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老子】这个世界到底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悟译


很多人会问到,这个宇宙世界道里是个什么东西?讲起来,这就是宇宙世界的魅力所在。老子通过自己的领悟,发现了宇宙世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东西--“道”,同时他想对这个“道”进行详细描述,来还原世界的本质面貌,最后发现不但“道”不可全部描述清楚,就连去感知这个存在的宇宙世界都是因人而异的,境随心转的,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个人心中的世界而已,世界是不确定,没有绝对确定的存在,也可以讲去认知宇宙世界是可以唯心的,甚至佛教讲宇宙世界本身是不存在,我们当下的存在只是幻觉而已,“色即是空”,色就是存在的意思。老子哲学更偏向于“色不异空”,如我看到的红色物体,但色盲看到的却是绿色的,说明物体究竟是什么颜色与我们读取的颜色的系统有关,颜色本身是空的。就像我手拿一个玻璃杯问学生,这是什么?很多回答是杯子,但如果我是反向拿着呢?其实它就是个玻璃罩子。对世界的感知只要转换角度,改变系统,深化层次,世界将会不固定的变化。
悟译


“道”,我们能够看到它,但永远看不透它,就像是看宽广的宇宙,一直看不到边际。“道”,我们可以听到它,但永远不能全部听清它,因为有时候是大音希声,超出我们听觉范围。“道”我们可以摸着它,但永远摸不到它最细微的部分,就像棒子可以打死老虎,但打不死细菌一个道理。这三个方面可以一直追问下去,但追问不到最后的结尾。并且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道还是交织在一起的,就更加使事物之道复杂深邃,往宏观去看“道”也是不那么清晰明了,往微观去分析,道也是可以被认知一部分的。绳就是专研的意思,就是对道专研又专研,最后一定会到未知的领域,因为不清楚未知的世界,就没有办法给新认知的事物命名。万事万物因为有道的规律作用存在,都可以从“固有认知”的存在状态,深化转移到“虚无认知”的不确定状态,为什么这么讲?“天道”的规律,在对事物认知方面来看,不可道尽才是常道,看起来比较固定的认知,只要我们转换角度,深入层次,放大范围,这之前被固化的认知就会发生转移,变得不是那么确定,只要我们不停的专研一个事物,对这个事物的固有认知都可以转移到“虚无”而不确定,所以一切的执持不放的理念都是不对的。就像佛教《心经》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固有的认知与认知的改变并不矛盾,不确定的认知与固有的认知也是相统一的,因为固有的存在也可以认定为不是绝对不变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解读事物就会不同。不确定的东西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确定,它是一种不确定的确定 。关于对事物认知的描述,我在本书《认知之道》章节中用佛教中的《心经》做了全面的描述。
悟译


“道”就是这样难以形容,无状之状是什么状?无物之象是什么象?只可会意,不好言传,老子给它取个名就叫惚恍,迎走在道的前面,看不见它的前头,随走它的后面又看不见它的后端,这就是“道”的样子。虽然不确定,但拿着自古时候就存在的道,来分析今天的事物还是一直有道理,反过来说,我们分解了今天事物的道,同样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情况,也不会有错,这就是道的传承规律。道对于宇宙来说就是恒久存在的绝对真理,它的法则永恒不变。当代的空间天体科学,就是通过现在认识的规律,反推出了远古的宇宙现象。

这章中老子也推论出了“道”的亘古存在及宏观规律:就是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宇宙本身在内)在空间上不可能是无边无际,在时间上不可能无穷无尽,在状态方面一定是有始有终,在发展方面一定有来龙去脉,在认知方面不可终极结束。“道”就是这些规律的总称。这些“天道”的规律,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我们如果了解原因,我们就应当安心的接受“天道”对我们的作用。


    关注 做而论道之智同道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