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戛纳奇遇记

 

中国式戛纳...

春风化雨,春心荡漾。




戛纳电影节是一个法国的电影节,这毋庸讳言。以法国人对自身文化艺术的骄傲,电影节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那种只在法国才看得到的艺术至上的态度。这是戛纳电影节能够成为全世界每年艺术电影展映中心的原因所在。

不过支配戛纳电影节运转的另一大力量,这就是无处不在的好莱坞。
大概也只有戛纳,能把艺术和商业两个层面的运转,都玩到炉火纯青。它让很多原本没有商业前景的小众电影获得了生机,因此在很多电影欠发达地区,戛纳被视为「圣地」,除了它表面上的光环,真的是有很深刻经济原因的。

它也成了众多商业大片展示自己的重要舞台,每年出现在戛纳的电影,90%以上都和参赛没有关系。它们的海报、模型、视频等各种物料在海滨大道争芳吐艳,同样构成了电影节的重要风景。
进入2010年之后,一个新的现象是所有人都无法视而不见的。

那就是支配戛纳的商业力量除了好莱坞之外,中国资本愈来愈引人注目。

电影宫对面的建筑上挂满了华语电影的巨幅海报,几大行业杂志的封面、封底满眼都是华语片的介绍。
戛纳把华语电影纳入了自己的秩序,华语电影也让戛纳成为自己商业算盘的一部分。

华语电影在戛纳出现的历史很早了,六十年代李翰祥凭借《倩女幽魂》《杨贵妃》《武则天》数度入围戛纳,七十年代胡金铨的《侠女》还拿了奖。
《侠女》(1970)


大陆电影迟了一步,从八十年代开始成为戛纳常客,第五代的张艺谋和陈凯歌都拿到过很大的奖项。与张、陈同期的香港王家卫,台湾侯孝贤、杨德昌,也都是通过戛纳电影节得到了国际影坛的认可。后来第六代导演延续了中国电影在戛纳的存在,娄烨、王小帅、贾樟柯先后数次入围,也曾取得奖项。

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李翰祥、胡金铨,或是张、陈、王、侯、杨,又或是现今的贾樟柯之类,他们都渴望得到戛纳的肯定,融入戛纳所代表的旧秩序。
这体现在他们想得到戛纳的奖项,并通过戛纳建立的人脉管道将自己的影片发行到全世界,或是为自己来年的新片向海外投资人筹到资金,这都和其他国家的艺术电影创作者并无不同。

侯孝贤说过,他每部新片都送到戛纳或者威尼斯,其实不是为了得奖,主要是想卖片,因为他的电影在华语市场很难收回成本,而国际市场可以帮他完成这个任务。
最近五年,中国电影和戛纳的总体关系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电影产业每年高达30%的增速,令全球影坛侧目。谁能够忽视全球第二大票仓呢?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开始出现在戛纳,是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结果。

戛纳现在需要中国电影,就跟中国电影需要戛纳一样。这种需要已经超出了过去的那种模式,不再限于邀请几个艺术片导演到戛纳参展参赛,而是意味着更多。我们似乎发现,一种新的秩序在慢慢建立。
那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并无华语电影参加任何一个竞赛单元,但戛纳就少了中国电影人的身影吗?这当然不可能。
只不过……
只不过……
这次是整个盗墓笔记剧组是蹭红毯,而且还失败了
本文部分观点首发于虹膜公众号(IrisMagazine)


    关注 顽石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