40多所小学
都受过他的捐赠
不是捐钱最多
但把自己总资产的80%
都用于慈善事业的
在中国只有一个人
他就是曾说过“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田家炳先生
遥远的太空    有一颗小行星
它的国际编号是第2886号
它也叫田家炳
为了纪念这位先生
他,曾为祖国的教育倾尽力量
我校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也曾得到田家炳先生的捐赠
与先生的渊源颇深

2012年,师大电视台拍摄
《心系教育 丹辉炳耀》专题片


田家炳先生与陕师大
田家炳先生关心祖国教育事业,为促进我校发展,1996年田家炳先生捐资600万元,用于修建田家炳教育书院大楼;1998年10月,大楼奠基;2000年9月,大楼落成。





田家炳教育书院大楼位于我校雁塔校区主轴线南侧,面积共93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080平方米,科研及辅助用房5220平方米;楼宇造型秉承理性与传统,汲取了中国古典建筑构图原则,底部柱廊光影丰富,中部以实为主,点式窗统一中有变化,整个楼体外观庄重、朴实、美观、大方。

在大楼一层,伫立着一尊田家炳先生的半身塑像,他神情亲切, 目光和蔼,见证了教育书院每一次的成长与进步。



上世纪90年代,田家炳先生来我校访问
关心学校发展,时任学校领导向先生赠画










田家炳先生为我校捐款建楼感赋


急公好义著香江,慷慨捐资情义长。

千幢高楼增彩泽,百年大计助辉煌。

满腔热血培桃李,一片丹心育栋梁。

辅教兴学人共赞,三秦大地美名扬。


赠田家炳先生
郭芹纳  我校原中文系教授


黉会起秦地,星辉映太空。

助学兴教意,扶困报国情。

心恋汉文化,力宏华夏名。

关中连闽粤,四海喜书声。




2004年9月,田家炳先生第四次来到我校访问,并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



“我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时刻,即公元2004年9月9日上午,在田家炳教育书院的这个教室里,你们见到了一个老人家。他叫田家炳,他来自香港,他是做小生意的。他盼望你们能够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毕业后务必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



田家炳先生在即将离开田家炳教育书院时,对聚集在他身旁的、依依不舍的我校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学子谆谆教导说。

其后为了帮助和鼓励教育科学学院家境贫困的优秀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取得出色成绩,田家炳先生在我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



2005年10月,田家炳先生一行应邀莅临访问我校。



在学校召开的座谈会上,我校向田家炳先生汇报了书院一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田家炳先生在座谈会上高度评价了我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2007年,田家炳先生一行来我校访问。








2008年9月21-24日,全国“二十一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教育研讨会暨田家炳中学校长论坛在我校举行。大会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主办,中央教科所和我校共同承办,田家炳先生出席论坛,并与师生合影。





2011年,田家炳基金会资助50万元人民币,委托我校与西安市田家炳中学(蓝田县)、白水县田家炳实验中学(白水县)、咸阳田家炳中学(咸阳市)、临潼田家炳中学(临潼)等省内4所田家炳中学建立长远伙伴协作关系。



通过建立大学与中学、中学与中学协作交流平台,在人才培养、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高效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资源开发、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等方面的研讨与交流,促进陕西田家炳中学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2012年6月,我校应邀参加田家炳基金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





2015年12月28日,我校召开第二轮陕西田家炳项目学校伙伴协作项目启动大会,大会进行了合作签约和授牌仪式,至此,我校共与陕西省8所田家炳学校建立长远伙伴协作关系框架协议。







 星光灿烂 

文/ 刘路
 (原文刊登于1998年10月5日 《陕西师大报》第255期,本文略有删减)
(一)
田家炳是一颗星。1965年由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1983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给予编号的2886号行星。在璀璨的银河系中,它忠诚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田家炳是一个人。一个客家后裔,一个蜚声中外的实业家, 执著不悔的慈善家, 一个爱憎分明、个性饱满的炎黄子孙。

无疑,以姓名来冠名星宿代表了社会对田先生至高的肯定与褒奖,但这种臻于极致的首肯,会使我们突然间与田先生遥远起来,遥远得只会在心中留下一个有关人与星的模糊对应而忽略田先生鲜活的性格魅力,而这魅力,才是更应当彰显与凸现的东西,才是田先生温暖我们的光华,值得去永远铭记、永远播洒。

田家炳先生1919年出生在广东省大浦县古野乡的一个偏僻山村。16岁父亲辞世,他不得不辍学以挑起执家重担。18岁即远赴越南,创立茶阳瓷土公司,业绩斐然,1939年夏,日军侵占汕头,瓷土出口受阻,田先生当机立断远涉印尼重新创业。先后创办超伦、南洋两家橡胶厂,业务鼎盛、如日中天。

