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人文:黔江上的“夫妻船”

 

点击上方武宣百事通,与数万武宣人共同关注黔江上的“夫妻船”老廖的家位于山腰密林中,一条小道蜿蜒而上,...




点击上方武宣百事通,与数万武宣人共同关注

黔江上的“夫妻船”


老廖的家位于山腰密林中,一条小道蜿蜒而上,不时被横空斜曳的枯朽竹根挡住去路。起伏的山谷被密密匝匝的竹林所覆盖,它们是资格最老的原住民,也是黔江第一批受惠者,古寂、静美一派生机盎然。在生产队年代,毛竹曾被视为大山里的财富,但如今竹具已被工业品所替代,竹林满山不再是金山银山。在屋边零散的篱笆园里,耐旱的玉米正在努力生长。远处的大松山,突凸的山脊装点着峡江,珍稀的鸟兽隐匿于深林。

笑语喧哗船如家

如今,随着公路、铁路的发达,水路客运似乎已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然而,不管两岸风景如何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渡手。在武宣县三里镇下江村,由于陆路交通不畅,至今仍保留着乡渡的传统。船民廖权飞和妻子何小花便经营着其中的一艘客渡船,多年来他们靠着吃苦耐劳,不但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也为乡民的出行带来方便。

山高必有客行路,水远必有客渡船。一天中午,老廖夫妇开着80座的“武宣客038号”柴油机帆船在武宣县陈家岭渡口边候客,在那空间较大的放有救生衣的客舱里,排椅上坐着些稀疏的乘客,客舱之后是驾驶舱,这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正前方是一面通透的大窗子,轮舵居中,加速器居左,两个关键驾驶部件旁放着一个高脚凳。开船时,师傅坐在凳子上调整船舵并控制船速。凳子后面是一床通舱硬席平铺,旁边摆有暖壶茶杯,堆有棉被毯子,壁上挂有一面小镜子,这是船家休息或夜宿的地方。白天,一些熟客或体面的乘客可坐于铺上流览河岸风光。船尾的一个小船舱便是厨房,里面有个简单的灶台,还有一张小方桌及一条长椅等,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小厨房的隔壁是一间独立卫生间。乍一看来,这艘客船就像一个家。人们常说的“船家人,船家人”,一艘船其实就是一个小家庭,在他们的眼中,陆地属于另一个世界。对跑船人来说,船就是家,河边是路。他们奔走在大江两岸的各个码头,候客、搭客、航行、上岸,日复一日,甚至淡忘了时间。

陈家岭渡口有时繁忙,有时清冷,下江村民乘舟而上,往往是因为要到县城采购生产生活用品。从县城返回下江的乡民稀稀拉拉,到来的时间从来都不固定。

待到下午一点半,老廖站起身来,走进下舱,发动柴油机。妻子何小花拿起4米多长的竹篙,站立船头,对舱内乘客说一声:“坐好了!”然后用竹篙支撑码卡,双手轮流用劲,船便动了起来。

舱内乘客开始闲聊,他们大多是上、下江人,熟悉的相互打个招呼,不相识的坐在一旁,听快嘴大妈讲乡村轶事。于是,船舱开始热闹起来。这时,有老头加入聊天队伍,一阵阵欢声笑语,在船桨的哗哗声中飘落在河波上,随水流向远方。心境宁静,乡村人总比城里人简单快乐。他们与廖师傅关系融洽,长辈的会叫他老廖,遇到和他同姓的晚辈,会叫他飞哥。“下江到武宣有40多公里,一般早上6点从下江开船,送乘客到县城,下午一点半回航,来回航程约5个钟头,每三天一班。要是遇到有人租船出行或有人要进城,就要加班开船。城镇化后,年轻人都往外走了。曾经熙熙攘攘的河流两岸,如今已经寂静得有些落寞。坐船的只剩下老人和娃娃了。”老廖说,“做这行就要担起责任,让大家方便安全搭乘,雨大、雾大、风大都不能开船。”

