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到了最分化的时刻

 

是什么决定了2倍PB的银行股和0.2倍PB的银行股,在未来可能会并存?
来源:轻金融 作者:李静瑕


“未来的银行业,将会出现两倍PB的银行股和0.2倍PB的银行股并存的现象。”这是一位知名银行业分析师,近日所做的预判。

让银行股们拉开10倍估值的是什么?从盈利能力看,整个银行业的ROE增速,已经从十年前的20%多下降到了2020年的10%,银行业的综合价值回报正在持续收窄,这是行业共同面临的大环境。

虽然银行业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但分化的趋势仍然在加剧:在2020年,银行业经历了10年来的第一次业绩负增长,下降了1.8%,但1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2020年业绩快报显示,净利润全部都实现了正增长。

经营业绩的分化,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估值分化,比如同样是股份行,有的PB约1.8倍,有的PB仅0.44倍。

同时,各类银行的特色化优势也在分化,其中就不乏“强者恒强”的银行。这些领先银行的突出特征之一,是数字化转型投入大、优势明显,在经营指标与市场估值上均与后续梯队拉开了距离。

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共同的转型方向,也成为银行必须打好的“生死之战”。
1

未来银行:银行数字化的终极目标
近几年,银行业诞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形态,比如互联网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5G银行、直销银行等,而所有银行的数字化创新形态,目的都是走向“未来银行”,这也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然。

未来金融机构会是什么样子?

IDC认为,未来银行的渠道将呈现线上线下角色分明、智能赋能、体验一致等特征,未来银行将是智能的、安全的、无处不在的。要建好未来银行,除了夯实自身科技水平,银行应借助优秀的金融技术提供商。

在未来银行的形态中,银行非常关注场景金融,希望把金融服务嵌入到个人C端客户的衣食住行里,以及企业客户的经营、生产的全流程中。

从各类银行的数字化布局来看,大型银行布局更积极。近两年,无论是从重大战略落地实施到各项技术创新,领先国有行、股份行的金融科技布局都有重大突破。

为了抓住这轮金融科技大浪潮,银行逐年加大科技投入,2019年上市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总和超过了千亿。“大型银行或将是接下来两年IT投资主力军。”国泰君安证券认为。

同时,越来越多中小银行把数字化作为转型突破口,但仍然面临如下突出痛点:资金实力不足;人才缺乏;数据信息质量较差;金融科技与业务融合度不够深入;开放平台建设能力欠缺;零售业务获客渠道单一等。

腾讯金融云总经理胡利明指出,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当前面临着如下突出的挑战和痛点:一是渠道依赖线下网点或第三方;二是对现有客群经营不足,对新客户拓展乏力;三是金融产品设计缺乏特色;四是组织的敏捷性、业务推进模式都需要进化;五是底层基础设施偏传统IOE架构。

在这些挑战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尤为关键。虽然不少头部银行已经在做整体的分布式运营的升级、改造,但是覆盖的面还远远不够,还有大量的金融机构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

一家大型股份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指出,银行要抓住数字化契机,需要迭代升级基础设施,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以业务系统上“云”的方式,打通数据融合应用的通道。“有足够实力的银行可以自建云平台,而基础不足的中小银行可以采购第三方金融云服务。”

在银行数字化的过程中,领先银行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榜样,而领先的金融科技机构,也把自身的经验与案例开放了出来。

近日腾讯云联合腾讯金融研究院发布行业首份《未来金融白皮书》,从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实际痛点出发,全景呈现对未来金融形态构建和数字化升级路径的洞察。

 

这也是腾讯云首次以白皮书形式,系统性阐述金融行业数字化方法论,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指引方向。
2

构建“未来银行”的两大关键
“未来银行从业人员如果没有数据思维能力,就像30年前进银行不会算盘、20年前进银行不懂计算机,将被历史淘汰。”一家国有行副行长近日如是说。

当前,数字化金融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大型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力和科技能力更强,加上外资纷纷进入,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科技的军备竞赛上大家的武器武装得特别好,才能在未来有立足之地”。

如何找到构建“未来银行”的突破口?

