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有个威震四方的廖霸王,昨天竟然有数万人去看他!

 

点击上方武宣百事通,与数万武宣人共同关注在武宣三里镇,有一座廖氏祖坟,陵墓面向黔江(与珠江相边直入大海)...




点击上方武宣百事通,与数万武宣人共同关注


在武宣三里镇,有一座廖氏祖坟,陵墓面向黔江(与珠江相边直入大海)祖坟墓碑上刻有很多廖氏子孙的名字,陵墓主人当地人称廖霸王,占一整座山,每年清明后的农历3月15日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廖氏子孙前去祭拜,相当的热闹,当日,路上拜山的车都贴上廖氏扫墓车,姓廖的人都可以免费上车一同前去祭拜。

而今天(4月21日)正是农历3月15日,一如既往的成千上万廖氏子孙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他们的祖先,场面甚是宏大。

2016年04月21日廖氏祭祖现场视频实况:



昨日廖氏祭拜现场照片:














廖盛泰墓2010的祭拜视频:

好霸气的廖霸王!扫个墓都能这般轰轰烈烈!
这个“廖霸王”到底是谁? 且看以下详解:

百度百科: “廖霸王” 名 廖盛泰:明洪武庚戌三年(1370年),奉委征平东南海贼陈童柳,而纲平县安宁,又平马流贼于山深口六斗间,封清益将军,由福建莆田迁居武宣。其孙廖政明成化元 年左佥都御史,韩雍十一月由桂林分左右军来浔,十二月镇压大藤峡瑶民起义,改周冲巡检,于勒马滩以政为副巡检。玄孙奏寄,明正德丁卯二年,与陈明威擒贼首胡扶记,解省奉敕受都司。廖午养 廖盛泰之孙,万历十五年封威武将军,其子廖文登奉 敕授都督总兵,经当地方在勒马押住奉职,防护水陆大路周年候送,万历三十年加勅军民之职。
廖盛泰墓位于武宣县三里镇龙头山以西的山腰上,距县城18公里。坐东朝西。封土由灰沙土夯成。有青石碑刻24方,除7方为墓前正碑外,余作墓栏。碑刻作文字记载有16方,另8方则刻以凤鸟、麒麟、翠竹、花草、八卦等纹饰,双双分立于墓之两侧。还有石狮1对分别立于墓之两侧。主碑的框、帽刻有蟠龙、腾龙、游旗等纹布饰,其中部刻有“都督”两字。《武宣县志》记载廖盛泰明洪武三年庚戌奉委征平东南海贼陈童柳而纲各县安宁又平马流贼于山深六斗间封清益将军由福建莆田迁居武宣。

1994年3月武宣县博物馆将廖盛泰墓定为文物古墓葬,受国家保护:



而这个廖霸王及其家族又有哪些事迹呢?请继续往下看:



武宣县廖姓人大多是廖盛泰的后裔。廖盛泰,原籍福建省莆田白石乡赖溪村人氏,生性刚强,少而博学,精通兵法,曾参加朱元璋的讨元起义军,为朱元璋所器重,授以都督、总兵之职。明朝建立后,奉命挥师西粤,荡平两广的残余反明势力,以功封广西御史都督清益将军。盛泰在广西期间,深爱武宣山清水秀,遂归莆田携眷来武宣三里乡定居于平安村(今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传至25代。盛泰的4世孙庆思有7个儿子:贵真、应广、师千、应州、应府、午养、奏奇。七兄弟分为七大房。

1428年,廖盛泰寿终,后葬于阴山岭龙头山。1994年3月武宣县博物馆下文把廖盛泰墓定为文物古墓葬,受国家保护。

廖总彩  廖泰盛之独子。其年幼时聪明过人,勤于习文练武,骑马射箭,成年后武功超群,箭功更能百步穿杨!因跟随父亲廖盛泰出征广西各地剿匪立下战功,敕封总兵之职。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浔、柳、桂三府瑶民联合起义,黄田等率队活动于武宣、雒容、荔浦等县,永乐5年(1407年)总兵韩观以贵州、两广兵力进攻武宣东乡,围剿驻大藤峡的起义军,廖总彩率部参战,镇压了起义军。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1399年十六岁的朱允炆称帝即位,年号建文,称建文帝。他在位仅四年,1403年因宫中事变,被迫逃往云南山区为僧栖居。1436年,英宗朱祁镇即位,建文帝觉得往事如烟,应该恢复本来的面目了,就从云南省到广西武宣县寻找其老部下清益将军、都督总兵、广西御史廖盛泰,可惜廖盛泰已逝世。廖总彩与其子廖政叩拜建文帝,并带领建文帝观览武宣山水,在游到武赖里(今桐岭镇)仙岩时,建文帝被岩中奇景所迷,留恋忘返,因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而感慨万千,于是在岩内石壁上题诗三首:(一)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憾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二)风尘一日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环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三)读罢楞严馨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假久忘飞凤辇,架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武宣县志》769页)后廖总彩派兵护送建文帝出广西回京城。