古老辽远的黔江波澜壮阔,流经下江多个渡口。多少年来,渡船,是人们来往于两岸或外出的唯一交通工具。被黔江水域滋养的船民摇着舴艋船,往返江上,船桨起落,波纹荡开,江上船来船往,岸上顾客时多时稀。

夫唱妇随“水上漂”

老廖属“70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买船时,他倾其所有只拿得出3000元,多亏他外家相助,买回了一艘一万多元的小型机帆船,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不再耕田种地,专跑武宣搭客,从此开始了“水上漂”的生活。后来有些积蓄后,2008年他花23万元买了一艘80座75匹柴机渡船,前两年又花26万买回一艘38座的。原先开始搭客时,渡口人流熙熙攘攘,而今客人星星点点,多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加上和别人轮班,每个月只跑10来天,生意并不怎么好,油费和维护费都是不小的开支。国家也意识到船民买船的困难,两只船共补贴将近20万元。



潮涨潮落,春去秋来。老廖夫妇在黔江从事客渡营生至今已经18年,他们默默无闻,十数年如一日,驾船萍踪随水载悲欢,引擎“隆隆”催风雨,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美与善。从最初撑起渡船只是为了有一份生计,到如今为了一份责任而坚守,他说:“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更得做好。”而他从未间断地护送乡亲外出归来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那些经常过河的人,他甚至叫得出姓甚名谁。人与人之间那种融洽与默契,让你感到那种古朴而淳厚的民风。“我坐他船少说也有十多年,他为人爽快又负责,走过这么多年水路可谓一帆风顺!”乘客覃老汉笑着说。



江河驾船是智慧和勇气的象征,从下江到武宣,峡谷河道地形复杂,河湾、旋流、险滩、礁丛众多,不时还会遇到路过的货轮船队,那就很要技术了,要避过船队,有时要绕到船队尾部。船队驶过的阵阵浪涛很大,尤其是船速较快时,渡船的位置不对,就可能极度颠簸。此时只见廖师傅握着方向盘左一转,右一转,船就驯服地避过浪涛,顶多是簸几下,那场面也是蛮惊险的。

最要紧的则是那些急流险滩,汛期潮起潮落,礁凸岩凹之处,浪涛簇拥漩涡奔涌,充满凶险和不确定性,无论是激流中把舵,还是在其间拐头靠岸,都让人内心惶惶,老廖有着多年的航行经历所带来的淡定,他静观水浪波纹走势,便可知道哪里有暗礁,然后不停地来回拨动调整船舵,眼睛一直盯着前面,专心开船,避开隐患险情。从江浪闯荡出来的他看不出一丝兴奋和侥幸,永远是一副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的表情。他那注视浩瀚河水的清澈目光,投去的是从容与谦卑的信号。



在一处河道急弯处,突兀的嘴岸挡住了视线,无法知道上游有无下航的船只,但见老廖打开AIS“千里眼”导航仪,上游的河况以及该标方位、距离和识别信息瞬间就显示在导航系统的雷达荧屏上,船舶可以全天候自动发送本船和接收他船的名称、船位、航向和船速等重要信息,大幅降低了对渡船船员目测判断的依赖性。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乘客的安全再上一道“保险”,同船的航管局执法员小范笑着侃道,“这玩艺飞哥倒有,我那巡航船还没装哩!”

船上的生活是极其贫乏的,常年累月局限于二十几平方米的小天地,亦无农家生活的怡然自得。



船上用的是直流电,开不得电视,即在陈家岭渡口停夜,岸上灯火通明,船上除了水光夜色,其余无他,他已习惯以山水为伴的孤寂。有时和同乡一起喝喝小酒,聊聊天,生活一样有趣。老廖一心专注跑船,沿着曲曲折折向前延伸的河道驶向温馨的彼岸。他说并非因赚钱才长期跑船,是工作自由和江面的新鲜空气留住了他。



