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时代感,强烈现场感,强烈视觉冲击,这样的小剧场话剧,你看吗?

 

具有强烈现实感与时代感的小剧场话剧,已渐成都市人追捧的一种休闲方式。...



昆明话剧之小剧场变革



本土化和时尚感是小剧场话剧吸引观众的制胜法宝,而近期随着“戏聚汇——首届云南小剧场戏剧协同创新展演季”的结束,以及本土话剧《雀儿》在春城剧院的成功上演等,让昆明这座边陲小城里的众多戏剧爱好者们,对话剧市场的前景充满了期望。

1982年,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成为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30多年来,源于西方的小剧场话剧从一开始的“形单影只”,变成了席卷中国话剧界的一阵狂潮。作为当今都市文化消费的一种潮流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小剧场话剧开始以一种先锋文化的姿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方兴未艾,深受追捧。

然而在昆明,关于小剧场的一切似乎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有像陈苏一样的一群青年人,正为此而坚守着。

现状 既焦灼又跃跃欲试

2000年以后,全国的小剧场戏剧开始“复兴”,看话剧再次变成一种时尚而文艺的行为,特别在京、沪等地区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成熟的小剧场艺术工作者,在演艺市场的总体颓势中,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戏剧的市场处境,甚至已经大规模地影响到了流行文化。这样的现状让陈苏这样爱好话剧的年轻人既焦灼又跃跃欲试。

作为昆明小剧场话剧发起者,新锐青年话剧导演陈苏认为,小剧场话剧的日益兴盛,让他们坚信小剧场虽小,却可以体现大智慧,撬动大市场。“就昆明的话剧市场来说,给我的感觉是没有人想排真正年轻人的戏,所以我和我的团队这么几年来都一直在为此而努力。”

而昆明过去积累起来的话剧基础与相对疲软的市场现状,也让他们对昆明话剧市场的需求前景充满了期望。“所谓的危机也就意味着转机,我们热爱话剧,希望能借着小剧场繁荣的东风,将我们热爱的话剧类型,特别是先锋话剧和很多好玩、新奇的东西带到昆明,招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带给昆明市民更多的休闲娱乐享受以及更深的文化追求。”


优势 小剧场更具冲击力

在同样热爱戏剧的投资人支持下,2011年,一群年轻人开始筹备了昆明首家小剧场的建设。舞台喜剧《倩女幽魂之失恋33万天》是他们选择的第一部作品。“老少皆宜的故事内容、接地气的情节设置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正是我们盯上这个剧本的原因。”为了更贴近观众,增加喜剧效果,陈苏和演员们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融入了马街普通话、山东话、昆明话等特色元素。

“小剧场话剧的优势在于以小空间见出大社会、以小事件讲述大道理,通过对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及微妙的人际关系表现,使观众在欣赏作品之后对于人生有所感悟。”在陈苏看来,本土化和时尚感是小剧场话剧吸引观众的制胜法宝,“全国以往颇受欢迎的小剧场话剧作品,无不是紧密切合时下热点又兼具地域特色,这也是我们为小剧场话剧选择的定位。”

为了创作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好话剧,陈苏和她的朋友们聚合成了如今的陈苏戏剧工作室,13个人既是编剧、导演、演员,又要同时兼顾舞美、化妆、道具等等,这些年轻人大多都是来自专业学院和民间社团,其中既有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也有爱好戏剧的业余演员。

与大剧场相比,在小型剧场内进行的演出,因为空间上的“小”,而拉近了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表演者与欣赏者都在一个平等、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呼应。陈苏很喜欢这种“连演员的呼吸都可以听得见”的戏剧表演形式。她说:“当电影、电视的虚拟影像越来越让人疲惫,由真人面对面演出的话剧也许更能打动都市人不再敏感的内心。小剧场话剧有更直接的冲击力。”

  前景 新模式带来新探索

然而客观现实是,目前昆明本土剧目演出市场小、观众少,让观众主动消费的难度较大,低价培育市场,建立较稳固的观众消费群体,是现在推广原创剧目商演的一大策略。而占演出成本比重较大的剧场租金居高不下,成为小剧场话剧商演路上难以跨越的一道坎。陈苏也清醒的认识到:“市场培育是需要过程的,多年来话剧演出的票价水平基本都维持在平均100元左右,也正是从培育市场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让观众以一张电影票的钱看一场轻松搞笑的小剧场话剧,从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分享戏剧之美。”

第一部作品演出后,这个团队还先后排演了《高兴》《遇见》等多部在本土颇具名气的话剧。陈苏说:“兜兜转转这些年,在坚持话剧的道路上也有过迷茫,也有过其他工作的经历,其实我们这群人想法都很单纯,就是希望一直能有戏排演下去,至于回报真是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毕竟我们还年轻!”

刚刚首演完并取得成功的话剧《雀儿》,继承了《高兴》的成功模式,“昆明观众属于观剧比较传统的,但对故事本身的内容却很有要求,相对于纯粹的爆笑式的爆米花剧来说,更喜欢的是悲剧,以及气氛活跃的悲喜剧模式。而年轻观众群更为喜欢的是国外较为清晰的新型戏剧模式,在这部剧中,年轻人很容易在其中找到自我。”

陈苏戏剧工作室一直坚持以话剧排演为依托,打造观众能够全方位参与的戏剧,从入场开始培养观演关系,让观众成为戏剧的一部分,这样有益的探索也让不少昆明的观众感到眼前一亮。“对于将来,我们一直坚信昆明的小剧场话剧是会好的,无论现在有多困难。而我们之所以一直都在坚持,确确实实是因为对它的热爱超越了一切!”


【人物】

陈苏 昆明小剧场话剧发起者、新锐青年话剧导演,2010年开始导演小剧场话剧。代表作:先锋话剧《老男孩》,话剧《你好,打劫》。2013年签约云南省第一个小剧场艺影剧场,同年导演爆笑喜剧《倩女幽魂之失恋33万天》《哪家银行给我钱》;2014年导演都市白领悲喜剧《遇见》;2015年导演原创即兴话剧《高兴》;2016年导演本土话剧《雀儿》。 本报记者解非

关键词:春城晚报·娱体周刊·小剧场变革·主编马军燕·主编温星


    关注 书剑温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