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一定知道的“气泡病”

 

大家好,记得前面几期中小编文章中经常出现“气泡病”,那气泡病是什么呢?“气泡病”是对虾养殖的常见疾...







     大家好,记得前面几期中小编文章中经常出现“气泡病”,那气泡病是什么呢?“气泡病”是对虾养殖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对虾的危害非常严重,可以引起细菌继发感染、诱发病毒病和对虾急性死亡。也有人说“气泡病”是对虾养殖的第一大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下“气泡病”及防控措施。希望大家阅读以后觉得有用的话能转载给更多朋友阅读本文,小编希望各位养殖户都能尽量多赚钱,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气泡病的症状

病虾在塘口里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游塘、侧游、打转,游动极为缓慢或在水面快速弹跳几下,然后身体失去平衡沉底死亡。发病时对虾大量蜕壳,并发生软壳、鳃部及尾部易发白等现象,死虾容易飘浮在水面上。雨后天晴的下午极易发生,对虾往往发生短时间的游塘,无明显的“白鳃白尾”症状,发病虾“趴边”或少量上浮。



发病对虾的体症是:

空肠空胃,肝萎缩,白体红须红尾等,有时甚至发生黄鳃、黑鳃、烂眼、烂尾等细菌继发感染症状。显微镜下头胸甲内侧、鳃丝血管内、甲壳下肌肉内、步足和游泳足关节处、尾扇等处的组织间均有大量气柱,尤其尾部甲壳下气泡最常见。





气泡病的危害
1
急性对虾直接死亡,少则几只,多则几百上千。

2
病虾容易到水体表面游动,使蜕壳体弱虾更容易染病,造成严重应激,雪上加霜,加重死亡。
3
气泡病并发时细菌、病毒趁虚而入,诱发病毒病、细菌病等,加重病害。如:白斑病、白体红须红尾、黄鳃、黑鳃,烂眼、烂尾等等病症都可能随之而来。
4


生长慢:全身血管、组织、肝脏等损伤,即使逐渐修复其功能也不如之前,减慢对虾生长速度,降低了品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容易发生气泡病的条件

1

水体溶氧突然增加。如雨后天晴,北风转南风,肥水过快等,气泡病大部分发生这种情况下,请大家特别注意。

2

池水过浅。阳光较好时浅水塘温度上升较深水池塘快,水体中藻类、青苔(水浅易生)、底栖藻类产氧增加过快,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3

水质过肥。造成小型藻、鞭毛藻产氧能力强大,藻类光合作用过强引起水体溶氧长期饱和,也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4

底瘦、偏酸、有机质少。一般水体总碱度也较低,水体缓冲能力差,进而导致pH值日变化极大。也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5

水体溶氧向空气溢出过慢。如无风天气、增氧机使用较少、未加过水等,也是气泡病发生的促进因素。

气泡病的防控措施
1、加大水深:放苗初期应进够水深,至少1.2米以上。1.5米更好。因为水位较深时,即使上层水气体过饱和,对虾还可以到底层回避,深水生态更稳定,减少气泡病发生!



2、定期补碳补菌,维持菌藻平衡:水质稳定最重要。避免藻类暴发式增长,肥水时少使用单一营养元素的无机肥,多用有机碳肥和EM菌等有益菌,培养水体中有益菌,预防藻类晴天时暴发式生长。

3、加开增氧机,充分曝气:当水体中溶氧没有达到饱和时可以继续把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体中,起到增氧的作用。当水体中溶解的气体达到过饱和时,加开增氧机可以把水体中过饱和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起到降低气体饱和度也就是曝气的作用。特别在晴天的中午和午后及雨后转晴时打开所有增氧机对预防和治疗气泡病有较好的效果。

4、控制光照,用遮荫网遮荫:遮荫网的作用主要是减少水体光合作用降低溶氧,并减少藻类暴发式生长,使水体更稳定,同时也有一定的降低水温的作用。

5、阴雨转晴时不要急于追肥:阴雨天藻类死亡较多,一转晴后我们往往急于追肥,第一时间把藻类培育起来,但这往往加剧气泡病的发生,建议:

1

多菌少肥——菌相构建藻相,避免小型藻爆发

2

加料喂饱——食欲增强,不够料吃上来吃死藻

3

改底——雨天死藻沉积发酵,虾不愿底栖

4

多开增氧——曝气、调水
发病后的处理


1、发生气泡病以后应该马上打开所有增氧机曝气,有条件的加注溶解氧较低的机井水和浮游动物较多的老水,并且泼洒表面活性剂加速过饱和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2、对于藻类数量过多的池塘,在保证夜晚不缺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用杀藻剂杀死部分藻类,防止再次发生气泡病。



提示:气泡病本身并不可怕,但其引起的继发感染病、并发感染病等。使对虾多病爆发,给治愈带来麻烦。因此,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还是以防为主,生态防控的理念最有效最持久。
以上内容希望对大家所有帮助,如有不足之处望各位虾友谅解,也可直接底部留言告诉我们

(本文素材及图片部分取自《利洋水产》,在此表示感谢,来源:爱养虾)

扫描(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养虾。关注养虾,就是关注你的钱袋子。

输入你关心的话题养虾公众号会近期报道。


    关注 养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