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河南省地理志——汲县

 

珍贵文献...





珍贵方志

   本志书是林传甲纂 :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 武学书馆 1920年版


 分5篇,160章。介绍河南省概况。书前有《上徐大总统(徐世昌)进呈新印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书》、林翰等人题词、凡例、总编纂自序、河南四道百八县歌。 

大中華河南省地理志
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名义------------1

第二篇 位置------------3

第二章 纬度------------3

第三章 经度------------5

第四章 东界------------7

第五章 南界------------9

第六章 西界------------11

第七章 北界------------13

第三篇 地文地理------------15

第八章 区画形势------------15

第九章 崤函山脉------------17

第十章 熊耳山脉------------19

第十一章 外方山脉嵩岳------------21

第十二章 桐柏山脉------------23

第十三章 太行及王屋山脉------------25

第十四章 黄河正流------------27

第十五章 伊洛及河南入河诸水------------29

第十六章 沁水入河诸水------------31

者十七章 淮水正流------------33

第十八章 入淮诸水------------35

第十九章 唐邓入汉诸水------------37

第二十章 漳卫入北河诸水------------39

第二十一章 水泉------------41

第二十二章 气候------------43

第二十三章 地质黄土------------45

第二十四章 矿物------------47

第二十五章 植物------------49

第二十六章 动物------------51

第四篇 人文地理------------53

第二十七章 人民种族------------53

第二十八章 言语------------55

第二十九章 衣食住------------57

第三十章 孔敎------------59

第三十一章 佛老------------61

第三十二章 淸敎------------63

第三十三章 犹太敎------------65

第三十四章 基督敎------------67

第三十五章 各敎------------69

者三十六章 省议会------------71

第三十七章 省行政------------73

第三十八章 道县行政------------75

第三十九章 地方自治------------77

第四十章 军政------------79

第四十一章 警政------------81

第四十二章 财政------------83

第四十三章 学校敎育------------85

第四十四章 社会敎育------------87

第四十五章 农业------------89

第四十六章 工业------------91

第四十七章 商业------------93

第四十八章 京汉铁路------------95

第四十九章 陇海铁路------------97

第五十章 运道------------99

第五十一章 电政------------101

第五十二章 邮政------------103

第五篇 地方志------------105 第九十一章 汲县------------181 



译文:

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  第五篇  第九十一  汲县

汲县治北纬三十五度三十五分。偏西经度二十五分。

位置  西侨太行,北带卫河,东界滑濬,南界延津,西南界新乡,西界辉县,北界淇县。广八十五里,纵八十里。居河南北部。为河朔重镇。是以设河北道公署于此。

沿革  殷牧野地。周为鄘,后并于卫,汉置汲县。属河内郡。晋置汲郡。东魏置义州,北齐改伍城郡。后周为伍城县。隋复改汲县。元为卫辉路。明清卫辉府治。今府废汲县存。

山脉  西北诸山,皆太行市脉方山最高,霖落山古木奇石森立,以香泉寺擅名胜,苍峪山产苍氓石,坛山产煤,塔冈有水晶翠等石。比干祠墓有孔子题字。

    水系  卫河即隋炀帝所引永济渠。自西南新乡入境。绕县城西北。北会淇水。入濬县界。惟河道浅窄。常患决溢,孟姜女河。平时无水。夏秋霖潦。西北山水。奔腾灌注。折而西南。自新乡来至县城。西入卫河。香泉在霖落山中。为瀑布泉。

物产  农产五谷俱备。以粟麦为大宗。麦则盛产于卫河。沿岸余有红花靛棉花。落花生、甘藷、脂麻、茧丝之属。汴绸首帕、丝带、皮货、毛毡及挂面等亦著名。

实业  城市多挂面作坊,歪脑铅矿,东陈台煤矿(陈召)。皆已探勘极细。西关华新纺织公司,第五厂在北门外建筑。回民多制皮。丝厂则有福顺广、刘长泰、豫昌宏等厂。又有德盛等制毡厂。普益煤矿公司。卫辉墨水厂能自制药水油墨。

教育  省立中学,师范甲种农校,各一。县立男女学校共四十四。学生一千二百四十一人。经费八千五百四十元。外人设学八。经正图书馆一。通俗讲演所一。

城市  居民三万。卫河环城西北城。内有富教楼、又崇本书楼、看花楼、煤山为明潞藩建筑。商务惟西关繁盛。粮行、杂货行、林立,红花行为各县冠。有卫文通商惠工遗风。

乡镇  李源屯、柳毅屯、张武店、山彪镇、小双村、顿坊店为四乡巨镇。塔冈村扼西北山口。太公泉、比干墓、君子村为昔贤遗址。人多景仰。各乡皆有家塾。明季科第最盛。有一科中式八九人者。旗杆匾额牌坊焜耀乡闾。

交通  京汉路直通南北车站在城北六里。道清路横亘东西。车站在城南二里。电报徧通各省。卫河帆船。横贯马市街。上沂新乡。下达道口、临清、天津等处。城市设有电话。柳毅屯为道清铁路之车站。山彪镇有陆路达辉县。

编者语:《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汲县篇》是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本书有徐世昌的亲笔提款及印章,其内容客观的反映了卫辉民国初期卫辉(
汲县
)方方面面的风土人情,对研究本区域的
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参考。作者简介:



林传甲(1877~1922年),号奎腾,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早年就读于西湖书院,博览群书,尤长经史、地理、文学,为张之洞所器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第一。两年后,出任京师大学堂文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在黑龙江、湖南、湖北、北京、广西、内蒙古等地兴办教育。民国6年(1917年),愤于“外人谋我之急”,在中国地理学会发起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出任总纂。编纂出版有浙江、江苏、安徽、福建、京师、京兆、湖北、直隶、山东、湖南、吉林等省地理志,以及《大中华直隶省易县志》、《察哈尔乡土志》等。



传甲回福建,撰《福建乡谈》介绍故乡的面貌及自己的身世。旋即北上至察哈尔,任蒙古教育研究会会长。此时,他看到“日本调查吾国,所编支那省别地志,乃次第出版”,“益觉外人谋我之急”。于是在中国地学会发起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并被推举为总纂。从此,他在“国内多故,人心摩宁”的困境中,发愤遍游各地,以完成全国省区志为己任。他以中国地学会为总机关,通过《地学杂志》呼吁各省、县、区设置编辑支部,并动员各地中学校、师范学校师生参与调查工作,工作伊始即受到各地人士的赞助。

至民国9年(1920年),林传甲为编纂《大中华地理志》历经15省,刊行地理志达12部(据《黑龙江志稿·人物志·林传甲传,计有京师,京兆,苏、浙、皖,赣、晋、鲁、鄂、豫、奉、吉诸地志12种)。他计划编纂的《大中华地理志,还包括全国各县每县1册。他曾亲自编纂《直隶省易县志》、《察哈尔乡土志》。余者则因病未及实现。他为此常耿耿于怀,且叹息道:今《大中华地理志》尚待进行,一息尚存,此志不懈,天将加我数年,以卒此业乎! 民国10年(1921年),林传甲复出关到吉林任职。翌年1月,病逝于吉林教育官署,年仅44岁。

资料提供:卫辉市图书馆

编        译:赵洪彬




    关注 文化博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