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上节目被疯狂群嘲,我毫不意外

 

观众的热情消耗殆尽,再强大的阵容,也掀不起风浪。...



这两天,相信不少人已经看过在热搜刷屏的毛晓彤。

分手事件四年后,再度逆风翻盘,爽文大女主的形象深深刻在网友心里。

乃至有人称她的经历是真·乘风破浪的姐姐。



随后,她即将上《乘风破浪的姐姐2》踢馆的消息也登上热搜。

很多人开始在微博期待毛晓彤的表现,甚至翻出来当初她在《舞林大会》上的惊艳舞姿。
同时也为《浪姐2》注入了一些流量。

要知道,节目已经播到第二期了,可在娱乐圈接连不断的吃瓜氛围中,热度远不如预期。


一个很明显的对比是:

第一季开播时,直接轰炸全网热搜。

第二季则声势黯淡,无论是黄晓明退出,还是毛晓彤踢馆,节目靠明星话题引流,这是不争的事实。

Dr. V在看完最新两期后,观察到一些节目现象,或许可以解答——

《浪姐2》,何以至此?
“划水”的姐姐?


观众到底对《浪姐2》买不买账,豆瓣评分也许是一种声音。

第二季最初开分6.1,紧接着下跌到5.9分,不仅与第一季开播的8.6分相去甚远,评论也几乎集中在了姐姐的业务能力上。

来看看在一公分组后的张柏芝,先不说她五音不全,舞蹈老师看了纷纷摇头。
热搜的反应更诚实,直接打出了“划水”两个大字。

刚开始的训练很能代表她们对这个节目的态度,尤其在导师考核阶段,场面更加一言难尽。

不少姐姐吐槽压力过大,要求降低难度。

最尴尬的是,原本考核要求唱跳,但姐姐们顾此失彼,几乎都选择了其中一项。
黄晓明数次无奈重申赛制:尽自己所能,唱一句是一句。
但是姐姐们依然出奇制胜,有人忘记动作现场编舞;有人两次失误定点依旧站不稳。
不说舞蹈的精彩程度,能记住所有动作的宣璐,已是当中的翘楚。

等到考核相继结束,网友的回应更加冷淡——

划水,几乎是为第二季的姐姐们定性了。

也难怪网友吐槽:张雨绮在第二季就是优等生的程度。
镜头诚恳地记录姐姐付出的努力,成绩单则交由观众评判,成长与否,都很直观,真人秀的残酷就在于此。

不怪观众苛刻,虽然姐姐们普遍没有唱跳基础,但现在已经进入练习的阶段,两者起码要有一个站得住脚,否则,就只能成为热搜上人们一笑置之的谈资。
自从“中年女星”开始被关注,她们的成熟魅力也成为娱乐圈定期话题。

可这一次的姐姐们,让大家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评价标准。

这也侧面印证,观众早就不把期待放在30位姐姐如何擦出火花上。

相反,姐姐们的业务能力,才是大家围观的重点。
可事实是,很多亟待翻红的姐姐,拿到这张船票,再把节目当成跳板,这样更容易混成“综艺常客”。

女性节目变成刷脸平台,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浪姐》这个舞台,好像也越来越不“独特”。

于是,落差就出现了。
单靠野心,撑不起《浪姐》


与其说《浪姐》是圆梦舞台,倒不如说是职场。

像那英这样,已经是天后,参加节目就是想尝试新玩法的,毕竟是少数。

张雨绮就曾坦言这是个“工作机会”,但她“很珍惜这个机会”。

对她来说是如此,对很多想翻红的姐姐来说更是如此,努力拿到入场券,然后拼命留下来。





拿安又琪来说,她是第一届超女冠军,但知名度却远不如拿季军的张含韵,比赛过后更是迅速沉寂。

她对《浪姐2》的重视与渴望,可想而知。

杜华透露,安又琪得知自己要上节目后,哭了整整两个小时。
但从这两期看,她并没有呈现出积蓄多年的爆发力。

先是初舞台就忘记动作,出现了大失误,最后舞蹈导师给了5分,总分只有53分,在30位姐姐中垫底。
黄晓明说:她的心态配不上她的能力。

杜华则更直接:这么好的机会给你,为什么还失误。

听起来很不近人情,但的确如此,就像很多姐姐也有失落的经历,却看不出奋力一搏的勇气,有那么真切要翻红的渴望,却看不到破釜沉舟的决心。
Dr. V举几个第一季的例子或许会更直观。

