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乡土青年

 

凤凰山下,乡土青年一起与青年们感受乡村带给我们的力量。...



转载:吉林农业大学叶专

凤凰耕读书院第一届青年论坛


“凤凰耕读书院”听来便觉古香古色,自然而不失高雅,两天的生活,听名师讲坛,与益友为伴,赏闲云花色,品鲜味菜肴,来时满心期待,去时意犹未尽,但愿别后相逢会有时。

在闭幕词中张孝德老师告诉我们需要以中国观去观世界,以乡土观去观中国,再以青年观去观乡村,而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观、乡村观和青年观呢?参会的老师们或许都有着各自理论依托,我尚且不敢妄谈,但深知作为有思想的青年人定不能盲目追崇更不能随意将自己没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的理论推之于众。也许这需要用一辈子的探索去找寻或者用充足的实践证实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因此,斗胆在这里提醒每一个像我一样的乡建后生们,面对各种颠覆的理论,一定要慎思慎行。回到张老师在闭幕词中告诉我们的最后一点,还是从最基本的开始:学、思、修。



在乡土文化的学习上,张孝德老师鼓励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他说在我们提出传统文化到底好不好之类的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是通透的学习了解过它的,问题是因人而异的(目前课本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是有被西化的成分在的,我们的思维方式,知识构架很大程度上都被无形或有形的西化了吧)以一套理论体系中的角色去看另一套理论里的东西也就难免出现问题。跳跃出乡土这一话题,纵观生活方方面面都是一样的道理,真正的去看待一个问题这或许也是一个从学到思的跳跃。

既然谈到思,跳出主题这次论坛还给了我这么几点思维:

1、只有自己亲身投身于相关工作或者说事业中才会拥有与同样投身与其中的人有平等对话的权利,思想的灵魂结合行动的肉体才是真正有说服力的活物;

2、解决对立问题的存在永远不要只是单纯的设想将对方消灭,不同世界中的群体用在各自世界里的感觉去判断,去衡量、纠结对方的问题往往在思维上无法形成连接。偶尔选择互相补充,互相融合未尝不是良药,未尝不是生存之道。

3、谈到信仰,会有人说起耶稣和神,也便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却少有人意识到我们的忠、诚、孝、德是信仰,天、地、军、亲、师是信仰。我们总是在追逐得不到的,喜欢看不见的,无意间便失了本,遗了根。中国人不仅是有信仰的更是有创造力的,由三生万物,才有我们如此多元的文化,信仰也可以是多元的,即便如此也是因为根深蒂固所以才枝繁叶茂。而这跟便不得不回归乡土了吧。

4、大多数青年人在现实与梦想的追求之路上徘徊迷茫,借孟老师引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第一是生存,第二是发展”,任性是要慎重的,未来未必每个对乡土一腔热血的青年人都一定要走到乡建这条路上,但在支农的队伍里走出来的人将来无论去往哪里都会是乡建的潜在力量。因之这条路应是多样性的,拥有一颗乡土心更重要。



回到论坛内容,孟登迎老师所提出“俯身、共建、创造”也是启发我这些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他认为青年人要学会分享,对社会可持续的贡献需要从个人的生存方式上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感染身边的人,有认知的青年人在这条路上可能要做出许多牺牲。我们需要意识到劳动是创造人的而不是摧残人的,而年轻人需要走在前面,或许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也相信如孟老师所言,若这种青年力量遍地开花,定能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在此也与携手乡建之路的诸君共勉。



张孝德老师所讲的“第三次农业革命与乡村文明复兴”的课题中提出当代人类文明的的危机是隐形的,感受不到的,目前时代具有中毒的特征的颠覆性思维让我受到很大冲击。如GDP中毒,今天的GDP产出很大的份额是以人的牺牲为代价的,人活着所需要的必须要素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工业文明以无限压榨劳动力为代价。所谓的主流社会所追寻的经济发展的背后人类不断对幸福感产生追问,幸福感为什么越来越低,因为我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新时代对现代工业技术有着盲目的严重的崇拜心理,微观上的问题可以被科学技术即时解决,但宏观上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如环境的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要靠生物界长期的自我调整,简单的科技上的措施往往治标不治本,会形成恶性循环。而今化合物世界的发展以牺牲生物界为代价,导致生物界的发展越来越差(这些观点轻易是不敢妄谈的吧,传播者也须慎重)。农业危机即是生命界的危机,农业的商业性没有危机但这潜在危机却是关乎生命的。

而化解农业危机则需要第三次农业革命,复兴乡村文明,耕种精神食粮。“失礼求之于野,未来的礼在哪里?不仅有城市青年还有乡土青年,乡土思想承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其主流地位也定将不倒。新的三农应是有机农业,智慧农民和文明乡村。



朱启臻老师在谈到生态文明视觉下的乡村价值的课题时,也对乡村文明做了更进一步的剖析。朱老师是不承认”按照城市的思路建设乡村”的,建设乡村首先需要懂乡村,传统老百姓对天地神灵的信仰是处于对大自然的敬畏,这些理念约束着人也维持着人与自然的平衡(个人觉得不可否认其愚昧性但承认其对乡土解读的合理性,读者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就好)。百姓的生产生活是物尽其用的,乡土文化有其地域性、差异性、多样性,是因地制宜与田地融合的,是本土的文明。中国的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大家公共空间,在这里实现信息的汇集与扩散,舆论在乡村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礼则是约定俗成得到大家共识的。在这样的熟人社会里,社会舆论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这也是乡村价值所在。

