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唠四时和纪年(下)

 

接上周话题继续唠哈~...



(接上文)

下面阿呆来随便谈谈一天之内的记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昏旦并举,等等。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了解到这一点,对于古书上所说的"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这一类记录时间的话就了解得更加具体了。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说:"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可以看成为古代这两个时段之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其余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计时系统,那就是"刻"。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分一昼夜为若干刻,在漏壶的箭上刻成等份,以作为较短的时间单位。古代长期施行的是一日百刻制,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足见百刻制起源之早。

但也其中曾发生过几次改变。

首先就是西汉曾改为百二十刻制,其次是梁武帝受佛教影响推行印欧文化体系的九十六刻制,梁末还推行过一百零八刻制,但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施行,旋即恢复百刻古法。直至清代以后,中国再次受印欧文化体系影响改行九十六刻制,百刻制才真的走出了历史舞台。今天的4刻/小时×24小时/日=96刻/日,就是从那时固定下来的。实际上,古代以十二时辰的十二进制配地,以百刻的十进位制配天,使人类生活于天地交谐的时间场中,受场力影响而阴阳平秘,身体泰康,有很深的意义。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月。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如此周而复始。至于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下面阿呆来分别叙述~



先说岁星纪年法。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

《左传·襄公三十年》“于子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焉。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再说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与天文紧密相关联的。其实,"天时地利",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时"是由天来决定的,而"利"却要从"地"里获取。  下面说说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吧: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例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他的《曝书亭集》里的古今诗系年,也用这些年名。我们阅读古书,应该知道这种情况。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在阅读时要注意哦~



今天就说到这吧~下个星期换个话题阿呆和大家继续聊哈~


    关注 NJU国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