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读经人

 

每日寅时起床,诵读经典,每天的生活从《论语》开始,又以《论语》结束。2016年元旦,唐元平宣称自己目前已经读了《论语》1000遍以上。想不到,我采访的这位“疯狂”读经人,竟是中大法学院的师兄,还是刘星老师的弟子。...



每日寅时起床,诵读经典,每天的生活从《论语》开始,又以《论语》结束。2016年元旦,唐元平宣称自己目前已经读了《论语》1000遍以上。一般,他读一遍需要1~2个小时。

四书五经曾是中国人的文化圣典,儒家的经典著作,古代文人的必读之书。如今,还有人读吗?有的,而且数量还不少,唐元平只是其中一个较为“疯狂”的读经人。唐元平不仅自己读,作为华南农业大学教师的他,还带领学生读经典,已经有500左右的华农学子先后加入他组织的“读经运动”。他带着自己的女儿读,带着女儿同学读,带着社区的大妈读。他说,自己的信仰就是《论语》,而《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

爷爷的“遗产”

爷爷去世了,乡下的老房子要拆了,唐元平发现了爷爷留下的一箱书。拭去灰尘,打开箱子,里面是《论语》、《大学》、《中庸》、《左传》等线装旧书,整整齐齐地躺在那里,一共有十五六套。“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唐元平说,爷爷生前从未提起过这些书,也未留下关于这些书的遗言。

唐元平接管了爷爷留下的这箱书。彼时,他在江西师范大学读历史系。这些书,也和爷爷一样,是一个沉默的历史符号,等待着他去挖掘。唐元平开始搜寻爷爷的记忆。他才知道,原来爷爷是一名私塾先生。爷爷生于1912年,自小在私塾读书,之后又在私塾教书。这个私塾叫什么名字?唐元平不得而知,不过,在一本书的印章上,有“泊墨私塾”字样,也许这就是了。爷爷常说自己“自幼读书八年”。建国后,他转型为一名乡村教师,几乎是全能型教师,文理通教。

“文化上,我将自己归因于爷爷。”2001年,唐元平在中山大学法学院读研究生,方向是西方法律思想史,即便学的是西方,但这个时候,唐元平已经开始读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上也不自觉地向中国传统靠拢。

转变为“儒生”

2006 年,唐元平第一次接触到读经,知道了全球读经教育第一人王财贵教授。上世纪90年代初,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兼任教授、牟宗三先生的入室弟子王财贵先生开始推广读经运动,受其影响者众,不论在台湾还是大陆,都有大量追随者。王财贵认为,13岁以下是孩子记忆的最佳时期,13岁前的孩子大量背诵经典,就可博古通今、满腹经纶。这种教育方式,既受到一部分人的热情追捧,也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这种机械的记诵只会泯灭孩子的天性、想象力和好奇心。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果真如此吗?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可靠吗?虽然自己早已过了13岁的黄金年龄,唐元平还是决定试一试。

当他准备读《论语》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教材,很多字不认识。于是,他到广州购书中心去搜寻,发现北京四海出版的大字注音版很好,买来之后开始了第一遍的朗读。唐元平说:“本以为这种素读的方式会很枯燥乏味,要硬着头皮才能读下去,没想到,这样读有全然不一样的感觉,有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如同一股涓涓溪流进入心田,让人手不释卷。”

从此,唐元平一发不可收拾,有空就读,读着读着就想背诵,不经意间,从开始读《学而第一》到背出《学而第一》,只用了十天。接着就开始往下背,相继背出了五篇,且已经不满足于背《论语》,又开始背《老子》。

这样读下来,唐元平觉得自己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转变为儒生。

晨读“带头人”

自己实验的效果显著后,唐元平开始带着学生读,他要求上“中国法制史”课的华农 2006 级本科生背诵《论语·学而篇》,将其列为期末考核的内容之一。

2005 年,唐元平创办了鄱阳湖知行学园(原名鄱阳湖读书小组),带领大学生诵读研讨经典,一开始是一周一次,后来逐渐增加次数。十年来,已有500人左右加入了晨读经典小组。

据介绍,和大学里的国学社团有些不同,鄱阳湖读书小组无论从理念和做法上都旗帜鲜明,一度还被学生们戏称“拉登组织”,因为进入这个小组里,不能对读书小组的行为和理念有质疑,要么走人,要么遵守。读书小组的活动很大一部分就是读四书五经,确切地说,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读《论语》,读 50遍,100遍,甚至更多。有一年寒假,读书小组尝试了一次更为激进的做法,在连续的四天时间里,每天花七八个小时反复读经,直到把论语读到50遍。经过这样近乎魔鬼式的训练,很多学生只要听到论语里每句话的上半句,就能自然想到下半句。用唐元平的话说,这叫做狂狷,引自《论语·子路》里面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如今这样的晨读活动,在华农校园内分为三个校区同时进行,每个校区都有晨读带头人。一名姓赵的女同学是其中一个组长,她学的是动物学,但对《论语》也非常喜欢,她一个多小时能把整本《论语》读完,现在已经读了100遍了。她说,《论语》可以指导人们怎样生活。