在回应学生生态文明和文化自觉有什么联系的问题时,张孝德老师回应道生态文明危亡的时代是文化危亡的时代,今天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精神文化的严重缺失的局面。但是文化是滋养人心境的,人如果没有文化便会精神中毒(总觉得说中毒还是太严重了,或者说精神上的营养不良更能让我接受)。相比较而言,更加认同对于未来经济发展下的生态文明的看法,朱老师回应到,市场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万能的,农业从来不是单纯的市场性,此言耐人寻味。朱老师还提出,生态文明需要适可而止而不是做大做强。



在对待中西文化上,个人觉得孟老师的观点是更加客观的。他告诉我们在生态文明上,西方也是早有研究的,也有需要我们学习的成分,我们应该善于挖掘其好的成分。另外对现在不断的发现国学问题也提出肯定我们所学习的文化不单纯是原来的,而是有改造的。对于支农社团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也是正常的,重点在于培养出关注三农的人才,善于发挥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这也给我们成长于三农社团的学生们提供了新思路。提到支农,张孝德老师不应该是“支农”更应该是去“学农”,是农民用其智慧创造了中国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啊,今天的我们头脑中存在着严重的对乡村的误读,对贫穷的误读。什么是贫穷?经济扶贫扶不了贫。我们的精神由谁来关照?我们应该先扶自己的精神贫困。朱老师对此也发问到:过去的农民缺钱缺资源等等,但是我们之前所做的扶贫能真正致富吗?为什么越扶越贫?因为我们把扶贫变成了精准扶贫变成了精准救济。因此扶贫的理念需要改变,我们应该做的是“给予乡村价值的服务”。同样,对于我们支农社团而言,我们“支农的理念也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让它切合实际。



在胡跃高老师建设后现代主义与有机农业的课题中,胡老师从中国现前的发展格局分析中提出国家农业的道路究竟在哪里?如何结合国际国内实际,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两个摆在大家面前的重大实践问题。又全面的分析了农业安全结构及其根源。也对发展中国家常规现代农业态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农业发展趋势进行定位,指出有机农业担当着时代重任。



何慧丽老师在”生态文明为主导的教育形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课题中主张我们要探索的教育是有根的教育,她强调乡土的根是不俗的。告诉我们生态文明型人才应具有整体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区别、不对立、不隔绝的人生观,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认知大自然物质运动的自然观,以及以把握自主性和合作之道为核心的认识人类社会关系运动的社会观。并用自己的亲身行动践行田间地头,用自己的努力展现着作为大地之子的骄傲。



8号中午,温铁军老师终于在大家的满心盼望中来到了小院,再次将论坛推到了高潮。为什么我们是我们?乡村是乡村?温老师从历史出发告诉我们小农农业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从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出发提出大农场农业只有在土地被占有,原著民被消灭的前提下才会存在。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发祥地相继被殖民侵占,中国是唯一完整保存有长江黄河农业文明的原著民国家。这种由于在气候变化中农业定居与游牧流动之间的板块互动所形成的农业文化是在别的国家学不来找不到的。而今天的教科书大多数是殖民文化,对于乡土文化的学习还是要回到根上去找我们的文化。中国文化本身是多元的,包容共生,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中国遇到问题时往往是内敛的,而西方则是扩张的(例如今天的转基因技术,为什么美国愿意对中国开放,其背后或许都是利益推动,危机转嫁,市场阴谋)。乡土社会靠的是乡规民约,有其文化、条件和形式,我们必须认清自己,别做别人的梦。除非你是别人。



沈老师从“乡”字出发,为我们上了一节“以文解经”告诉我们一个真相:中医是如何被剿灭消弱的?它拥有其廉价,安全两大特点,为什么如今却发展低迷,西药却横行市场,个中缘由不必明说;两个抉择:有机农业是底线,耕读并重是核心;以及三个要素:找准乡建位置需要全球视野、中国智慧以及乡土复兴。



在庞大的理论体系之下,实践中我们的乡建之路如何生存并发展呢?社会团结经济是重要方向。常天乐老师的课题中,我们了解到与主流经济相比,社会团结经济拥有愿景驱动下更加公正的环境;相互合作的多元文化及社区;相互支持和团结的关系;平等、责任共负、直接的民主决策;多样的地方文化及开放的过程。这样的经济模式强调城乡互动,共同发展,更是目前被大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重要形式。









大学生村官刘清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郑辉、生态水稻种植者姚慧峰、返乡青年杨波与投身华夏儿童教育的李冰、“分享收获”创始人石嫣、以及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黄志友等社会实践者们,从艰苦的岁月中走过来,让我们看到乡建事业欣欣向荣,更让走在乡土路上的每个青年人充满斗志与信心。只是,我们终须看到,成功的人士毕竟在少数,做选择毕竟不能全靠脑热。

当然,切合实际从最基础的开始,以社团为平台逐步成长,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我们有许多发展的思路和可利用的资源。各种以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为首的乡建人才培养机构在全国的建立方兴未艾。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青年培养干事王茜和姬山书院负责人张斌分别以“人才计划”和“书院”为载体向我们介绍了不断完善中的青年培养与支持模式。这也应证老师们所说的,只要你在努力着,世界都会为你铺路。所以,选择了方向,只管努力向前,如孟登迎老师所言:乡建路上无名分,后生可畏,携手同行。



在书院两天充实而悠然,景有色,食有味,人亦有善。告别时,忘不了袁老师嘱托的:“有时间便来凤凰山下吸吸这里的灵气,我们随时欢迎”还有那可亲可敬的笑。感谢李岩老师和袁英华老师在这次论坛背后的大力支持与精心策划,送我们了这样一场盛大的精神盛宴。感恩凤凰山这片天地,感恩诸位仁师益友。

请允许再次代表汇聚凤凰山下的这群拥有乡土情怀的青年们向凤凰书院表示感谢,无以为报但求今后躬身正行推己及人。课程咨询:袁英华  18610818868

在线报名: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关注 凤凰耕读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