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与琴知丨道家思想的渗透--古琴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仰慕老子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的大名,携弟子南宫敬叔前往拜访。临别之际,...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仰慕老子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的大名,携弟子南宫敬叔前往拜访。临别之际,老子送孔子于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行至黄河边,老子道“人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



道家所追求的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境界可以通过古琴的学习而得到提升。古琴作为一种追求淡然脱俗的艺术,始终代表着中国文人修身养性、寄情抒怀的生活追求。从古琴的式样到名称,从弹奏环境到姿势,从琴曲的名称到意境,无不渗透着一种“道”的精神。道家崇尚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都能在古琴文化中找到对应。古人抚琴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绪与琴曲的情绪,融合其中,进一步影响内在心理的调整,久而久之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理论,促使古琴追求一种“淡而会心”、“得意忘言”的含蓄之美。道家古琴理论“琴者,心也”和儒家“琴者,禁也”成强烈对比,道家“法天贵真”的思想,对感情价值的强调,对于古琴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道家而言,最美妙的音乐就是“静”,通过“静”的状态,才能使浑浊变得清正。在这种静的极致中, 来达到“通乎杳渺, 出有入无, 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的境界。历代琴人无不将“希声”作为演奏的最高境界。古琴的旋律,既无强烈急促的大调式, 也无浓重暗淡的小调式, 属于无明朗暗淡之分的“中性”调式。从琴的旋律来看,有一种不过于喜也不过于悲的平淡之态。淡,没有华丽的音调,一切出于淡泊,如清泉白石, 明月清风, 恬淡自然, 使听者游思缥缈。

人心宁静,气定神闲,则琴音自然沉稳。弹琴的过程是美妙的。但是,弹琴也是必要有其环境的,在空灵的环境中的弹琴,自然而然的,人的性情也可以得到修养和升华。古人做事非常讲究,风雅之人做起风雅之事来,讲究得更多。琴始终是作为人与物、与自然、与大道两相观照往来的媒介存在的。因此,琴与山水自然共为精神的载体,其本身又都是精神审美的对象,是精神本身。月下抚琴,临流动操,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便是以这样的方式吸纳着山水品格入琴,并藉琴将他们的精神挥入丘壑林泽。

(文字转自郭关艺术)




    关注 翰林古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