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为什么那么苦,它的“苦”又有谁知道?

 

跟王医师学医之:药材篇(黄连)...



温馨提示:王医师推出《跟王医师学医》系列健康医学知识,以达到:传递健康、科学养生、防病远病、全民健康的理念!欢迎大家一起关注学习,并为本系列提出您宝贵建议!



黄连

黄连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



黄连的形态特征:

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根茎黄色,常分枝,密生多数须根。叶全部基生;叶柄长5-12(-16)cm;叶片坚纸质,卵状三角形,宽达10cm,3全裂;中央裂片有细柄,卵状菱形,长3-8cm,宽2-4cm,顶端急尖,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表面沿脉被短柔毛。花葶l-2,高12-25cm,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朵;总苞片通常3,披针形,羽状深裂,小苞片圆形,稍小;萼片5,黄绿色,窄卵形,长9-12.5mm;花瓣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7mm,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外轮雄蕊比花瓣略短或近等长;心皮8-12,离生,有短。蓇葖果6-12,长6-8mm,具细柄。种子7-8粒,长椭圆形,长约2mm,宽约0.8mm,褐色。花期2-4月,果期3-6月。

黄连的性味:

性:寒;无毒;味:苦。(哑巴吃黄连,指的就是这个,不是一般的苦哦)

黄连的归经: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黄连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药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古代医家对黄连的论述: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恶冷水。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本草图经》:黄连治目方多,而羊肝丸尤奇异。盖眼目之病,皆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则行,故乘热洗也。

《药性赋》:味苦,平,气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泻心火,消心下痞满之状;主肠澼,除肠中混杂之红;治目疾暴发宜用,疗疮疡首尾俱同。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味厚气薄,阴中阳也。升也,无毒。



古代医家应用黄连验方:

小儿赤眼∶水调黄连末,贴足心,甚妙。《全幼心鉴》

口舌生疮∶用黄连煎酒,时含呷之。《肘后方》

泪出不止∶黄连浸浓汁,渍拭之。《肘后方》

痢痔脱肛∶冷水调黄连末涂之,良。《经验良方》

吐血不止∶黄连一两捣散。每服一钱,水七分,入豉二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大人、小儿皆治。《简要济众方》

注:以上验方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传播健康养生知识,欢迎大家转发传递。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关注 王泽涟医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