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工厂开在家门口,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在忙什么?

 



去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在了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家门口,这让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整车厂总监单俊和他的团队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自主品牌建设好。”



日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其中提出,到2022年,临港新片区的经济实力将明显增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在发展质量方面,临港新片区将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对上汽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良机,如何抓住这发展机遇?面对竞争对手,在临港的上汽人又在做哪些努力?

11小时两班倒

以“匠心”造“国潮”
提升自主品牌质量是我们的使命。每一辆经过我们手中的车,质量都必须牢牢把控。”单俊表示,尽管气温很高,但在生产现场,大家的工作热情和气温一样高涨!在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总装车间,员工们每天11小时两班倒,依旧干劲十足。目前,基地里生产最多的车型是荣威RX5系列。今年7月,上汽荣威品牌销量超过3万辆,同比、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上市不足两个月的荣威RX5 PLUS更是受到消费者青睐,这款曾被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带货”过的国潮“网红”,在7月销量中表现亮眼,达到了12548辆


为保证投产初期,新产品荣威RX5 PLUS车辆快速、高品质地交付,临港基地在疫情防控不松懈、确保两班员工不接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高单日生产时长。“通过精细化管理,把责任切实落实到各层级人员的标准化管理中,严守每一道质量关口。”单俊说。随着“国潮”新产品上市,基地刷新了上汽乘用车公司新车型投产后首月最高产量纪录,为保证市场旺盛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整车销量直线上升的背后,是自主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这其中,还离不开扎根岗位的造车“匠人”们。在今年8月召开的第二届“临港工匠”表彰大会上,最年轻的“临港工匠”就来自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获得者杨山巍。

“企业通过搭建‘技师工作室’,为员工们提供了行业前沿技术的交流学习机会,鼓励优秀人才在生产制造中不断创新,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单俊说,“以‘匠心’造‘国潮’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方向。”
1小时多生产3辆车

数字化助力高效生产
“早期规划中,车间生产节拍是40JPH(单位每小时生产车辆数),现在显然无法满足需求。”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副总监宋政说,“通过几年努力,在没有额外扩工位的情况下,已经基本上把生产节拍稳定在了43JPH。”这就意味着,在1小时的单位时间里,能比以往多生产3辆车



据了解,临港基地数字化一期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通过推进各业务单元的数字化平台改造、新建及集成贯通,形成了共计20余个系统平台,打造了以制造过程透明化、生产管理精细化、运营数据共享化、决策管控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工厂。“以生产线开动率提升为例,通过升级生产管理系统,以及配合运用自主开发的设备管理系统,能有效地将生产线开动率稳固在93%以上。”宋政说,“时间紧,任务重。越早加快数字化建设,就能越早为做强自主品牌添砖加瓦。”

新创建的全数字化整车需求计划系统平台就是最近在研发的项目之一。“从发起制造到产品交付,将实现制造OTD(产生销售订单至完成整车制造的时间)缩短2天,需求模式也将从原先的月订单模式转变为周订单模式。同时,呆滞库存(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周转速度较慢、停滞的库存)资金下降2%。”宋政说。

这只是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数字化建设的一期工程。“一期工程的核心是打通全业务链、全供应链和各管理平台的前后端链接,实现数据协同化;数字化二期建设和三期建设将逐步实现决策智能化和业务生态化。”宋政说道。

记者丨严瑶


    关注 上海汽车报天天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