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城微讲堂

 

佛像成型失蜡法铸佛像多为山西而来,铸匠多来自山西、河北,打铜胎制作佛像最为拿手,范模铸造用料工艺与北京相同。...



佛像成型失蜡法铸佛像多为山西而来,铸匠多来自山西、河北,打铜胎制作佛像最为拿手,范模铸造用料工艺与北京相同。传统佛像多采用剥蜡法、拨蜡法

制好泥芯,用几个圆金属筋戓铅丝扎成骨架,挂好泥料塑成型芯,内芯泥料多为炭末泥或三合土,贴蜡片

用硬木做的压子拨塑各个细部如五官衣纹等,焊修附饰物,如背光,衣带等附饰,用手捏出大形,粘好后再细刻,烫焊浇注,大中型铸件加芯撑多为手工铁打四棱方钉或扁铜钉,小型佛像不加心撑,挂内层须要的厚泥料,如粥状细泥,明清佛像多见内残留物为炭末泥,是由炭末经过箩筛的炭末细砂粘土组成。贴外层料,也叫糙泥。泥料有马粪泥和纸浆泥马粪泥搓碎过筛与粘土加水拌而成,纸浆泥由粘土加炉灰末合纸浆水,捣拌而成。阴干后加热脱蜡焙烧埋包浇注,打碎内外范模,毛坯经锉、磨、錾刻纹饰,用椴木炭将锉划痕磨抛光,再鎏金或涂泥金贴金。

知道铜佛像制作工艺了,就可以对照特征鉴别真伪,首先根据佛像外貌判定时代,再根据金色看脱金点及包浆,明清时期内地汉传佛教造像多以鎏镀金,贴金,上金,泥金等装金处理,内地制造的藏传佛像也多有采用

这种方法的,一般古代鎏镀金厚,成色发熟黄,前胸,盘腿膝盖,胳膊肘,衣摆等人手抚摸处,多为金脱落后发自内胎的氧化铜黑地子,肩弯,衣褶处多有积尘包浆。贴金、涂泥金佛像易脱落地子,也称为见肉泥金。

元明时期藏传佛像镀完金后要做上红处理,将镀过金的佛像放在一种树皮红色液汁中煮,使黄金色呈紫黄金色,现仿铜佛像多为电镀,金层薄金色发青绿色,露肉脱金不自然,电刷镀的金色虽正,但没有熟金感觉。有的明清佛像的金面微有棵粒黑点也属于正常,因为铸佛铜合金中含有少量铅,铜表铅微粒受存放环境影响发生化学反应,膨胀后顶破金饰面所致。看佛像新老内壁残留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首先在佛像内壁凹处找一找铸范残留物,如果有黑炭泥、灰色三合土属正常,有白色石英砂块,必是现仿,再看支撑钉,一般多为四棱铁钉,手工打锻的,有些佛像采用铜钉。钉尖则多为弯曲的,这是由于铸造后掏挖内范芯时,用硬器砸弯的。有的钉大、钉非常明显,有的钉小量少,但也是容易看到的。有些铁钉齐根锈断了,用刻刀挖一下铁锈铁钉根子在铜内。做假者用多块小疙瘩铁锈粘在内壁上,或用一截现代圆钉嵌在内壁上,再用酸咬蚀成铁锈状。用刻刀挖一挖,如露出新圆钉、新铜底子必假的。

金铜佛像不再是纯粹的崇拜偶像,它也成为代表一种宗教文化的艺术品戓收藏品。老佛像过重的感觉,铜质也很硬,锈色也不自然的,鎏金都是以电镀法鎏的金,光泽极不自然的,古代是用水银法鎏金,色泽很沉稳,给人以厚实的感觉,多看真实物,多比对,才有鉴别心得。








    关注 朱克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