廖政  廖盛泰之孙。在其祖父和父亲的培育下,是个文武双全之人。青年时代随父从戎,转战广西、广东各地,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敕封明朝总兵,率部镇守湘桂边。1463年11月,侯大苟率领大藤峡瑶民起义军攻破梧州城,劫库放囚,杀死原湖广布政使宋钦等人。明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即位,派左佥都御史韩雍率领号称十万大军出征广西,镇压瑶民起义军。10月由桂林分左右军来浔州,左路(即北面)由总兵欧信等率六万八千多人,分为五哨,从象州、武宣方向进攻,时廖政在桂林率部参战;右路(即南面)由韩雍与赵辅率军从桂平、平南进攻;孙震率领水兵从武宣攻入大藤峡腹地。12月,生擒侯大苟,平息了大藤峡起义军。并将横架于黔江上的大藤砍断,改称为“断藤峡”。(注:在《广西名人名胜录》中所记“明成化元年,廖盛泰与左佥御史韩雍镇压大藤峡农民起义军,11月由桂林分左右军来浔,12月生擒侯大苟,平息大藤峡。”其实廖盛泰已于1428年去逝,怎还能与韩雍率军镇压大藤峡起义军?而应是廖盛泰之孙廖政率军参战,只不过是其仍用廖盛泰的旗号“廖军民”。)

后明朝为加强对大藤峡瑶民进行监视,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设置勒马巡检司衙门(原设在周冲),韩雍部下李升任巡检,廖政任副巡检,李升调走后廖政任巡检。为能使黔江大藤峡航道得以畅通无阻和维护浔州府各县社会的安全,在勒马坪上开辟练兵场,在勒马滩的黔江北岸建设营盘,派兵日夜防守。在政治上,积极明朝的怀柔政策,“丈量田地给瑶民耕种,逐其各自谋生”;与大藤峡内的瑶民订约,凡商船入峡者,按船只的大小送给瑶民一些鱼、盐、粮食等。瑶民得到这些恩惠,又看着廖政是武宣人,就按约行事。从此大藤峡畅通无阻,“断藤峡”亦改称为“永通峡”。后左都御史陈金县城黔江南岸的璞玉山石壁上刻了“敕赐永通峡”五个斗大的字,此字今犹存。

廖午养(廖六)  是廖盛泰的玄孙,廖庆思的第六个儿子。明嘉靖末年出生于武宣县在厢里平安村(今三里镇旺村)。廖午养头大面方,大眼浓眉,方口厚唇,虎背熊腰,刚强果敢。幼年勤攻书练武,文武双全,见义勇为,受人爱戴。十六岁从戎,跟随父亲廖庆思(任都察史),征剿宾州(今宾阳)乱贼,旗开得胜。因贼风息平,战功显赫,被封为提督史。明万历十五年敕封为威武将军。三十年后,其子廖文登奉敕授都督总兵。

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廖午养在广西和瞿式耜、焦琏等辅佐永明王,进行反清复明活动,艰苦奋斗二十多年。在宾州打败清军多次进攻,但由于处境不断恶化,困难重重,迫得年迈的廖午养披甲冲锋陷阵,指挥战斗,与士卒同甘共苦,激战月余,但却不断损兵折将。

其子廖文登和韦大等将士为民族捐躯壮烈牺牲,其五妻妾杨、韦、黄、李、赵阵亡。当时,廖午养只好率千余人且战且退,撤回武宣,清军紧追不舍,尾随而来,敌先遣队急速占据武宣县城和桐岭债村的廖午养家。廖午养只好率部龟缩于桐岭的四安村,进驻在上安村背的大岩洞内,沉着应战,以虚击实。当时清军在通挽、新龙和桐岭上段各村驻有两三千人马,好不威风。可廖午养毫不畏惧,乘清军部份刚进驻桐岭圩立足未稳,当晚即令二百余骑兵对桐岭圩之敌突然袭击,使敌人措手无策,紧关闸门,不敢应战。功成后,其又率二百余骑兵速向禄新方向撤退,绕道回四安村。连续两天两夜,敌人遥见廖午养军队万人有余,从中湾村前面走过,正往桂平武宣边境的大藤峡方向前进,络绎不绝。有时看见一将官披甲骑白马领黄、兰旗手走过,有时看见一将官骑红枣马领红、黄旗手走过来,有时又看着数百骑兵跃马扬鞭威风凛凛走过,晚上见火把似繁星成条火龙在活动。搞得清军指挥官晕头转向,不敢冒犯。其实廖午养所部千余人走到下盘古村时,又由那小岩洞口进入岩内,再由上安村背的大岩口走出来经过中湾村前,后回辗到下盘村又入岩洞,出出进进,来回地迷惑敌人。



关于廖盛泰古墓的其他事件:



盗洞在陵墓左侧,贼掀翻石碑后向前挖约2米,再向上抠挖50公分左右,发现依旧是生土而停手。廖陵曾经多次被盗,上一次是1988年,也是打盗洞深入找不到墓室而无法得手。

✪大家都爱看

✪ 武宣原创搞笑视频《武宣丈母娘4》

✪ 搞笑~ 柳州老男人又挨武宣婆调戏!

✪ 惊!东乡村民拜公抓得一条大蟒蛇!

✪ 美呆了~马鞍山公园洋紫荆花美丽绽放

✪ 大饱眼福!武宣三月三活动照片/视频集

✪ 水上漂,不止在武侠剧,武宣就有!

✪ 关于加快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关注 武宣百事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