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馆】定义类常见题与解题笔记

 

定义类常见类型题与解题技巧(一)一、概要本题型的定义不仅涉及到逻辑的知识,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





大家看到逻辑定义类题目是不是会头大呢?因为它不仅仅考逻辑关系,也涉及到众多生活中或者是学术上的常识。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你有出众的逻辑能力,面对它们也有束手无力之感——

如人的定义有几种:

(1)苏格拉底关于人的定义。他曾给人下了个定义,即身上无毛,直立行走的动物。其学生与他开了个玩笑,将一只鸡拔光了毛,扔在苏格拉底跟前说,这只拔光了毛的鸡就是苏格拉底。这个定义看起来荒唐,但最近的人类学却接受了这个定义。一般逻辑教材上认为,(2)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或者说(3)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4)人是有思维、会语言和能利用工具的动物。

人——被定义项,是——联项,有理性的动物——定义项。定义结构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联项三部分组成。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一种方法。这里说的内涵就是概念的内容。而一个概念的内涵给定了,其外延也就确定了。所谓外延指的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范围。一般定义公式是:

被定义项 = 种差 + 邻近的属。

上述人的定义中,“动物”为邻近的属概念,而“有理性的”为种差,即同属的概念下,反映其他种概念的区别。如黑人与白人,人是邻近的属概念,而肤色的黑与白是其种差,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现在我们接受人的定义是有思维、会语言、能使用工具的动物。什么叫思维、语言呢?难道猴子没有思维吗?难道其他动物没有传递信息的语言吗?后来发现黑猩猩也能用简单的工具,如用树枝来钓蚂蚁吃。种差的揭示是一种认识过程,随着认识发展,学科的不同,种差也是不同的。所以在人类学上,人们又开始接受了苏格拉底的人的概念,以解决人类起源问题,把起源归于大约在300-400万年。

在政治生活中,人是有理性的或(城邦的)动物,这个定义使西方文化对人的理解与东方有着根本的不同。如:亚里士多德考察了城邦民主社会中的人,什么样的对象才符合这个定义呢?他认为,从人的质和量两方面来考虑。从质上说,人是有理性的,他规定了18岁以上的人才是成人,因为孩子只是具有潜在的理性能力,他们不能对自己言行负责的能力。如他举了树的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小树没有长成,它不会结果实的,也不能抵抗风雨,而大树就不一样了,它完成了自己形态,可以结果实,可以抵抗自然力的侵犯等。

由上可知,一个定义取决于在什么知识范围内来理解,所以要求我们在做这种类型题的时候,要考虑到特定知识范围,只有在定义许可范围内,通过分析来理解。

下定义的方法 一个定义主要是把握其种差,而种差一般由不同方法的来认识,见下例:

(1)圆是绕一定点作等距离运动而形成的封闭曲线。

(2)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化合物。

(3)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表。

(4)奇数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

(5)师是传道、授业、解惑,并能作为表率的人。

(6)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国家、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除了“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是性质定义外,(即描述对象的性质),以上例子说明了不同下定义的方法。(1)(2)中种差描述了对象的发展、发生和形成情况,叫发生定义。如“圆”如何形成的,“水”的组成等。(3)中的种差描述了对象的功用,叫功用定义。如“温度计”有什么使用功能。(4)中描述对象与另已知对象间的关系,叫关系定义。如“奇数”与“2”的关系。而(5)(6)中定义是多方面描述了对象的性质、功用、发生(原因)等。一般这类能力测试题中的定义判断,给定的定义就是这种类型。如(5)中“师”的本质属性(性质)是立人之本的“传道”,教授知识技能的“授业”和启发智慧的“解惑”,同时老师还要具备作为示范功能的“表率作用”。(6)中的“战争”,描述了形成的原因、也揭示其本质性质。

因此,准确地理解一个定义,不仅需要搞懂被定义项的邻近的属,还要对种差所描述的对象性质、功能、发生(或原因)、对象间的关系等情况有所了解。

定义中的常见逻辑错误  注意否定判断、比喻等不可以作为定义。如“逻辑学不是心理学”,这个否定判断不是定义。又如“时间就是生命”,这种比喻不是对时间的定义。此外,还有“循环定义”,如“太阳是白昼发光的星体”,而人们把“白昼”解释为太阳的光线照射的那段时间,等于还是用“太阳”来定义“太阳”。

下定义的其他形式,除了我们所说的科学定义外,还有解释定义(语词定义)和描述定义,这两种方法属于非科学定义,它们也是常见的,描述定义表达的是对象的某些特有属性,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定义判断的解题思路

1、确认所给定义的正确性

定义判断题所给定义已被假设为正确,因而是不容置疑的。有些应试者对所给定义本身是否严密提出疑问,并因此而影响了对答案的选择,这是没有必要的。

2、准确理解分析定义

定义判断所给出的定义对概念成立的必要条件都作了相应的界定。在答题时,应试者应该首先分析定义所包含的多重信息,找到相应的关键词语,以便迅速找到符合定义所含信息的正确选择项。

如果知道了一个定义的形成过程,我们会更能体会到这里所说的必要条件含义,所谓必要条件就是划定对象的界限。如:我们常说打假,那么什么样才算是打假范围呢?我们知道,假冒伪劣产品是打假范围.

假:如果我们临摹一张古画,显然它是假的古画,若不去流通的话,当然不在打假范围,因此,首先它应当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假冒伪劣商品的必要条件,不在商品范围内的产品,就不在打假范围。

冒:进一步说,电视机是商品,大家都在制造电视机,按理第一台制造的是真的,其他的都在仿制那台电视机,应当说在制造假的,难道说这在打假范围吗?不是,因为制造商都有自己的品牌,任何没有商标的商品,也不是打假的范围。所以得到一个必要条件是要具有商标的商品,才可能说有冒牌的商品。

伪:又如钞票,钞票是特殊的商品,但没有贴上自己的商标,如果有人制造钞票的话,这种钞票谈不上是假的,也说不上是冒牌的,但却是伪造的,即不合法的生产商品。

劣:如果有的厂家生产自己品牌的商品,但却以次充好,并造成了消费者的损失,虽说不是假的,不是冒牌的,也不是伪的,但却是劣等商品,当然也在打假范围。

3、依据标准确定答案

认真阅读所给事例,找出与定义关键语词相关的信息,一一对应,判断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规定的成立条件,最终确定正确选项。必要时还应使用已知的相关专业知识来确定答案。


    关注 浙师大砺行公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