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观点】“高冷”博物馆大变身

 

从前,博物馆一脸严肃、高冷,习惯孤芳自赏,也因此默默无闻。如今,它们千变万化,也开始频刷存在感——它开始撒娇卖萌,越来越多奇思妙想,用创意四处圈粉;它们也日渐华丽、亲和,借助“新菜单”和新服务征服人心…...

淘淘君的话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了,这一天各大博物馆总是热热闹闹,无论如何,这也算是件好事,博物馆正逐步拉近和我们的距离。这里,淘淘君也想分享一篇小文,文中观点正是淘淘君所想,如何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引导大观众、小观众们是件值得深入思考的事情,那么一起来看看博物馆的“变形记”吧。

从前,博物馆一脸严肃、高冷,习惯孤芳自赏,也因此默默无闻。如今,它们千变万化,也开始频刷存在感——它开始撒娇卖萌,越来越多奇思妙想,用创意四处圈粉;它们也日渐华丽、亲和,借助“新菜单”和新服务征服人心…
教育篇
教育应是博物馆的灵魂


前几日,一条关于博物馆的微博引爆网络。原来,一群“熊孩子”在学校的组织下造访国家动物博物馆,然后就展现了超强的破坏力:追跑打闹,大声喧哗,垃圾满地,一片狼藉!发微博的人感慨,只要来了熊孩子,博物馆就堪比游乐场!

对此,网友热情回应,表示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的最好学校,可以借助博物馆给孩子们教教礼仪——其实,博物馆本来就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并且它能开设的课程实在太多。

你看新闻报道里,小学生上历史课,就去博物馆体验原始生活;语文课本里有《景泰蓝的制作》,老师就干脆把课堂搬进了景泰蓝博物馆……想想小时候只能端坐在教室里看黑板、发呆走神的悲催场景,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


▲《博物馆奇妙夜》剧照


当然,目前大多数博物馆距离“第二课堂”仍有不小的差距。一方面,博物馆魅力不足、“内涵”不够,难以对学生形成吸引;另一方面,博物馆与学校的互动也常常流于形式,集体参观往往是走马观花,沦为自拍、合影、“到此一游”。那么,该怎么发挥其教育功能呢?首先,还是要观念上重视。都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教育”,但真正把教育当核心工作来抓的并不多。反观国外部分优秀的博物馆,都与学校交往密切。比如卢浮宫每年接待的学生团体占比巨大,而为学生提供教育也是其优先事项。为了孩子,卢浮宫特意根据馆藏内容为幼儿园、小学、初中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路线,供学生游览,可谓煞费苦心。


▲卢浮宫里的学生们


其次,要有规划,并身体力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典藏、陈列着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优秀成果,能够陶冶情操、催化文明、开启民智,它可以让书本里的历史更鲜活,能够打开孩子想象的大门,说不定哪个学生就因此变得视野开阔、对学习“兴致勃勃”,甚至悄悄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此,博物馆不妨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制定教育计划、教育项目,针对学校需求量身定制课程。比如本月初,国内首个博物馆教育联盟在陕西成立,大中小学校将和省内国有、民办、行业博物馆等“联姻”,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园地。

当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不只针对学生。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博物馆有4510家左右,年均接待观众超6亿人次,并且仍在快速增长。它们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体公众。
内涵篇
博物馆“高”公众就“冷”


出于对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偏好,每到一地,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把博物馆列入参观行程。可是,不客气地说,参观过那么多的博物馆,公立的、私立的,历史的、现代的、科技的、艺术的……真正能给我留下很深很好印象的并不多。即使某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私立博物馆,多半也是浪得虚名,不过尔尔。

传统“博物馆病”,一曰死板,大多数博物馆类型单一、藏品雷同、规模偏小、陈列方式陈旧,缺乏互动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物我之间严重疏离。二曰陈旧,藏品少、展品轮换慢,几张图片、几句说明和几件实物一展就是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时光足以把普通物件变成文物。三曰高冷,一些博物馆高高在上,很少为游客考虑,缺乏人性化服务。导览就是一例,很多博物馆依赖人工讲解,且讲解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听得游客昏昏欲睡。四曰作假,一些博物馆言必“官窑精品”,甚至扬言“让故宫羞愧”,实则充斥“李鬼”,令人三观尽毁。五曰滞后,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滞后,不重视宣传与促销,所卖纪念品毫无特色。若非出于个人兴趣,譬如书法于我,很多博物馆很难让人逛上一小时。不久前,曾经到一公立博物馆参观,我想了解一下某件藏品的情况,问了周围几位工作人员,她们的表情都一样:摇头、冷漠,拒人千里之外,令人扫兴。