在事业成功之时,保持冷静的头脑、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前进中的不利因素正是田先生的过人之处。1958年,田家炳举家迁徙香港。初到香港,田家炳就以非凡的气度与魄力买下了屯门30多万平方英尺的海滩、填海建厂,这种精卫式的举动被很多人嘲讽为“拿钱往海里扔”。田家炳不理会这些, 因为他明白,事业的巨轮刚刚扬起风帆,哪容得瞻前顾后、优柔寡断。1960年,奇迹出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化学工业大厦在荒芜的海滩拔地而起。投产后的第一批塑胶产品即倍受客户青睐,到了第二年,品种繁多的产品就占据了整个香港市场。

浅尝辄止、小富即安不是田家炳的性格,在他的心中孕育着更为远大的目标。

1968年,田家炳在元朗屏山扩建分厂,添置先进设备。在荔枝角道兴建田氏大厦,作为田氏化工企业总部。

1979-1982年,田家炳在屯门的厂地兴建起三座现代化工业大厦。田氏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经济效益扶摇直上,形成实力雄厚、誉满香江的“田氏王国”。

1992年,他又在广东东莞创建东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其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均属全国一流,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巨大贡献。
 
(二)


田家炳成功了,“香港人造革大王”的美誉理所当然地加在他的身上。田家炳富了,“岭南亿万富翁”,实在不是夸张。富翁的活法很多,飞扬跋扈者可以一掷万金博来丽人莞尔,循规蹈矩者可以锱铢必较留予儿孙奢华。而田家炳不会如此,他太眷恋生养他的热土,以至于家乡的发展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他的脑海,祖国的杆头日进每时每刻都会伴随他的心房勃勃律动。

“社会是由无数小我组成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都有赖社会各阶层人士分工协作提供。我的涓滴贡献,只是稍尽回馈社会之责而已。如果大家都能共同关心社会,各尽所能、奉献爱心,整个社会必然成为人类乐园……”

“我内心总觉得中国的每件事应该为每个中国人所关心,荣辱、毁誉、成败当然我都有份……”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田家炳先生的拳拳报国热肠;深邃的爱国情结决定了田家炳先生为了祖国的慈善事业义无反顾、执著不悔。

1982年,田先生预立遗嘱,指定将全部资产的百分之八十,逾十亿港元捐献出来成立“田家炳基金会”,全力资助祖国发展教育和各种公益事业。截止1997年底,该基金会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捐助大专院校二十一所,兴建中小学六十九所、医院十所,图书室三百五十所,以及展览馆、水电站、道路、桥梁……共耗资数亿元。

人的行为总有着各种各样的动因,或是欲念的撩拨、或是形势的逼迫,而要固化成奋斗终生的事业则必须无容置疑的信仰支持。多半个世纪过去了,田先生的耳畔还时常响起自己幼年时父亲的话语:“宁可实而不华,切忌华而不实”;“做好人就要谦恭诚信、薄己厚人、勤奋正直……”。他眼前会时常浮现父亲的身影,依旧把着他的手,端方周正地写下“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父亲的耳提面命与言传身教让年幼的田家炳懂得怎样去做一个人 、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朴素的传统道德、精深的传统文化和风细雨般沁润着稚气的田家炳。直到有一天,当父亲已离他远去的时候,他才清清楚楚地发觉一种东西已深深地融入血脉、成为他恪守不渝的信条。这种信条成就了田家炳、也正是这信条决定了他回馈社会的无悔选择,决定了他把报答与奉献当作终生的事业而奋斗不息。

田先生热心慈善不图名利,他说过,香港有很多人热忱善事善举,他不想锦上添花,内地有些地方很困难,他力争雪中送炭。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给予,怎样去真正的回报,他要做的是把自己受用终生的道德财富真正地播散出去,使这精神之火在人群中点燃并燎引,使它最终成为骨骼,支撑起我们的民族;让它化为雨露,滋润万物苍生。

田家炳先生是幸福的,这幸福因为他贤美的妻子,因为他颖惠的儿女。因为布衣素食绝无半点巨贾气派疏放旷达容涵一袭仙风道骨,因为亲自驾车伴旧故历览香江风物体验起友情的融融切切,也因为吟辞章书文赋调琴瑟歌乐府时品咂出从容的雍雍雅雅。这种幸福朴素而不苍白、深邃而不艰涩,坚持文化传统使他得以愉悦康乐,而恪守道德节操更使他通体舒爽。

