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完美保研目标 perfect!

 

学职速递2016.05.17【考研】如何制定完美保研目标?一、学校和个人双向选择1.专业选择放首位:(学生...

学职速递

2016.05.17

考研如何制定完美保研目标?

一、学校和个人双向选择

1. 专业选择放首位:(学生选择学校)

相比考研来讲,保研对于学生的专业要求更高,对于学生专业方面的选拔也更加严苛,因此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同学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你对于所报专业的兴趣及能力如何。结合专业兴趣、专业方向再去选择学校。在选择学校时,有一点也要注意,就是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差别。

结合以上,筛选出几所基本符合条件的学校。针对所选出的几所学校,要进行更一步的了解,比如科研实力水平、学术氛围、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本科专业,看所选择的目标是否存在偏差或者选择是否适度。

做好以上工作后,在递交申请材料时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材料申请会更有针对性,笔试和面试也能准备的更充分,成功率更高。

2. 目标院校的选择规律:(学校选择学生)

(1)学校的“头衔”:“985”“211”“全国重点大学”等等

本科院校的综合实力也会是同学们的综合实力,往年各高校的保研招生简章中对本科院校是有所要求的,有的要求“985、211”院校,有的则是要求全国重点大学,对于同学们来说对于院校的“头衔”有清晰的了解是最好的。

相对于“985工程”的39所高校及“211工程”的113所高校外,全国重点大学是指教育部以前确定的重点建设的高校,现在其地位已经逐渐被211工程取替,以前是全国重点大学现在不是211工程大学的学校目前包括大庆石油学院等10所学校。

因此在评估自己学校的时候,同学们要客观,清楚的分析好招简上的学校要求。

(2)科研能力:

各高校在选拔保研学生的时候,大多数还是比较看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其中考量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论文发表。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本科发表的论文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仍避免不了的是,在新的考量指标出来前,论文还是科研成果的一种最直接的展现形式。

如果学生在本科期间曾经在重要的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在申请保研尤其是夏令营的时候还是很吃香的。

如果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者学术论文的质量并不高,曾经参加过重要的科研项目并且在其中承担了比较有分量的工作,也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3)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保研的一个入门指标,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每一所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和考核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学习成绩来讲,只是考量的一种方式而已,更多的是从学习成绩中看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信息等。

当然,学习成绩越高越好,奖学金越多越好。

(4)综合素质:

包括实践能力、社团经历、语言能力等情况,从而考察一个学生是否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肯定是要包含了很多的获奖证书等。

二、客观灵活评估个人情况

结合以上几点要求外,如果同学们的某些指标不是很过硬,也不要气馁。举个例子,文都保研之前有位同学科研经历极为丰富,但六级没过;还有一位同学的专业课能力很强,但没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在申请保研的时候也是能通过的。关键是在选择保研院校时,要有灵活性,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最突出的亮点进行选择,而不是死守着招简上的指标。

三、提前联系导师非常重要

在选择学校的同时,有一件事情特别容易被同学们忽略,就是提前联系导师。在选择夏令营或者参加9月份常规推免的时候,都需要准备好与导师的沟通。提前与导师联系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专业的情况,如果能给导师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我们成功保研也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提前联系导师的时候,也要注意先了解导师以及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内容,要不与导师无话可说,只会让同学们陷入尴尬的境地。

四、始终保持良好心态

最后,在整体保研推免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研是一场信息战、心理战、持久战,谁坚持到最后谁的胜算就会更大,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知己知彼、准备充足、放松心态,就一定会有美好的结局!(摘自:http://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118481.shtml)
 
【公务员】申论热点|人民时评:
以税制改革促进绿色发展
资源税改革是绿色税收制度建设的重头戏,通过资源税收的“国家态度”撬动“绿色发展”,正是题中之义

有句电影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其实,把答案换成“资源”,也同样可以。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当今各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矿产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等,将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继全面实施“营改增”之后,又一次重大税制改革,剑指资源领域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发展成就巨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迅速、人口众多,也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为严峻。这不仅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也与我国缺乏完善的资源税制有关。

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盐税制度为基础,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建立资源税制度,历经多次重大调整,逐步形成了现有的制度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税制还需“与时俱进”。比如,计税依据缺乏弹性,不能合理有效调节资源收益;比如,征税范围偏窄,许多自然资源未纳入征收范围;比如,税权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一系列突出问题显示,改革已经是“不改不行”。

这次改革,着力解决的是税费重叠、功能交叉问题,取缔违规、越权设立的各项收费基金,合理确定计税依据和税率水平,结合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地域差异较大等情况,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说到底,是为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资源税制度,有效发挥其组织收入、调控经济、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从三个方面看,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都能激发出一定的“红利”。从企业角度看,税费关系进一步规范,资源企业负担将总体减轻。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更加因地制宜,地方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将提高。从资源利用角度看,税收调节机制将更加完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资源浪费有望得到缓解。

当前,资源开发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过度开采带来环境问题,“资源诅咒”使得资源枯竭后当地相对贫困,等等。资源税的改革,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同时,资源税分配方式的转变,也应进一步体现公平原则。而在计征方式上,要充分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引导社会投资向节能型能源产品生产转移。这些,可说都是资源税改革的未来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期间,环保部部长陈吉宁透露,环境保护税立法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环境税和资源税如能“双剑合璧”,对于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资源税改革是绿色税收制度建设的重头戏。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资源税收的“国家态度”,引导生产经营消费,撬动“绿色发展”,正是题中之义。更重要的是,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不到三年改革行将落地,其速度之快、步履之稳,让人们对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税改有了更大的信心。

 

(摘自:http://www.chinagwy.org/html/slzl/rdsp/201605/45_153851.html)



    关注 中北公管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