  一艘机帆客渡船就是这条河上最有生机的部分,撑起的已不仅仅是城乡水路的交通,更是一种水乡人文的揉和。

老廖夫妇分工协作,老廖负责开船,何小花负责船头挂锚、搭舢和迎来送往。她很注意乘客安全,由于行船时船只颠簸,有人要上船头观光,她会交代要站在拦杆的范围之内,或是坐在靠舱的条椅上;船过跨江桥梁时,她会提前叮嘱船头的人回舱,以防被桥上落物砸中。渡船靠岸时是不容懈怠的,有时水流湍急,等要到近岸时已经过了码头,她必须逆流配合引擎接连不断地将船撑到码头,这可是力气活,一趟下来,会满头大汗。等到了码头,他用竹篙别住船,停稳了,顾客离去时她会说一声:“走好了!”话音刚落竹篙一点,渡船徐徐离岸,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

傍晚时分,渡船终于到达终点站——下江村委马爱村,这里是老廖的家。岸边有他一艘38座的渡船和一只蛮精致的渔船静静地停靠着,他将船只挨近绑好。随着最后一个乘客离去,两人大约要花一个钟头的时间才将渡船里里外外冲刷干净。



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柔弱也是最强大的力量。在冬季汛期,河水收复了原本属于它的河床,但是洪水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剩下的残余就是泥垢。在马爱村荒草丛生的水码头,草丛中留下一层厚厚的烂泥,我忽然明白有些乘客为什么要穿着长桶水鞋出门了。

为了生活更美好

马爱村的房舍散落在竹林茂密的坡谷间,多少年来,这个村子一直被“锁”在深山中。沿着一条曲折的羊肠小道从竹林中穿越而上,登上一处陡坡,在一个呈长方形的围院里,有一排半新的瓦屋平房,这就是老廖的家。大概是忙的缘故,屋檐有漏水的痕迹。这些年来,他把所挣收入大都花在船舶的更新换代上了,从木帆船到铁壳船,从小船到大船,从一条船到三条船,这是一种典型的农村买房置地的生活模式。在他们眼里,船就和黄金、房子一样,是可以直接变现的,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船舶就是船民的身家。

在院子的一侧,堆砌着一堆略旧的水泥砖,老廖说,这水泥砖是以后起房子用的,是意外收获。原来,10多年前,他驾船路经勒马滩时,一艘拉水泥的船在勒马滩漏水搁浅,正请人清舱要将水泥倒下河去,老廖将船靠近,让他们直接将水泥倒到船上,这真是意外收获,而后他用车子从雅村运到通挽花颜村,叫他老表打成水泥砖。

在水泥砖堆边,有一架生锈的童车,老廖说,这是娃仔小时候玩的,因为出门就是坡,娃仔也只能在院子里骑。



忙了一整天,夜幕降临,他们用压力锅煮上米饭,炒碗猪肉伴菜花,喝着自酿的小锅米酒,品尝居家的温馨。老廖说,于船民而言,最幸福的事就是回家过陆地上的生活。他的两个孩子在外读书,老二廖世贵是武汉体校大三学生,身体素质好,潜水不带氧气罐可逮锦鱼,憋气比鹭鸶还久。老廖说他,这是在冒险,凡事都要讲究科学态度。撑渡收入微薄,劳动强度大,安全责任重,年轻人都选择进城打工而不愿撑渡当渡工。而他们夫妻二人凭借自己多年在内河行船的经验,和对当地水文、河底地质情况较为熟悉的优势,风里雨里,航上航下,生活仍像往常一样,只为让家人过得更好,诸多尘世的痛苦与困惑,都会变得渺小。

一条柔情而野性的江河,见证了他们的苦乐年华,并托起了他们平凡而充实的人生。

▍内容来源:来宾网—来宾晚刊(作者:蓝炳培)

✪大家都爱看

✪ 武宣原创搞笑视频《武宣丈母娘4》

✪ 搞笑~ 柳州老男人又挨武宣婆调戏!

✪ 惊!东乡村民拜公抓得一条大蟒蛇!

✪ 美呆了~马鞍山公园洋紫荆花美丽绽放

✪ 大饱眼福!武宣三月三活动照片/视频集

✪ 水上漂,不止在武侠剧,武宣就有!







    关注 武宣百事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