“我们希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并无可厚非,但如果大家只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提升,这样的社会是不完美的。我们的家庭,如果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纵是家肥屋润,富甲一方,能否称得上幸福的家庭?一对夫妻,如互相猜忌,同床异梦,你疑我诈,纵是珠光宝气,家赀巨万,算不算美满的婚姻?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从这些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得知:物质文明只是促进人类幸福的一个环节,我们还需要和谐的社会和有爱心的人群。要达到这个目的,自然需要培养个人的精神文明,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需要大家重视道德二字”。

田先生用他切肤的感受,用他质朴的言语向人们播洒着一种看似浅显,但太易忽略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只有当孩子们花儿般的笑脸沐浴在文明的圣光下,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民康物阜,仪理有嘉时,我们才会觉出它的弥足珍贵,而由衷地感谢田先生近似执拗的固守与坚持。
(三)
冷静的田家炳清楚地懂得,一种道德的承袭,精神的燎引是何等困难,但他更倔强地相信在这种承袭时榜样与楷模的伟力,就像父亲对于他,像烛火对于暗夜。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只有通过它才能使精神更快地薪火相传,只有通过它才也会使道德越发地生生不息!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繁荣昌盛,先进的科技是最大的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有赖于普及的教育。同时,最重要的是——和谐的社会秩序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是由教育中传播和建立的”;“二十一世纪的希望在于教育,要使十三亿人口变成政府的人力资源,关键在于教育。中国是文明古国,国要富强,就要造就人才,就要办学校。教育的涵义是一切文明之本。另外就是要重视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科技、经济当然重要,但忽视了道德教育,经济再发达,社会也未必安宁、幸福。”;“依我个人经验来说,无论工商贸易的交往,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誉、德行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品学兼优、敦品励学,都可见德行的重要。我希望透过教育给年轻的一代传扬和建立以德服人的态度,使社会有良好的道德风气;我希望通过老师的身教言教给学生提供范例,以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品德,将来成为社会上的好公民,亦成为他人典范”……

田先生寄最多的希望于师范教育。“我之所以钟情于师范教育,是希望师范院校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教师和校长,更希望他们再教出更多更好的学生”,通览田先生成百上千的慈善项目,不难看出其中对师范教育的资助最不遗余力,最矢志不渝。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坐落在古城西安的陕西师范大学的资金困难才会使远在香江之滨的田家炳先生牵肠挂肚、寝食难安。这是教育部在大西北直属的唯一所国立师范大学,它肩负着中国相对贫困的西部省份的师资培养任务,田先生欣然解囊,捐助人民币600万元,建立陕西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

600万元,这是我校创办半个多世纪以来得到的最大的一笔资助,有了这笔资助,我们儒雅古朴的校园将新添一座现代化的九层教学大楼。

我们感念田家炳先生的古道热肠。而尤其感动与激励我们的是田家炳先生的这种精神与情怀。

有这样一件事, 或许对田先生来说是极微不足道的小事。田家炳先生对我校教育书院进行资助的决定成型后,多次亲自审阅修改工程图纸,他曾经在细致地看完图样后这样告诉吕九如副校长:

“还比较好,但有两处要修改。楼前的台阶是六阶,是双数,这不符合一般习惯,要改成七阶;西安夏天很热,楼内又不装空调,所以楼内走廊两侧的玻璃墙不要做成死的,要能够开启,以便通风降温, 让师生们感到舒适。”

田家炳教育书院奠基之日,适逢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丹桂飘香,花好月圆。是夜,师大校园一片欢歌笑语。 仰望天庭,头顶,一轮明镜似的圆月,正以庄严的步伐迈动,北斗熠熠,长庚灿灿,闪闪烁烁的星海中,哪一颗是田家炳星呢?

陕西师大的师生们,不必为肉眼无法寻觅那颗亲爱的行星而遗憾!让我们深切地铭记一位名标星汉的炎黄子孙,一位让你永远觉得温暖的慈善长者吧!

先生一路走好
陕师大师生永远缅怀您!
微尚工作室
编辑 / 张莹 刘书芳

摄影/ 仉天聪

内容来源/ 人民日报 陕西师大报 师大电视台 校基金会
大家都在看

建设创新型高端智库,服务大西安追赶超越,在陕师大成立的这两个研究中心不简单!

唯才“师”用|陕西师范大学公开招聘国际汉学院院长、副院长

全国排名32位|16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们的母校都是陕西师范大学!

“网红”师大教育博物馆保洁大叔的诗和远方

虚位以待|陕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院长


    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