《白皮书》指出,面对不同的场景需求,金融机构数字化有三种路径。部分金融机构可迅速建立全新数字化业务或产品,实现快速数字化;部分金融机构采用互联网运营经验迅速迭代,实现局部数字化;部分金融机构也可制定顶层数字化战略设计,推进业务变革和组织升级,实现全面数字化。

胡利明指出,归根到底金融机构的客户包括了两端,且都在往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在消费端,C端用户接触金融机构的载体、终端越来越多元;在产业端,各个行业进行数字化去降本增效,同时在线办公和管理趋于数字化。

随着金融服务全盘线上化,线上和线下结合越来越紧密,且越来越多元化的连接方式,让金融场景的实现越来越容易,各大金融机构也主动出击去嵌入到很多合作方的场景当中去。

正是在这样的新连接方式下,腾讯提出未来银行形态要做好两件事情,即新连接和新基建。通过充分的新连接,再用新的科技方式去做核心业务的承载,即新基建。为此,腾讯制定了完整的1+4+5的解决方案。
 
胡利明表示,在新连接的过程中,腾讯云主要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C端用户个人和银行的连接器,二是把产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和银行做对接。

除此之外,当前大型金融机构都在自己打造平台,去做连接器和生态闭环,腾讯还在把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开放出来,帮助银行去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

新连接解决了触达的和转化的问题,但连接没有解决效率和成本的问题。腾讯云通过用新基建用连接的方式做金融服务,希望能够覆盖这些长尾客户,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普惠。

对于银行关心的系统安全、高性能、稳定性等痛点,在新基建里,腾讯会提供非常稳定、满足监管要求的、非常可靠的平台去支撑银行未来的分布式业务,支撑银行做好类似的迁移。
3

帮每家银行找到“未来银行”路径
在国有大行中,建行的数字化转型走在了前列。早在2010年,建行就拉开了数字化经营实践的序幕,2019年,建行按照“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的数字化经营思路,构建业务、数据和技术三大中台。

在建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尤为重视积极构建生态云,而其底层基础设施的变化值得关注。值得关注的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建行的服务器就从八百多台扩展到一万多台,建行是如何做到的?

这要从2018年说起。当时,建行的生态云在武汉建设了八百个物理机规模,在随后一年多时间之内,建行的生态云发展迅速,服务器的规模数量成倍的增长,到2020年底已经有上万台的规模。在这背后,腾讯提供了完整的底层生态云解决方案给建行。

服务器如此迅速的扩容,对银行的技术支撑能力也是不小的考验,同时对技术平台有极高的要求。在腾讯云支持建行的两年多中,成功的胜任了这个能力,不断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做扩容升级,整个过程业务没有中断,并且实现了产品化的能力和升级。

建行的案例,只是腾讯金融云帮助银行做好数字化转型的代表性案例之一。他们的目标,是基于丰富的产业及场景,帮银行构建开放、智慧、生态的银行。
截至目前,在银行领域,腾讯云助力建设银行建设超大规模生态云,支撑9大领域的生态业务开展,实现了300%的业务增长;贵州银行与腾讯云合作构建融级高可靠架构,成为国内首家全面上云的银行,开创了金融数字化创新转型先河;北京银行基于腾讯云移动金融开发平台的支撑,业务交付效率提升1.5倍。

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是,银行业基于分布式架构进行整体核心系统的升级。腾讯金融云在走的比较靠前,他们已经与平安银行信用卡合作下移到分布式系统,支持银联、贵州银行等业务系统分布式等。

这些案例都证明了,今天腾讯金融云的架构已经完全能够承载金融机构最核心的系统升级换代。

“我们希望在银行领域,成为银行未来做数字化转型走向未来银行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和银行一起探索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里走出一条银行+腾讯的不一样的道路。”腾讯云银行业首席架构师蒋渝表示。

银行业大分化势不可挡,数字化成为决胜关键。腾讯金融云底层的技术输出不光是先进的,还有长远的规划,通过帮助越来越多银行构建数字化的优势,满足金融机构现在和未来使用的要求,从而在分化中找到突围之道。

【轻金融好文】

1、2020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

2、2019银行业十佳文章【轻金融】

3、300万银行人迎来一位“新同事”

4、2020银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

5、30万亿工行金融科技革命!

6、某城商行消费贷规模,比农行、招行还大

7、谁是银行业金融科技之王?

8、各大银行零售业务含金量比拼

9、工行、建行的“较量” | 轻金融

10、互联网银行:ROE最高的民营银行“物种”

11、中小银行正遭遇一场金融科技生死战

12、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报告!(史上最全)


    关注 轻金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