只是每天有空就读读读,出声读,让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读书的声音。这就是唐元平的生活。2010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新建了儒园(儒家文化园)。整个园区的一百五十多块石头上刻满了儒家经典名句,唐元平则负责承担了全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辑工作。由此,人生也掀开了新的一页。



女儿当“试验”

除了老师的身份,唐元平还是一名小学生家长,他把女儿也带上读经之路。女儿问她为什么要读《论语》?他回答:“因为你是中国人。”

读经典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唐元平所住的楼一共有12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车,只有他没有。他问女儿:“人家都有车,我们没有,要不要买?”女儿说:“我们家不需要车,不用买,不用比。”这样的回答让唐元平感到欣慰。

从 2011 年秋天开始,唐元平带领弟子为女儿所在班级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小学阳光号服务,每天带读《论语》二十分钟。唐元平的女儿还作为班长,专门负责平时课间或课中空闲时间班上的《论语》领读工作。在2012 年六一儿童节的汇报表演中,校长指定阳光号班级专门出一个国学节目。表演那天,他们班全文背诵了《论语·学而第一》。许多在场的老师和家长反映说听不懂小朋友背的内容,唐元平微笑置之,心里想:你都没读过《论语》,又怎能听得懂?2013 年 3 月,唐元平又创办了知行学堂周末少儿读经班,十几个小朋友周末聚到他的办公室一起读经。



对话“疯狂”读经人唐元平



记者:现代人的生活工作节奏很快,你怎么挤出这么多时间来读经?

唐元平:在读经的实践过程中,我不断研究思考总结,提出了比较适合成人的“三随理念”,即随时读经、随处学习、随机运用。随时读经强调时间的有效利用。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闲时间,尤其是不经意间容易浪费的时间,像排队的时间、等车等人的时间、坐车或者开车堵车的时间等。如果能够出声诵读自然更佳,但实在没有条件,为何不用耳朵听心里读呢?现在人人都有手机,网上到处有经典诵读、吟诵的各类音频,下载到手机中,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多听。读经已成为我每天必备的功课,如同艺人练习基本功,歌唱家每天要练练嗓子,武术家每天要扎扎马步,舞蹈家每天要压压腿。一个有志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人每天也要练习基本功,那就是诵读经典,这应成为每个儒生的日课。

记者:你的读经举动堪称“疯狂”,周围的人会怎么看你?唐元平:世界已经很“疯狂”,所以要以“疯狂”对“疯狂”,可能才会变得正常。我是在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余来读《论语》的,平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时间,如等候上课或者下课休息的时间、等人或者等车的时间、坐公交车或者地铁的时间、陪护小孩玩耍的时间等等。也许有人会问,在坐车的时候读书好像不好意思,会被人认为是个书呆子或者傻帽。那我就要问了,大家在坐车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呢?或三五成群说笑、或闭目养神、或拿着手机上网玩游戏、或面无表情地观赏车载广告,大家认为这些是正常的。为什么我们在学习,尤其是学习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却觉得不正常了呢?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出问题了,本应该是正常的事情却变成不正常的了。

记者:有人认为读经不但无用,还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你会如何回应?

唐元平:事实证明是不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反而会促进。读经是基础,实践才出真知。学经典首先是感受,原版传承,熟读成诵。完整感受之后,慢慢地必有所悟,内心会有所动,会有遗憾感,会有愧疚感,会有痛苦感,会有耻辱感,等等。但只有悟还不够。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感受感悟之后要行动,此之谓感动。中华文化的精髓是要落在生命实践中去的,舍此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变成了解剖分析的死文字。行动是最终的目的。如何古为今用?如何把古人的智慧变成今天生活的智慧?这需要在行动中实践,在行动中调整,在行动中变化,在行动中升华。如此,才能在古人智慧光芒的照射下,体味并创造出现代生活的幸福感、和谐感、自豪感。

记者:读经,让你有什么改变?

唐元平:不知不觉,我觉得自己的性情在慢慢改变,少了急躁,少了抱怨,少了忧虑,多了平静,多了宽容,多了乐观,多了平和,连抽烟的陋习也改掉了。我觉得凡事贵在坚持,坚持下来就会有成果。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