▲上海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高”,公众就“冷”,博物馆的意义就会打折扣。从旅游体验角度,博物馆也应该提升旅游体验。从品位入手,博物馆有着浓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游客通过外化的物质载体,感受到藏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品位很重要;从体验入手,尤其是艺术类、科技类博物馆,多让游客亲身参与其间,从零距离互动中学习与探索,获得感悟与启迪;从服务入手,网络时代,博物馆多元化服务应该是标配。国外一些博物馆开始使用VR技术,再不思进取就OUT了。
商业篇
博物馆“从商”未尝不可


近段时间,一向板着面孔的博物馆频频与乐呵呵的商业活动联姻。这边厢,杭州博物馆“撕名牌”看得人心惊肉跳;那边厢,南京博物馆与房地产商亲密协作,让其在大成殿、棂星门等国宝级建筑内推销房产……看似“出位”的行为搅得舆论沸沸扬扬。博物馆能不能接商业活动成了不少人的疑问。

博物馆“商不起”?非也。

从政策法规来说,《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条例》等都对“多渠道筹措资金”、有偿服务活动、“合理适度利用”等予以鼓励。

从现实需求来说,博物馆运营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一味依赖财政投入显然力有不逮。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开源节流,在不损坏文物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创收模式,减轻财政压力,无可厚非。

更何况,博物馆与商业联姻,收获的还不止物质利益。一方面,博物馆提高了曝光率,提升了知名度。多少博物馆常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在于展览内容沉闷,又不积极宣传,距离民众生活太远。趁着一些大型活动的进入,久在深闺的它们才能被民众一睹芳容,唤起民众对其的关切。何尝不可?另一方面,丰富了博物馆的利用价值。博物馆除了布展、开展文化活动,利用率其实蛮低的。不少博物馆的投入巨大,造型特别,单纯走布展的路子难免大材小用。因此,通过与商业活动的联姻,可以提高其利用率,丰富其使用价值。

再看国外,博物馆和商业一直不是水火不容。大英博物馆一楼一些地方就出租给商业机构,显眼处就有各种精致的文博产品,文物的迷你版、创新版令人爱不释手。
       ▲大英博物馆里的纪念品商店


当然,凡事当有底线。博物馆“从商”,最基本的底线就是文物安全。一切商业活动不能有悖于文物安全,这要求管理方在策划活动时要有足够完备的安全预案,对损害文物安全的行为要事先做出惩处说明;博物馆“从商”,还要建立在流程透明、账目清晰的基础上。公共场所的收益是否反哺博物馆事业,收支是否明晰,都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示众。

总之,有底线有节操,博物馆“从商”未尝不可。
文创篇
撒娇卖萌“朕也甚想你”


提起博物馆,除了展品、服务,别忘了还有文创产品。然而一直以来,文创产品常常缺乏新意,千篇一律,让观众提不起兴趣。怎么办呢?

看看故宫,近年来玩得风生水起,通过放下自己身段、融入时尚潮流与老百姓互动;不断推出各种文创产品,拉近与市民距离,博物馆不妨都学学故宫。
▲来自《广州日报》(原文插图)


故宫如何变得接地气?首先是大胆创新,自我营销做得好。本来“一本正经”的北京故宫,采用各种手段营销自己,包括新媒体营销,拉近跟大家的距离,像“故宫淘宝”就逆袭成网红,其官方微博还放下身段玩起来,扮可爱,卖萌,硬是把一个个皇帝变成了有故事的BOY,俘获了一大批粉丝;而在今年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之际,故宫博物院还破例让摄制组跟随国内最为保密、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单位——故宫博物院科技部,拍摄了一部具有独特文化蕴味和观赏性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受到观众热捧。北京故宫这种接地气的营销让它受到各方点赞。

故宫又如何变得“萌萌哒”?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居功至伟”。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陆续不断推出的文创产品常常让人眼前一亮。从“朕也甚想你”四爷折扇到朝珠耳机、御前侍卫手机座,紫禁城的古老文化正通过文创产品渗透到旅游者的生活中。通过文化创意将故宫古典艺术融入到现代柴米油盐酱醋茶中,跟紧时尚潮流,抓住年轻人时尚个性需求,还缩短了传统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萌萌哒”同时也给故宫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据报道,目前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已经超过7000种,2014年给故宫带来9亿元的收入;另外,故宫“萌萌哒”也跟其接入互联网思维和紧跟潮流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尝试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形式和手段吸引青少年关注和了解故宫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此故宫新媒体团队筹划和制作了《皇帝的一天》这款儿童化的应用app,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来自故宫《皇帝的一天》APP

所以说,北京故宫的成功经验给其他博物馆指明了一条道路:营销要接地气,文创产品要时尚有新意,如此才能让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博物馆,从历史中走进老百姓生活中来。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2016年5月14日第24版

原标题:博物馆变形记  作者:练洪洋|夏凡|逸飞|陈小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哟
淘一淘有趣的博物馆,聚焦博物馆中的亲子文化教育,关注各类合适儿童的博物馆和展览活动,在文化游走中提升孩子的软实力。


    关注 馆淘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