去年,超女出道的张含韵上节目,明显有备而来,初舞台的弹唱,一公漂亮的戏曲唱腔瞬间就让人记住她了。

更不用说短短几天训练的《大碗宽面》,动作的成熟度称得上出道女团的水平。
不止是张含韵们需要《浪姐》,性格各异的姐姐们同样视若珍宝。

因为属于成熟女性的舞台,实在太稀少。

宁静从接到邀约开始,闭关一百多天,练舞练到吃救心丸;黄龄练钢管舞,腿上全是淤青;最年长的伊能静,被称是最努力的。
专业能力最强的孟佳王霏霏,睡前依然在抠舞蹈动作。

最开始顺拐出圈的张雨绮,五公的一段solo也证明了自己可以乘风破浪。

其他姐姐也不逊色,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训练,不少姐姐是被经纪人劝回去休息的。
她们无一例外,都曾以“热血励志”感染了最初的观众。

这才是“姐学”标签之一。

珍不珍惜,态度是骗不了人的。

当然,也可能是姐姐们拿了某一套剧本,有一开始的“敷衍”打底,以后触底反弹,更有“励志”的味道。

记得Dr. V不止一次说过,30+的姐姐面临生理与心理双重考验,但也是那些挣扎与改变,一步步塑造姐姐的魅力。

倘若没有改变,继续原地踏步,那最先失去耐性的,肯定是观众。
姐姐还在,风光不再


每一个综艺的宿命,都是第一季最得人心,能在第二季继续高起高落的毕竟是少数。

有了一套固定的班底和模式,复制往前走就是了。

节目刚官宣时,扬言是大姐大那英+顶级美颜张柏芝,完美对标了第一季的宁静与张雨绮。

之后团里的每个姐姐,几乎都能在上一季找到参照。

让人不自觉恍惚:节目组又把一手牌重新打了一遍。
所以也不全然怪姐姐们的业务能力“拉胯”,节目的赛制更值得质疑。

首先,初舞台将“唱”和“跳”分开,就是极大的考验。

那英开口就惊艳,但跳舞被调侃像做法现场,董洁的木偶舞跳得这么好,但一开口就破音。

观众的观感也很容易被蒙蔽,能唱不会跳显得路线单一,能跳不能唱却也显得不尴不尬。
这个闭环首先就把姐姐们困住了,尽管能贡献一些所谓的“笑点”,但长此以往,节目的初衷也是慢慢被消耗掉了。

另一方面,如果说上一季的劲歌热舞中,还偶尔有深情的慢歌,还有《兰花草》这样力量感十足的歌曲,那这一季,连“偶尔”都没有了。
从节目安排的一公选曲看,仍是审美极其雷同的舞台。

三五人的团舞,连服装造型都越来越年轻女团,清一色亮片外套和高马尾。

大家早就看过了这些风格化的搭配,还会有任何想探秘的新奇感吗?
上一季是节目组制定规则引导姐姐通关,这一季的姐姐对规则早熟稔于心,不断强化“这个舞台必须炸”的意识,在选曲时更偏向可以大放异彩的风格。

当赛制不变,观众的要求不变,姐姐也不敢变。

整个节目成了一个循环怪圈。
Dr. V只觉得可惜。

第一季尚有女性力量加持,有乘风破浪的影子,有那么多魅力十足的姐姐,有那么多的女性话题值得探讨。

观众不止一次呼吁,不要让姐姐们的美好,成为被默许的娱乐规则,可走到第二季,却明显感受到,彼此都力不从心。

也慢慢接受,这只是个节目,被骂也好,被捧也罢,关注度才是它能吸引姐姐参与的关键。

只是等到观众的热情消耗殆尽,再强大的阵容,也掀不起风浪。
编辑:Christopher

撰文:Eudilav

美术:罗兰


    关注 VOGU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