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报 到

 

本文属原创,若转载请注明出处2011年7月女儿考取了德国的YFU交流生。22日起大早,我与太太驾车送女儿到...

本文属原创,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1年7月女儿考取了德国的YFU交流生。

22起大早,我与太太驾车送女儿到蛇口坐船,经香港国际机场飞往法兰克福。女儿刚刚十七岁,从未单独出过远门。即使读高中,离家不过五分钟的自行车程,不需要住校,每日生活在父母的视线当中。在准备行程的日子里,妈妈事无巨细的为其准备着各种生活用品,担心女儿在国外遭遇着困难,临出门外公还千叮咛万嘱咐四条注意事项。好在女儿性格外向、喜欢闯荡,满口应承,面对外面陌生世界脸上看不出一丝的恐惧。

我驾车高速行驶在滨海大道上,未到上班时间,路上车很少。向窗外望去,两边景致飞速向后漂移。当时正值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前夕(8月12日开幕式),整个滨海大道运动会的气氛装扮的已经很浓了。用于开幕式的体育中心位于南山的后海,外观状若“春茧”,俯卧在深圳湾畔。去蛇口码头路过体育中心,太太提议在场馆前照一张像吧,虽不能亲历大运会,在未启用的开幕式场馆前留个影,对于远赴他国求学的游子,也别有一番纪念意义。

女儿准备乘坐8点45分的轮船前往香港国际机场,我们到达蛇口港时,虽是早晨,已是人声鼎沸。女儿很顺利的办妥了安检手续,面临告别时,她妈妈还是偷偷地落泪了。真正开始检票时,女儿背着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那一刻,望着女儿远去的背影,似乎感觉女儿瞬间长大了。接下来的路程还很长,也只能靠她自己了。

回来的路上,还沉浸在送别的氛围中,不由得想起自己第一次离家求学的情景。

我真正离家外出求学是十六岁,妈妈一直送我到学校,与女儿相比要幸福了很多。

女儿今天选择留学是为了到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我那时的外出求学是为了在社会上寻得一个出路。七十年代后期,除了当兵以外,上学是摆脱乡村环境的唯一途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非常重视子女的读书。我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1979年考上了我们县唯一的一所省重点高中。

报到那天是1979年8月30日。所发生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我家距县城五十公里,七十年代乡间公路尚未铺柏油马路,连砂石路都不是完整的,多半还是土路,晴天汽车驶过尘土飞扬,雨天只能望路兴叹,无法出门。那时的乡间公共汽车很少,由于车内人满为患,即使路过也很难停下。所以出门都要早做打算。如今女儿外出求学,乘坐的是私家轿车、轮船、飞机,准时准点,很难误事。三十余年的巨变,天壤之别!

离报到还有很多天,母亲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当时的人们外出,有条件的拿一个帆布的带拉索的提兜,无条件只能用编织袋子了。那时学校不提供寝具,都要自己准备被褥,所以,我母亲又洗又缝,花了几天时间为我准备了一套崭新的被褥。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是,还要准备每个月的粮食及粮票,以此换取学校食堂的餐票。在那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生活用品全凭票供应。农村尚未实行联产承包制,连粮食都是按人头分给的。所以,我们这些来自乡村的城市人,因户口在乡村,外出求学只能自己带粮食和粮票了,现在作为饭后的谈资都觉得好笑。临行前,母亲照例还是要叮嘱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话语,这种为子女担忧的心情,只有今日为人父母,为女送行时,才感触良多。

女儿出行的行头已然旧貌换欣然。随身携带的是制作考究的大皮箱、拉杆箱、双肩包。箱包内装的不再是被褥、粮食,而是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MP3、手机…… 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今天的生活在潜移默化地变化着。

出发前几天最担心的事情是乘车,报到当天还是没能乘上公共汽车。最后,在我妈妈的央求下,搭上了生产队去县里拉货的车。这种车是四轮拖拉机牵引一个四轮拖车,由于车头与拖车不是一体,路面又颠簸,行驶起来左右摇晃的很厉害。加之货物装的很高,8月末的天气,下午骄阳似火,我和母亲就在这样的货车上坐着,头顶烈日一路颠簸来到了学校。因为当时就那条件,并未感到辛苦,反倒因为能够进入重点高中而心中充满了喜悦。

那天晚上,在县重点高中学校吃的第一餐,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用酱油肉炒青椒的味道,距今已经三十六年了,难以忘怀!




    关注 吴永刚医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